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学生作文观察能力的指导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3期   作者:高娟
[导读] 作文大家可能都知道,不管在哪个学习阶段,历来在考试中分数都会占很大一部分
        高娟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胜利小学    723200
        摘要:作文大家可能都知道,不管在哪个学习阶段,历来在考试中分数都会占很大一部分。学好写作文不仅能让考试成绩明显提高,还可以记录我们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提高一个人的自身修养。小学作文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入门课程,所以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更是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不可懈怠。
        关键词:小学中段;作文观察能力;指导策略
        引言:小学中段的学生对作文的写作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大部分的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总是拿起笔却不知从何开始。短短几句话完成任务,或者是文章先后顺序混乱,没有层次感,文章没有中心思想,整个文章的质量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写作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有话可写,见物能写,提高写作的质量。
        一、走进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一切写作的灵感都来自于生活,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对于小学生写作有着很大的帮助。小学生性格比较活泼好动,对事物的兴趣也非浓厚。但是小学生的兴趣转向也比较快,所以教师更应该更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性格特点,进行合理引导。让学生走进五彩斑斓的生活,感受身边的故事和大自然中的美。带着兴趣进行观察,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观察力的提高。既能让学生增长见识,还可以拓展学生的写作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有感而发,让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例如在学习第五单元的写作时,老师要求大家写一篇作文,要求介绍一下动物或是喜爱的水果,或是美丽的家乡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问问学生都喜欢什么样的动物,小学生肯定都喜欢动物,各种各样的回答。老师接下来问谁知道自己喜欢动物长什么样,举手回答,同学们都很期待叫到自己,都把手举得高高的。老师再问动物有什么特点呀,吃肉还是吃草呀。学生的兴趣十足,有的学生可能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长什么样,但是却不知道它的特点。老师继续问学生喜欢吃什么水果,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问题。同样,有的学生可能对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都比较了解,但是不知道水果是长在树上还是长在藤蔓上。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比较快,学生们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少了,另一方面就是学生平时不注意观察。但是教师根据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好奇心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们的观察兴趣立刻就会展现出来,想要迫不及待的去观察。学生回到家就会去实际观察或是借助书籍图片和电子产品查阅资料,深入的进行了解,而且还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做到有话可写。由此可见,小学中段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二、组织活动,提高学生的内心观察力
小学三年级的写作课程相对于一、二年级的“看图写话”要求更加的严格,不仅要观察事物的外形特点,还要对事物本身意思所代表的影响进行描写。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写作的时候,可以组织有代表性意义的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让学生亲身体验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感受活动对内心深处的冲击,深刻体会活动所带来的意义,让学生的文章更加有灵魂。为以后的作文写作打好基础,因此注重培养小学中段学生作文的内心观察力也极为重要。
例如在学习了“司马光砸缸”之后,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理解文章不单单是在讲故事,重要的是体现了司马光在遇到问题时的聪明和勇敢。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加入到其中,用心去体会观察。学生都比较好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四乘一百米的接力赛,通过观看和参与,学生对结果的输赢有了一定分析,谁跑得快,谁跑得慢,那个组的学生合作的比较好,结果是什么,没有好好合作结果是什么,分享出个人的内心世界变化,和所受到的启发。每个学生参与的结果不一样,所以心理变化也不一样,学生通过活动深刻地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通过这次的集体活动,学生们体会到了活动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作文素材,明白了写作的要点,可以有效的为文章增添灵魂。教师还应该多组织一些活动,如拔河比赛,演讲比赛小游戏等。可以增加学生的素材积累,让学生的作文质量有所提高。
        三、注重观察方法,有助于提高写作技巧
想要写出好的文章,就必须通过认真观察,才能写的层次分明,内容丰富,而有意义。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逻辑还不强,思想比较单一。看待事物比较随意,在写作的时候也一样,写出的文章可能没有层次感更没有美感。因此教师可以把问题简单化,正确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逻辑,发挥想象有效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为学好写作打好基础。
例如在学习第六单元时,所学内容多是描写各地美景的文章,通过学习老师要求学生每人写一篇关于景色的作文。要求文章层次感分明,注重句子美感。学生们可能一时间能写出来,但是文章层次混乱,语言生硬,没有美感而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郊游,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大自然的景色,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和神奇。教师可以问学生们都看到了什么,学生们来到大自然的怀抱自然是目不接暇。有的说看到了远处的山,有的说看到了高大的树木,还有的说看到了清澈的小河。教师说学生们都说的对,但是如果把看到的景物按顺序从远到近,或是从近到远一步一步的慢慢观察,就会发现正如人们常说的风景如画。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大到小,或是从小到大的进行观察。让学生感受到观察的角度不同,景色就不同,收获也就不同。教师教授学生有效的观察方法,可以使学生的思维逻辑增强,提高写作技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有助于提高小学中段学生的写作语言。
        结语:因此,小学中段教师在培养学生写作观察力的时候,应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性格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耐心的进行引导,让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观察力,发现生活中的美。让学生乐于写作,有话可写,有效提高写作质量,还可以提高整体的个人修养。
        参考文献
[1]胡彪,马秉莲.作文教学中培养农村小学生作文想象能力的策略[J].学周刊,2020(11):85-86.
[2]殷睿.提高小学作文写作能力的方法探究[J].信息周刊,2019(15):0237-0237.
[3]亢志伟.浅谈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中华少年,2017(23):53-54.
[4]付艳.小学作文训练中观察能力的培养[J].贵州教育,2020(20):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