陈广全
华润水泥(南宁)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智能化、信息化的生产操作模式是水泥机械设备的主要发展趋势,包括于水泥磨、辊压机等过程,都能提高水泥企业的综合效益。由此可见,工作人员需要重视设备的维修维护操作,探讨各类机械设备的维护方式及其成本,并给予针对性的技术优化,从而解决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也能控制项目工期在额定标准内。
关键词:水泥机械设备;维修维护;控制
引言
随着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不断完,城市化的竞争也在加快,这正是建筑行业进入发展新时期的高潮。不仅如此,对于建筑材料的各个需求量也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在完善故障检测工作的同时,做好具体的维修工作,分析影响成本控制的因素,使其能够得到平衡,以保证能够将生产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为企业经济效益的保证提供基础。
1水泥机械设备维修维护操作在水泥生产的目的
水泥生产流程较为复杂,故所使用的机械元件更为繁琐。在设备的运行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做好设备的维修维护处理,依据《水泥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对装置功能进行检查、定位测试、试机等操作,有利于提高装置运行的质量[1]。因此,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尤其是需要完善策划统计、制作管理、元件测试、程序设定、设备试行等模式,积极调研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及工作能力,能提高整体装置运行的稳定性。
2水泥机械设备在维修维护方面存在主要问题
2.1管理模式和维修基础设备落后
传统的机械维修管理模式侧重于生产管理,缺乏机械维修的经济性要求,在维修过程中不够重视经济管理。一般来说,机械设备维修工作应使用质量较好的燃料、润滑油及液压油等维修材料,由于不重视机械维修的经济性要求,在采购维修材料时降低了标准,而不达标的维修材料对设备有较大损伤,会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2.2维护处理不规范
常规机械维护处理会涉及较多步骤,需要工作人员根据生产企业的要求进行校验及审视。但是,部分项目的设备巡检方式、巡检力度较差,且相关运行隐患的检查、维护不到位,存在管控疏忽、管理不精准的情况,致使关键部位的检修不到位。例如开机投料的检测模式不系统,没有对其生产、运行方式进行监视;一旦发生运行故障,管理人员就需要立即进行停机检修,从而增加了整体生产运行的综合成本
2.3机械设备维修管理意识不高
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率较高,常常是连续性运转,这就要求增加设备维修的频率,及时检查维修机械设备。但是由于缺乏机械设备维修管理意识,在实际的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不重视设备的小问题,不仅加快了设备的损耗,而且还会存在生产安全隐患。
3提高水泥机械设备检修维护保养水平的策略
3.1落实高质量机械设备管理,保证应用质量
要想工程机械能够在施工技术中发挥充分作用,那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加强工程机械的管理。在进行工程机械管理的过程中,应注重集中管理,将所有在施工技术中运用到的工程机械由同一个单位进行管理,或者是由机械租赁公司进行统一管理。针对工程机械进行集中管理具备很大的优势,工程机械的集中管理能够使得成本核算更加精准。工程机械的集中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工作责任心。工程机械集中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专业化管理水平有效提高,使得工程机械管理制度能够顺利推进以及落实。工程机械的集中管理能够使工程机械的维修以及保养更加方便,效率更高同时质量也更高。总而言之,施工单位应注重采取各种各样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机械设备管理,保证机械设备的运用质量。
3.2加强机械设备维护人员的专业培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应用与维护的技术也在发展变化,这就要求相关操作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为此,企业应加大对机械设备维护人员的培训力度,为他们搭建良好的技术提升平台,提高机械设备维护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素养。保障其能进行专业有效的维护工作,对于出现问题的设备能正确地维修,及时解决设备问题。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尽量维护设备的安全,尽量让机械设备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3.3加强培训做好维修工作,确保顺利运用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科技水平以及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这就意味着工程机械获得不断创新,在此背景下,工程机械的应用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因此,施工单位一定要注重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工程机械的培训教育工作,使得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合理地运用工程机械,保证工程机械的运用质量,进而将工程机械的作用价值充分发挥。不仅如此,在此过程中,还要注重提高工程机械维修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工作能力,保证维修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进而确保工程机械的顺利运用。
3.4加强机械设备的技术革新
针对目前工程机械设备技术落后的现状,应加强对机械设备技术的革新。相关工作人员应积极学习机械设备知识,掌握机械设备的基本信息,学习先进的维修技术和设备工艺技术,对落后的机械设备进行合理的技术改进,尤其对那些能耗高、污染重、工作效率低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改进,从而提高它们的使用性能和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4完善水泥机械设备成本控制的方法
4.1总结影响运营成本的主要因素
工作人员需要总结水泥的主要应用方向,明确各产业对水泥质量的需求,围绕这一要求制定成本控制方案。首先,水泥生产企业需要加大新型操作、生产、管理技术的应用力度。通过不断融入科学的、合理的运营、维修方案,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其次,需要重视检测、保养技术的开发,尤其是需在实际管理中应用智能化技术。不仅有利于实践自动化的生产管理目标,还能减少不必要的运行成本支出。最后,高级管理人员需创新企业的经营思路,科学调研日常生产、管理运维所需求的支出成本,了解哪些操作中可能会出现成本浪费的情况,并制定优化方案,有利于全面控制水泥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运行成本。
4.2在维护设备方面控制成本的方式
在过去的维护工作当中,主要是依靠相关的岗位人员或者巡逻的检测人员,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对设备做出眼看,耳听,以及手摸等原始的方法进行检测,如果要想让设备的检测效率和质量得到提升的话,必须要对大型的生产设备进行手段检测,就需要利用更加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做出实时的监测分析,根据得到的检测结果,制定出合理的维护方案。在企业的管理职能部门对设备进行维护方案制定时,一定要让全部的工作人员进行设备管理的参与,让整个企业都要只有一个对设备进行维护的重要理念,并且需要进行长期的贯彻,只有这样设备的维护和维修水平才能整体上升,成本的控制才能够得到想要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泥机械设备安装质量是影响设备后期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工作人员应详细了解我国水泥机械设备安装的相关要求,对于较为复杂的设备安装,应在前期进行详细安装分析,确定安装方案以及技术方法,对于技术难点,要与专家合作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保证安装方案落到实处。水泥机械设备安装以及维修是促进水泥行业发展的两项重要技术,行业内应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余超.水泥机械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8(11):6.
[2]吴慧龙.水泥机械设备的故障和诊断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45):197-198.
[3]叶远辉.水泥机械设备的管理及维护探究[J].科技风,2018(32):149.
[4]陆齐天,甘锦冰.水泥机械设备故障和诊断技术的应用[J].时代农机,2018,45(08):217.
[5]刘振河,杨海峰.水泥机械设备故障与诊断技术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8(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