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教育方法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3月   作者:谢颖颖
[导读] 众所周知我国是礼仪之邦,是注重德育的大国,注重国人的综合素质发展,正因如此我国除发展经济外,更加注重国人德育素质的发展,因为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德育素质,可以看出这个人家庭是怎样的,甚至可以看出这个人背后的国家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因此德育素质是国人综合素质发展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德育素质不是演出来的,而是要从小进行灌输德育思想,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反应出来的,这才是培养国人德育素质的主要途径

 谢颖颖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群英小学  312000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是礼仪之邦,是注重德育的大国,注重国人的综合素质发展,正因如此我国除发展经济外,更加注重国人德育素质的发展,因为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德育素质,可以看出这个人家庭是怎样的,甚至可以看出这个人背后的国家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因此德育素质是国人综合素质发展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德育素质不是演出来的,而是要从小进行灌输德育思想,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反应出来的,这才是培养国人德育素质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生;低年级;培养德育;策略运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3-212-01

        引言:“德育”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因为它看不见摸不到,却是人们日常相处过程中,评价一个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德育”的存在小到可以提升人们的气质,大到可以提升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而我们国家一直倡导的是法治社会以德服人,为了相应国家的治国策略,许多小学教育机构开展了德育教育工作,保证人们从小理解“德育”、学习“德育”、从小培养“德育”素质,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一、通过理论知识认识“德育”
        “德育”本身就是抽象的,不容易被理解的,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年龄较低,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小学生自己去理解“德育”是不现实的,所以教师就要结合自己的专业能力进行引导,首先让学生们知道什么是“德育”[1]。例如:传统的班主任不太重视德育教育,认为学生到学校是学习专业知识来的,“德育”素质的培养与学校无关,因此传统的班主任只是告知学生,事情的是非对错,并没有实际的解释,什么是“德育”,相反随着我国注重国人素质发展以来,小学班主任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进行系统的讲述什么是“德育”:首先把“德育”一词拆开来看,“德”就是告诉人们,做人要有属于自己的道德底线,做什么事情一定不能违背自己的道德底线,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可以在不触犯自己道德底线的基础之上,积极的去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这就是“德”的概念,而“育”就是同学们在培养自身“德”的方法和过程,就是“育”,所谓“德育”就是告诉同学们,要在不触犯自己道德底线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去帮助有困难的人们,让同学们养成互帮互助的好习惯,这就是“德育”存在的价值。



        二、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保护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处于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思想单纯,许多学生内心十分善良,愿意积极的帮助他人,同时这些同学往往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近几年不法分子利用小学生思想简单心地善良的特点,做出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情,导致许多家庭支离破碎痛苦不堪,因此教师要告知学生,如何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帮助别人[2]。例如:传统的教师会怕学生造成伤害,不让学生不帮助他人,久而久之这类学生会变得冷酷无情,没有同情心,不利于学生德育素质的发展,而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讲述学生在保护自己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帮助有困难的人群,教师根据多媒体网络教学,制作一些动画,让学生根据动画讲述帮助他人的方法,教师在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学生提出的办法进行纠正,最后教师归纳如何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帮助他人的方法,保证学生在安全的前提下,帮助他人,促进德育素质的提升。
        三、利用班会形式,进行“德育”情境模拟
        培养学生“德育”素质不是靠学习理论就可以的,而是要经过不断的实践才可以,真正的提高学生本身的“德育”素质,但是小学生安全意识较差,不适合直接进行社会锻炼,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班会的形式,教师设定情境,让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更加真实的贴切社会真实性,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发展。例如:班主任首先设定两个情境,1、学生在放学途中看到有人真的遇到的困难寻求帮助2、有不法分子想拐卖小孩假寻求帮助,但是在此之前不告诉同学真相,让同学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这两个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面对各种突发情况,无论结果如何教师不予插手,但是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等学生都完成各自的情境之后,教师会对学生进行纠错,并且告诉学生,保护自己人身安全帮助其他人的正确方法,之后班主任对这次班会进行总结,让学生根据这次班会的心得体会,自己创作,进行演讲比赛,题材不限但是要扣住“德育”的主题,让学生根据自己内心所想,巩固自己对于“德育”的理解,并且以提升自身“德育”素质为目标进行实践操作,达到促进学生德育素质发展的目的。
        结束语:我国作为华夏民族的礼仪之邦,国人的“德育”素质培养显得十分重要,而培养“德育”素质不应该只停留在理论上,而是要经过不断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虽然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自身能力有限,并不能对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们有实际的作用,但是“素质”观念是需要从小进行培养的,这样等学生们长大之后,有了帮助他人的能力的同时,主动对有困难的人群进行帮助,这才是从小灌输“德育”素质思想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崔文文, 张慧. 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J]. 学周刊B版, 2012(12):96-96.
[2]庄碧敏. 论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J]. 新课程(上), 2017(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