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3月   作者:张玲
[导读] 初中数学连接着小学与高中,属于一个较为特殊的阶段,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探究能力,还要面临中考的洗礼。这充分显示了初中数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初中学好数学能为日后更深层次的学习起到奠基作用。传统的教育方式以教师为教学主体,最大程度地抑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思考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

张玲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第一中学  464400
【摘要】初中数学连接着小学与高中,属于一个较为特殊的阶段,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探究能力,还要面临中考的洗礼。这充分显示了初中数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初中学好数学能为日后更深层次的学习起到奠基作用。传统的教育方式以教师为教学主体,最大程度地抑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思考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兴趣;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3-200-01

        引言
        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而且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及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需重视小组的合理划分,结合教学内容布置不同类型的合作学习任务,实时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价,同时还需明确学生的分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构建良好的数学教学情境,增强合作学习效果
        得益于教育制度改革的影响,各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层出不穷,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便是其中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教师进行数学教学工作的时候,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数学教学情境,以便于增强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通过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情境教学法与合作学习模式相结合,一方面,能够拓展具体的数学教学内容,借助新的教学模式,带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新鲜感;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对数学课程学习的热情与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完成合作学习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有利于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效。
        例如,教师讲解人教版初中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相关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印象,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问题教学情境。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然后采用提问的形式,加深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与概念。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怎样理解有序数对定位的作用与概念?”“怎样建立合适的坐标系?”“怎样用坐标系准确地表示地理位置?”,借助上述教学问题,能够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当中,逐渐熟悉并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知识。由此可见,构建良好的数学教学情境,可以增强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学情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其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和实施价值。
        二、拓展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合作能力
        在实施小组互动合作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对教学成果产生具体影响的关键因素。


但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大部分都比较缺乏合作意识,一方面是因为年龄的原因,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的自我意识都比较强烈,甚至对多人合作产生下意识的排斥。而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传统的教学方式造成的,以往的教学大多数是填鸭式教学,老师讲学生听,从而导致对合作意识的忽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老师可以利用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对于合作意识的培养。
        比如在《数据分析》这一章节的教学中,老师就可以利用创建情境式教学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在设置情境中老师需要强制要求学生完成分配的任务然后以合作的方式得出结论,也可以利用与之相关的问题进行学生的各自分工和合作的方式。在这样的情境下,无论是哪个学生的成果都会导致最终结果的不同,不管是分析数据的学生还是负责数据收集和总结的学生,只要一个环节出错就会导致最终结果的不同,利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们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在最终结果的鼓励下,学生们对于沟通的意识和合作的念头就会加强,从而培养出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只有学生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才会真正地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帮助。
        三、激发学生的小组合作兴趣
        首先,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参与兴趣,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为课堂教学注入更多活力与趣味性。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时要注重针对性,不仅要和教学知识点紧密关联,也要带给学生一些学习引导与启示,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良好的参照.这样的过程下学生参与小组合作的兴趣会更高,并且能够在完成具体的小组合作任务的背景下,逐渐建立对于新知识的学习认知,为后续理论知识的吸收掌握提供良好的依据。这样构建很好的教学开端,既能够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能力,让学生深入感受到小组合作交流的趣味性.这样的活动过程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更强,而且,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掌握也会更加迅速,课堂教学的多元目标可以良好实现。
        比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教师就可以从这个教学主题出发,给学生设计开放有趣的合作探究任务.教师可以积极结合教材中的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设计“重走历史之路,发现勾股定理”的合作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通过合作,在网络、课外教辅资料中寻找勾股定理的验证过程,并在课堂进行展示讲解.这样的学习任务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学生可以在网络环境下广泛搜集各种相关的背景资料,能够在自主学习与了解勾股定理的验证过程。有了这样的学习铺垫后,当教师再来给学生深入讲解勾股定理时,学生理解上会更加轻松,知识学习的效率会更高,课堂教学会取得很好的综合推进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容,将小组合作模式充分运用到教学活动中,让其发挥积极的教学功效,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为学生营造高效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思维模式与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廖平.基于自主合作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界,2020(39):49-50.
[2]孙旭军.小组合作教学的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J].当代家庭教育,2019(27):99.
[3]韩小林.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初探[J].新课程(中),2018(09):140.
[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中学生小组学习方式实验研究》(课题编号:JCJYC20251533)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