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方法选择的有效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3期   作者:王门门
[导读] 本文主要从课堂教学中方法选择的有效性研究出发,并结合当下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方式的选择进行阐述说明
        王门门
        湖北省当阳市庙前镇中小学  444100
        【摘要】本文主要从课堂教学中方法选择的有效性研究出发,并结合当下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方式的选择进行阐述说明。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往往会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教师在进行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将所学习的知识强行的传授给学生,并没有注重对学生过程以及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降低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研究
引言:从目前调查的情况可以看出,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顺应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需求,因此应当不断的改革。小学教师应当注重对自身教学的研究,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相关因素,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解决相关的教学对策,从而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进一步提升,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多样化教学,开设全面评价机制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对于数学课堂来说有极高的价值,同时能够吸引学生对学习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对数学的认知能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是多媒体、情境建设、互动等有效的方式,满足小学生心理上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小学生来说大部分主要的教学目的都是以成绩和作业为评定的标准,对于学生来说降低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所以,在核心素养的观念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应当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开创全面的评价机制。举例来说,在对学生进行“平行和相交”的教学时,教师在开始上课之前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找到有关的平行于相交的图片,通过多媒体的利用开展教学,让学生观察;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解相关的含义,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找到有关平行和相交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大致的归类,了解到平行相交有关的数学知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存在的平行与相交,比如课桌的上面和下面边就处于平行线。通过课堂的学习让学生充分的掌握并运用,教师还可以通过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基本的评价,同时可以提升学生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对学生给予鼓励,让学生重拾对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小组合作教学,提高学生交流能力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大部分都是处于被动式的接受学习,同时在教学模式上过于单一,让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交流,对于课堂的教学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束缚了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使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沉闷。所以,在核心素养的模式下开展小学课堂教学,需要做的是应当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使课堂的氛围变得活跃。举例来说,在教学学生“加和减”数学学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6人为单位,分成小组的模式进行学习,教师应当先向学生讲解有关加减的知识,再让学生进行买卖的情境模拟,让学生来扮演卖家与买家,运用轮流的方式进行扮演,并把小红花当做奖励学生的方法。

举例,1 朵小红花可获得 1支笔, 3 朵小红花可获得 1 把直尺, 5朵小红花可获得 1 本书,教师分别分给学生30朵小红花,并例出试题:“我现在需要 3 支笔, 1 把直尺和 1 本书”。让学生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明白多少小红花可以买到这些东西,在讨论完成之后进行交易,再对学生不足的地方加以指导,让学生明白其中存在的数学关系。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增加课堂的活跃气氛。
        三、加强教师导向作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学习的传授者,而学生是学习的接受者,所以,教师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影响。对于现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因为数学的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健全,难以理解抽象、逻辑性的数学问题,所以,教师应当不断加强自身的引导能力。在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当体现出自身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举例来说,教师在教授学生“认识图形”的教学时,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前搜集有关的图形,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每个图形,并运用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可以更直观的感受到图形,并进行观察,教师再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说出多媒体上的图案都是哪一种图形;其次,学生在认识有关的图形之后,数学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相关图形,比如说黑板是长方形、魔方是正方形、笔筒是圆形,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让学生观察,从而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知能力,让教师可以提升数学认知图形的课堂教学。在教学方式上,教师还可以让图形与日常生活相互结合进行整合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建立起小学数学教学与培养核心素养之间的有效桥梁,所产生的教学模式十分理想。
        四、提出合理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门学科,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越来越重视能力素养,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并从探索当中得出结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往往都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就会让学生产生对知识没有做到活学活用的现象。由此可见,教师应当为学生提出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从而使数学课堂得到高效的发展。
举例来说,学生在学习《小数乘法》时,首先,可以在课件上展示一些简单的填空题,复习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并且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铺垫。其次再通过黑板展示不同的例题,激发学生踊跃发言并到黑板上进行解题,发挥出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帮助学生归纳出小数的乘法法则。教师还可以对学生在学习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从而培养学生利用概念解题的严谨性和科学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可以动手动脑,得到更深的感悟,学生达到了灵活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给数学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改变,并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身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的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从而进行不断的创新,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建一个轻松欢快的数学学习环境,确保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到学习当中。
参考文献:
[1]王月,张海,王以宁,张晶.初中智慧课堂的构建及其有效性研究——以地理学科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20(09):58-64.
[2]朱德全,李鹏.课堂教学有效性论纲[J].教育研究,2015,36(10):90-97.
[3]曹霞,姚利民,黄书真.提升高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探讨[J].高教探索,2012(02):70-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