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永明
江苏誉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江苏靖江214500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自1988年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以来,经过32年的快速发展,其在不断的应用与实践过程中逐步朝着专业化、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转变,建设工程监理已经成为我国建筑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程建设的质量保证起到了积极作用,其发展水平也成为我国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评判标准之一。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监理;问题分析;对策研究
一、建设工程监理工作作用
对于工程监理而言,主要就是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开展监督工作与管理工作,全面监管各个工程环节,开展监控活动。主要涉及到工程项目的投资环节、合同签订环节、施工环节、竣工环节等等,需要全面进行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性的监理,明确工程是否按照标准开展施工工作,针对性开展监理活动。尤其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结合有关的方式和要求开展工程监理工作,安排专业人员到现场监督管理,细致划分监理的细节部分与总体部分,按照工程性质、建筑项目要求等,构建专业化的监理工作组织机构,在专业人员领导的过程中,归纳总结相关的监理经验,确保在监理的过程中维护工程施工质量、安全性,满足当前的工程监督管理根本需求。
二、建设工程监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监理模式选择不恰当
在建设工程项目中推行监理制度的初衷是全过程、全方位监理,包括对勘测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监理,但目前我国强制性监理的范围仅为施工阶段,本项目的工程监理是从工程施工阶段才开始介入,项目前期的决策、投资、设计和施工招投标阶段都没有参与进去,导致参与建设之后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经理去熟悉项目内容以及了解参建各方,导致资源和时间的浪费。
根据监理规范的要求,工程监理的工作内容为“三控三管一协调”(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合同管理、安全管理、信息管理和工程协调),其中投资控制的重点应该放在项目施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项目决策阶段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主要是确定工程项目的功能质量水平和目标,而设计质量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设计的严密性、合理性,是工程建设的关键因素,是建设工程安全、适用、经济与环保等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但国内大多数项目的工程监理都没有参与这两个阶段,仅仅是在施工阶段管控施工质量与进度,这种监理模式无法充分发挥工程监理的作用,是对工程监理的误解与浪费。
(二)业主对施工过程干预过多
《建筑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建筑工程监理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资金使用等方面,代表建设单位实施监督。也就是说,工程监理既代表业主又服务于业主,其服务型与其独立性、公正性在逻辑上存在矛盾,很多业主认为:既然监理机构为业主服务,就应该遵从业主的意志和指令,所以在工程建设中,经常会出现业主不执行监理指令而违规操作的现象。
(三)工程监理职责扩大,但费用过低
当前,很多地方执行的《工程监理操作规程》和《工程监理安全细则》都把工程监理的安全责任范围进行扩大,但国标上并没有明文规定工程监理在工程安全生产方面需要承担的责任,而一旦工程监理企业监理并通过审核的工程又出现问题,负责监理的企业和工程师就要受到严重处罚,这就导致监理工程师在制度工程监理方案时,会最大限度地提高安全系数而忽略安全成本,无形中对整个工程的造价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另一方面,工程监理属于智力密集型工作,而建筑行业对监理工作中取费偏低的问题严重制约着监理行业的发展,据统计,智力密集型的工程监理行业从业人员的收益还不如劳动密集型的施工企业,部分工程项目的监理费甚至低于监理成本水平,使得监理单位无法吸引和挽留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专业化监理人才。
(四)缺乏对工程监理的正确认识
建设工程监理制度的引入,改变了我国传统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3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工程监理在促进我国建筑业发展,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方面供给卓著,但目前整个建筑业市场和社会对工程监理的正确认识都略显缺乏,很多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不同的职能部门(如环境保护、市政管理、城市规划、土地管理、质量监督等)都可以对工程监理进行管辖,多头管理现象比较严重,不利于政策的制定和行业管理的统一;部分业主部门把工程监理当做项目管理的辅助,随意压低监理费,过多干预监理工作;很多监理工程师对自己的工作也不甚明了,监理机构组织不健全,监理人员专业知识不过硬等问题依然存在。
三、建设工程监理问题的对策
(一)推行全过程咨询模式,合理委托监理业务
我国建筑市场体制存在许多不健全的环节,随着我国经济腾飞以及建设行业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工程监理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工程监理企业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和竞争观念,继续开拓经验范围和经验规模,力争从单一的监理施工阶段的工程建设质量向管理建设工程全过程进行转变,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先进的工程监理技术手段与方法,为业主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工程咨询服务。
(二)减少业主干预,加强监理工作的独立性
工程监理虽然是受到业主的委托对建筑工程进行质量监督,但其本身的工作具有公平性和独立性,不能盲目听从业主的指示行事,在工作中要找准自身定位,除了加强自身专业素质外,还要有严格的工作准则、职责划分和明确的工作性质,要保证自己工作的公平性,在发生纠纷时保持中立,不损害甲方利益,也不侵害施工单位的合理权益,同时也要保证自己工作的独立性,对于甲方的不合理指示、不规范行为,要明确拒绝。
(三)规范行业竞争,提高取费标准
监理企业在建设市场的恶性竞争是导致监理费用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为了中标不断压低投标报价,甚至有些工程监理费用比成本还低,长此以往,不利于行业发展,政府部门应该加强行业监管,遏制不良竞争、恶意中标、挂靠、转包等行为,打击违法乱纪的市场行为,不断完善监理制度。
监理企业也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行业准入门槛,防止滥竽充数,只有培养和造价出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监理人员,才可能形成高素质、专业化的监理企业,形成公信力强、有品牌效应的工程监理企业,才会使业主愿意提高监理取费标准,从而推动建设工程监理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四)完善工程监理的保障机制
工程监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完善监理保障机制,确保监理工作的高效化开展与有效执行。首先,应该完善人才保障机制,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在人才的支持下提升工程质量的监理效果,满足当前的施工质量管理需求。具体的工作中应该经常开展监理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培训活动,使得监理人员全面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在自身的工作中游刃有余完成监理任务,形成系统化的监理形式,完善人才的保障作用。其次,应该完善资金保障机制,投入充足的监理工作资金,采用先进的监理数字化、计算机与信息化技术,保证资金的充足性,形成良好的资金保障作用,促使监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最后,应该完善监理工作的基础保障体系,按照施工质量的管理需求,构建相应的质量监理模式,确保各个部门和人员都能够配合监理工作,从根本上增强工程的建设和施工质量。
结束语
建设工程监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了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和成本,加强建设工程监理工作是促进建筑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现阶段,我国工程监理行业还存在诸多缺点与不足,需要相关部门和行业从业人员共同努力,提高监理企业的专业化服务水平,有效提高我国的工程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龚强.建筑工程监理的质量控制对策分析[J].居舍,2020,(36):157-158.
[2]胡翔.房屋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相关问题研究[J].居舍,2020,(36):159-160.
[3]石磊.建筑工程施工中工程监理的作用及质量控制管理[J].大众标准化,2020,(24):14-15.
[4]黄亭荣.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监理的有效方法研究[J].大陆桥视野,2020,(12):138-139.
[5]相松.房屋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中进度控制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35):85+91.
[6]华玮.工程监理对施工质量的监督与控制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35):11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