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施工管理中混凝土质量控制策略 刘秋宏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8月下   作者:刘秋宏
[导读] 现浇混凝土作为工民建工程的一项重要工序,是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衡量指标,也是实现工程建设目标、保障工民建使用安全的关键。目前来看,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常出现各类质量问题,混凝土施工质量有待优化提升。因此,通过分析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阐述质量控制措施,希望进一步提高工程施工水平,推动我国工民建业的可持续发展。

陕西中翌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刘秋宏  710000

摘要:现浇混凝土作为工民建工程的一项重要工序,是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衡量指标,也是实现工程建设目标、保障工民建使用安全的关键。目前来看,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常出现各类质量问题,混凝土施工质量有待优化提升。因此,通过分析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阐述质量控制措施,希望进一步提高工程施工水平,推动我国工民建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现如今,工民建行业飞速发展,我国工民建工程数量逐渐增多,人们对工民建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逐渐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于工民建工程中,满足工民建工程现代化建设的同时,还能结合人们需求对其进行改善。然而,在一些工民建工程结构中,由于混凝土的使用要求较高,比如温度控制、浇筑技术等等,在工民建施工中成为重要的结构要点。对此,应该深入研究工民建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才能保证施工质量,保证工民建工程结构强度。
        1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1.1原材料质量不达标
        在我国工民建行业发展过程中,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层工民建逐渐成为工民建主体类型,工民建使用功能有所完善,缓解城市用地矛盾。与此同时,也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结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指标。但在部分工民建工程中,企业并未对混凝土原材料配置方案进行优化调整,部分原材料的性能质量较差,难以满足工程施工要求、实现工程建设目标。同时,由于材料质量管控力度薄弱,或是材料管理体系不健全,偶尔出现使用劣质施工材料问题,降低了工程混凝土浇筑质量。
        1.2混凝土运输
        在对混凝土进行运输的过程中也会对其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假如在长距离运输的过程中,没有根据相关标准规范对混凝土进行搬运,可能会导致其出现积淀的情况,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功能。同时,长时间的运输也会导致混凝土出现稀释的情况,降低其强度,影响混凝土质量。
        1.3施工不规范
        混凝土浇筑作为工民建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序环节,具有工艺流程复杂、涉及诸多专业领域、施工标准烦琐的特征,对人员专业素养有着较高要求,施工难度较大。因此,在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当出现施工人员违章操作、施工管理水平低下、施工方案不合理、为全面开展技术交底工作等问题时,都将对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造成负面影响,使得混凝土施工规范性不足。
        2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力度
        2.1.1原材料选材
        技术人员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工民建使用用途与相关施工规范,选择适当品种的水泥、砂石与外加剂等原材料。例如,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可选择配置低热硅酸盐水泥、将水热化控制在270kJ/kg以内,配置级配较好的碎石、确保碎石抗压强度超过标准值30%,配置中粗砂、禁止使用海砂;使用一般饮用水作为混凝土拌和水。



        2.1.2材料入场检测
        在原材料入场环节,管理人员对各类原材料的质检报告等文件进行核对记录,重点检查材料规格是否与采购清单一致。同时,从各类原材料中抽取少量样本进行检测,如若检测结果与采购清单符合,即可将材料运输入场。例如,检查砂石的含泥量,如若含泥量超过3%,可选择将材料退回更换,或是筛除砂石中的多余泥渣。
        2.1.3材料存储管理
        在原材料现场存储环节,偶尔出现存储不当、材料潮湿受损的问题,不但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还有可能对混凝土材料性能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因此,管理人员应将各类原材料在施工现场指定位置进行分类存储,营造适当的存储环境。例如,将水泥在干燥的室内环境进行存储。同时,定期开展材料清查盘点工作,检查各类原材料是否存在潮湿受损问题。
        2.1.4混凝土质量检测
        在混凝土搅拌完毕后、以及混凝土浇筑作业开展前,工作人员重复对混凝土搅拌质量进行检查。例如,当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或是出现离析现象时,应重复开展混凝土搅拌作业。
        2.2混凝土试拌
        配合比方案不合理是混凝土浇筑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将导致所配制混凝土材料性能质量与预期产生出入。而问题根源在于,部分技术人员专业素养不达标,所设置各类原材料用量比例不合理,所搅拌混凝土材料质量不符合相关施工标准。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方案编制环节,企业可选择组织开展混凝土试拌作业,基于配合比方案,搅拌少量混凝土材料。随后,将混凝土试品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配合比方案进行优化改进,直至混凝土材料质量达标、明确各项原材料最佳用量。
        2.3混凝土振捣技术
        工民建工程中采用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还需要关注振捣技术的实施,要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平整性等,可以在浇筑带采用插入式的振捣器,结合混凝土自然凝固的状态,在混凝土三个部分均等设置振捣器,从而保证振捣的密实性。在夜间施工的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照明,并看到底层钢筋。在实施混凝土振捣技术时,振捣棒的应用应该上下抽动,将混凝土上下层充分震动,每一次的振捣需要保证混凝土的表面的均匀性、平整性,不再出现混凝土下沉、气泡为基准。假如钢筋混合较大时,震动角可以适当倾斜,震动速度保持50cm。主要注意的是,在振捣过程中,振捣器应该远离钢筋、预埋件、管道等,避免出现碰撞,影响振捣效果。
        2.4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养护环节中,施工人员应做好混凝土温控工作,定期对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内外温差值进行测量。如若内外温差值较大时,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处理,如覆盖保温保湿的塑料薄膜、蒸汽加热,或是提前在混凝土内部预设冷水管,避免混凝土出现温差裂缝;定期开展洒水养护作业,或是向混凝土表面喷涂养护液,将混凝土水分蒸发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根据施工现场气候条件,针对性制定养护方案,例如,在出现降雨气候时,可适当降低混凝土单次洒水量与洒水养护频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民建工程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操作,对施工质量开展动态控制工作,及时处理各项施工质量通病、克服技术难点,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达标,实现工程预期建设目标,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徐胡佩,罗淳,熊强,冉裕成.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控制[J].砖瓦,2021(01):147-148.
[2]李自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质量检测技术的发展探讨[J].居舍,2021(01):65-66.
[3]刘葆华.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中华建设,2021(01):117-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