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器乐作品欣赏课的兴趣教学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3期   作者:王薇枫
[导读] 在初中的新课程改革前,音乐课程主要是以声乐课为主,器乐课为辅的对学生进行教学
        王薇枫
        台州学院附属中学
        摘要:在初中的新课程改革前,音乐课程主要是以声乐课为主,器乐课为辅的对学生进行教学。随着我国教育不断地改进发展,在新课程改革后,音乐课程在注重声乐的同时也更加注意器乐带给学生的影响。但由于许多音乐教师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更加喜欢简单易学的声乐课,对于器乐欣赏课的兴趣不浓厚,为器乐作品欣赏课的学习带来了教学困难。器乐欣赏是中学音乐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之一,是为了培养学生在作品欣赏时对器乐的听辨能力,感受与理解能力,所以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慢慢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关键词:器乐作品 欣赏课 兴趣教学
1器乐作品欣赏课教学的困难
        在我国的音乐教学中,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绝大部分音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时,大都采用讲授方式并且提倡声乐教学,忽略了器乐教学。器乐教学在中学音乐课程中一直处于薄弱环节。首先,从音乐教师层面出发,音乐教师在进行器乐课程备课时,由于教学经验不足,虽然器乐教学在课本上体现出来,但是音乐教师并没有在课堂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器乐教学;其次,从学校层面出发,音乐教师在进行器乐教学时,除了让学生欣赏作品之外,并没有实际的器乐让学生进行练习,正是因为学校对音乐课程的不重视,没有及时补充音乐课程所需要的教学用品,导致器乐作品欣赏课教学困难,停滞不前;最后,从学生层面出发,由于音乐教师在器乐课堂上的枯燥性,导致学生降低了对器乐课的兴趣。
2器乐作品欣赏课分析
2.1音乐教师在备课时的准备
        音乐教师在进行器乐作品欣赏课备课时,要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学生的需求才是音乐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音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增加课程内容的兴趣性,抓住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地投入到课程中去。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所以只有学生亲身参与到课程里才能增加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对本节课的记忆。比如:在《器乐和欣赏课》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认识笛子、巴乌、葫芦丝等,在葫芦丝的教学时,音乐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为学生进行《竹林深处》和《月光下的凤尾竹》独奏曲播放,让学生欣赏到葫芦丝演奏带来的动听声音。由于葫芦丝很普遍,而且价格相对便宜,又便于携带,所以音乐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带着演奏乐器一起学习,这样不仅提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记住本节课学习的音乐知识,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
2.2音乐教师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多是采用磁带或教师演奏,在学生看来,这样一成不变的课程会使他们感到枯燥与单调。学生在学习时,注意力容易被分散去关心其他的事情,音乐教师变得十分被动,也不得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的出现,为音乐课程带来了新的生机,音乐教师脱离了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合理地结合多媒体的音乐、影像与动画等功能的使用,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音乐的美感。当学生看到多媒体上丰富的图片与视频时,能够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激情。例如:学生在欣赏《高山流水》这一古琴曲时,仅仅是让学生欣赏这一作品是不够的,音乐教师在课程中还可以适当穿插这一古曲的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了解到《高山流水》更深层次的含义,有利于学生记忆这一古曲。只要提到伯牙和钟子期就能联想到《高山流水》。
3音乐教师学会正确引导学生
3.1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乐器产生兴趣
        在器乐课的教学过程中,音乐器材是一个重要的载体。细心的音乐教师会发现当学生面对一件乐器时,首先就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这件乐器是什么呢?它会发出怎么样的声音呢?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如何进行演奏,然后再慢慢开始进行练习。以钢琴教学为例子,音乐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只是自己一人独自地进行演奏,教师应当讲解了钢琴的基础知识后,让每个学生自己去摸索钢琴的发声,学生在摸索的过程中就会发现钢琴也分高低音区。在教师的细心指导下,学生利用高低音慢慢地能够弹奏一些简单的钢琴曲,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发展,教师也合理地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理。
3.2学会欣赏器乐作品带来的厚度与深度
        学生在学习好基础的音乐知识后,就需要拓宽学生的欣赏能力,不仅仅是局限于作品表面的意义,还能够深入研究探讨作品带来的感知体验。学生要想提高欣赏能力,只利用短暂的课堂时间是完全不够的,学生还可以合理地运用课外时间对作品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研究讨论,以便学生把器乐欣赏能力提升到愉悦精神的境界。
4结束语
综上诉述,音乐教师在进行器乐作品欣赏课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教学才能够提升学生对器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器乐课的学习就是为了保护学生学习音乐课的兴趣,教师要在轻松愉快的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对器乐学习的认知和兴趣,在课余时间音乐教师也应该与学生多进行有关知识的讨论与研究,增加学生对器乐作品欣赏的厚度与深度。学生只有在兴趣中才能更好地掌握到器乐演奏的知识与技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陈辰.浅析中学器乐作品欣赏课的兴趣教学[J].中国文艺家,2018,000 (001):P.229-230.
[2]董海丽.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7):690.
[3]王维.初中音乐欣赏课器乐欣赏探讨[J].考试周刊,2013,(A5):172. 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3.A5.161.
[4]袁亚亚.浅谈新课改下音乐欣赏课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23):126-126,127.
[5]温景波.浅谈中学音乐鉴赏教学需要流行美[J].职业技术,2012,(3):46-46. DOI:10.3969/j.issn.1672-0601.2012.03.0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