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控及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1月32期   作者:沈云飞
[导读] 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水平的持续稳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
        沈云飞
        身份证号码:33018419810729****
        摘要: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水平的持续稳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我国社会对于各项工程的需求也有了明显增加,建筑工程行业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人们对与工程建设要求的提升,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企业想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就要不断强化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难点,然后提出了具体的管理工作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策略
        引言
        从本质特点来看,建筑工程当中展开技术管理是凭借多种技术方式方法加大力度对工程进行管控,促使建筑项目全方位的改进和完善,从而得到更多的收益,以免当中存在过多的弊端。所以,改进和完善工程技术管理的措施能够帮助建筑工程对质量问题进行预防和控制,与此同时确保项目建设产生实际效用。建筑企业想要具备更强的竞争水平,就要将重点放在工程技术管理上,凭借对技术管理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来改进和提升项目整体效益,从而使自身在竞争当中具备更为雄厚的实力。
        1建筑工程管控及施工质量控制问题
        1.1管理制度落后
        调查发现,现有大部分建筑现场管理制度大多是从工厂或企业引进套用的,已不能适应当前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此外,虽然高层建筑和低层建筑在材料和技术的使用上有不同的层次要求,但无论是高层建筑还是传统低层建筑均存在现有管理制度不足。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现场施工部门管理,该部门人员根据现场施工进度和内容进行施工管理,对比国外发达国家我国目前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仍然缺乏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还不能完全满足我国施工管理以及质量控制不断发展的需要。
        1.2施工管理中信息化建设不足
        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其应用更趋成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却具有滞后性,施工管理信息化水平整体不高。当前其信息化应用局限于相关数据的采集,对其他影响因素考虑不多,过分推崇数据,导致现场管理分析结果的有失偏颇,甚至对施工过程起到干扰作用。信息技术应用中缺少足够的运维工作,也影响了信息技术的实效发挥。新技术在推行过程中,受制于施工人员对新技术的不了解,操作不熟悉,往往新技术的推行半途而废,信息化建设成果的运用不了了之,而信息化质量监管实效发挥不足,质量控制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现代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更呼唤信息化建设。
        1.3施工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低下
        在进行施工管理的过程中,施工队伍对于现场施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了现场施工的质量和水平。在建设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筑市场行业之间的竞争越发的激烈,为此,各大施工的单位和企业更多地关注到建设施工的安全管理,为有效降低建筑施工的安全隐患,从而不断提升建筑管理的水平,为企业的发展做好相关的准备。然而,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现场施工管理队伍并没有很强烈的安全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之前,现场管理队伍应该加强对施工的设备、原材料等危险系数较高的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工作,如果出现了安全问题,这将给现场施工带来很大的影响;此外,现场施工人员其安全管理的意识低下,并且缺乏相应的科学管理的意识,对于现场安全管理的体现不是很了解,在进行现场施工时出现了安全问题不能及时进行处理,从而导致施工事故损害程度加大。在此之外,施工的现场安全管理的检查制度有待提高。
        2建筑工程管控及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2.1完善施工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是保证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科学的管理制度可以发挥出其指导、约束与激励等多方面作用。在管理制度建设工作中,施工企业要注意以下几方面要点。首先,施工管理制度的建立要以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在管理内容方面,需包含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安全与成本等要素,并依照相关规范进行严格执行。

第二,管理制度要在具有强有力的约束性,施工单位可结合相应的奖惩制度对现场施工进行管理,对于违规施工的行为要予以警告,严重的可进行罚款或停工处理,以此提升人们对管理制度的重视程度,保证施工的有序开展。第三,要充分发挥管理制度的激励作用,通过对优质工程或优秀员工进行奖励,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其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发挥。
        2.2加强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
        若想对现场施工的材料进行综合管理,第一步便要将材料购买的预算计算好,同时还要创建一定的管理目标,如此,可以对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进一步的加强,紧接着,还要购买一定的施工材料,在购买施工材料的经过中,一定要严格掌控购买的施工材料的质量,对所购买的材料进行相应的检测,只有达到要求的才能够被应用于施工现场,从而加大的施工的质量,最后,要合理地对施工材料进行安放,不单要对现场施工的通畅程度进行保证,还需要依据现场的真实情况进一步保养相关材料,进而增加了材料的性能。
        2.3完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质量管理体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不断地完善管理体系,提高相应的施工质量,可以加强该制度的实施,签署质量保证和安全规范责任书,充分考虑到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只有这样,施工项目各环节的施工质量才能达到要求。施工企业必须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及储备,招聘有经验、有技术能力的优秀人才。同时对现有的工程团队进行全面的持续培训,根据不同岗位和工作内容的差异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工程团队的综合素质水平。
        2.4整体质量控制目标科学拟定
        建筑工程施工是综合性的工程,各种要素综合作用或干扰,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必须有总体的科学目标加以规划与部署,起到宏观统筹的积极作用。制定管理大目标,作为中心导向,在大目标的指引下做好建筑施工质量大方向的把控。建筑施工公司做好前期调查,收集了解相关的施工信息资料,特别是现有的施工法律法规、政策文书,综合了解建筑施工当地的特殊性、地域特点,结合公司内部管理体系和施工实际情况制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的综合目标体系。
        2.5利用信息技术对现场施工进行技术管理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过程中,其技术水平的提升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度有推动作用。第一,现场施工技术的管理在落实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进行专业化的管理,通过相应的检测方式,进行科学落实和评估。第二,结合最终的评估结果,就能快速地确定技术相应的难点所在,从而为技术人员提供提升的方向。最后,建筑施工单位可以积极地引进相应的监控技术,通过第三方检测的方式,能从公平公正的角度来指导技术操作过程所存在的问题,为技术部门提供参照物。
        2.6加强项目现场管理
        首先,在整个建设项目部最初成立之时,要建立领导团队,明确职责,确保分管到位,提高管理能力。其次,要依据施工现场情况合理配置各类人员。在组织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各班组之间的协调,工序与施工技术要点之间的衔接。
        结语
        通过对全文的总结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正在不断增加,这也对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有效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施工企业要不断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从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入手,针对现场的施工人员、施工技术与施工材料等进行全方位管理。通过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完善工程管理方法,从施工管理过程创新改进中为高质量建筑管理工作的开展发挥重要的作用,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欢.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居舍,2020(24):148-149.
        [2]胡道敏.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6):149-150.
        [3]屈海.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办法[J].科学技术创新,2017(26):161-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