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雄
北京长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2200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到高层建筑的基础建设,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和高层建筑安全稳定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保证高层建筑整体施工质量的主要措施。因此,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必须要注重高层建筑基础底板施工质量。
关键词: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
引言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但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对高层建筑基础底板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该在在严格遵循施工标准和要求的基础上,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1 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
1.1 高标准与高要求
相较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大体积混凝土无论在厚度和体积上都较大,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对于施工标准和要求都普遍要高于普通的混凝土结构施工。
1.2 整体性要求较高
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于整体性具有较高的要求。在实际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作业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结构内部会聚集大量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出,因此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混凝土结构易出现裂缝。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防控措施,确保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好的整体性[1]。
1.3 水平分层施工要求明显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易出现水化热现象,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重视水平分层施工技术的应用,以此业降低水化热现象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基础底板的质量。
2 高层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分析
2.1 钢筋工程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需要很多的施工材料,如水泥、砂石,同时还有大量的钢筋。这些钢筋的型号大多都很大,在混凝土中使用的钢筋材料有很多,钢筋分布十分紧密,上下层之间都有很大的间距。在实际的施工中,施工人员应当严格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在施工图纸中对钢筋参数和钢筋设计都有着详细的要求。在施工时,应当确保钢筋材料与施工图纸上的要求一致,同时在施工中需要对钢筋进行绑扎。在绑扎时,要确保绑扎严实,绑扎整齐,减少钢筋绑扎质量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钢筋出现了连接的情况,就可以利用相关的设施,如气压焊枪,将这些连接的地方直接弄断,在弄断时要确保钢筋长度合理[2]。
2.2 模板工程技术
高层建筑对各环节的施工要求更高,基础底板作为高层建筑的重要构件之一,对高层建筑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基础底板多以大体积混凝土为主,在其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模板工程,会受到大体积混凝土的形状和体积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大对模板工程施工的重视程度。在具体的模板施工过程中,需要事先对模板进行标记,并焊接拉杆和支架,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同时,需要测定模板的质量,防止存在质量不过关的模板,避免其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
2.3 混凝土技术
(1)仔细选择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材料是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材料的种类、配合比都会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在混凝土施工中经常采用的材料就是水泥,在施工之前,要合理选择混凝土材料,确保材料质量。
水泥化热会使混凝土的内外部热量出现变化,容易产生裂缝。为了减少水泥化热的情况,可以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通过使用其他材料,减少对水泥的使用,进而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除此之外,还要对混凝土的坍塌度进行合理控制。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严格控制掺和的水量,同时要控制其他材料量,然后搅拌混凝土材料,在搅拌过程中要观察混凝土是否有离析的情况,如果有,那么这个混凝土就不能使用[3]。
(2)合理降低混凝土水化热。为了避免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而影响其质量,需要合理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因其内部水泥的水热化出现的内外温度差,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在搅拌混凝土原材料时,要采取合适的方法,尽量降低拌合物的温度;在将混凝土放入模板的过程中,要尽量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在使用混凝土原材料时,可以尽量选择水化热比较低的原材料,降低水化热,同时最好选择颗粒比较大的骨料代替,这样可以减少使用的水泥量和水量;在混凝土施工中要控制好温度,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
(3)混凝浇筑施工。在将混凝土输送到施工场地中以后,施工部门需要尽快将施工队伍安置到施工场地并进入到混凝土灌注工作中。以混凝土的灌注工作来说,一定要综合相关的技术操作标准来进行灌注工作,对混凝土灌注工作中的各个细节进行充分的掌控,以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在高层建筑的基础底板混凝土灌注工作中,容作者易受到各种原因造成的干扰,因此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两点:第一,在对混凝土近性灌注过程中,施工部门需要合理的布控施工工作,明确混凝土灌注工作的程序和混凝土的输送次数等。在混凝土材料进到施工场地中后,就需要预先明确好运输车辆停放的位置,以保证泵管的放置活动能够正常进行。第二,在对混凝土进行灌注期间,必须在温度较低的境况中进行。如果环境温度超出30℃,就需要建立合理高效的技术方案,同时还要精准核算出混凝土内的收缩应力,以此来尽最大努力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效果。
①振捣施工。在对混凝土进行灌注工作时,非常多见的问题就是会产生各种程度的偏坡,因此想要确保混凝土振捣程度达到标准,大部分施工部门均会采用两台振捣器共同施工的方式。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期间,极易出现坡脚积存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泵管输送原料的部分实施振捣工作,假如坡面具有较高的均匀平滑度,这时就需要在各个角度和各个侧面来进行振捣操作。在这期间必须对振捣的时长予以合理的调控,如果振捣的时间太久,混凝土便会产生离析的想象,但如果振捣的时长太短,将难以保证混凝土的紧密程度。要想保证混凝土的品质,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工作时,就需要把振捣的时长调控在25秒钟上下。
②做好现场温控监测。在现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要对其温度进行监控,对监测点布置范围进行合理的选择,并在此过程中结合几何尺寸和内部监测点,准确反映出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变化,在混凝土的表面、内部以及地面都要设置一个温度监测点,其距离最好控制在600mm之内,并定时对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进行测量。
③养护工作。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以后需要进行及时的保湿覆盖养护,一般覆盖材料会选择草席还有塑料薄膜等。在进行养护的时候应该要根据浇筑顺序来进行,每一段混凝土在进行表面收光后应当要立刻对其进行保湿覆盖养护。在进行养护的时候要防止温度急降还有急升,在混凝土早期降温过程还有升温过程中,需要做好相应的保湿工作,一旦温度降到中期的时候,就可以让降温速率适当的加快,在气温条件允许的时候白天可以将部分保温薄膜掀开等到混凝土凝结之后,就可以去掉塑料薄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还要对其进行7d的保湿养护,不要使用温度比较低的地下进水或者是自来水对混凝土进行喷洒。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建筑工程规模逐渐扩大,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应用也更为广泛,有效提升了工程质量及安全性。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相关技术标准,规范施工操作行为,尽量减少潜在质量隐患。
参考文献:
[1]荆志朋.浅析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产业创新研究,2020(14).
[2]何韶亮.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国住宅设施,2020(05).
[3]王育斌.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