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小学美术课堂与网络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 康彬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3月   作者:康彬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之后,美术这门学科成了每一名小学生的必修课,小学美术教师在重视的同时,也要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此时,教师要寻求各种教具的帮助,网络资源就是其中的一种,教师要对其展开深入研究。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探寻小学美术课堂与网络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康彬   宁夏吴忠利通区第十二小学  7511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之后,美术这门学科成了每一名小学生的必修课,小学美术教师在重视的同时,也要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此时,教师要寻求各种教具的帮助,网络资源就是其中的一种,教师要对其展开深入研究。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探寻小学美术课堂与网络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网络教学资源;有效整合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3-201-01

        引言
        网络资源的发展和进步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改变,教师能够借助网络资源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效率的提升。对于小学美术课堂来说,传统的教学中一般都是借助书本或是其它类型的教学辅助材料。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神经,提升欣赏美、鉴别美的能力。为此,探寻小学美术课堂与网络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网络环境下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世界丰富多彩,新课程改革对于美术教学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应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小学美术教学成为基础性要求。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再加上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导致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网络环境属于万花筒,学生可以自由查询美术知识。但是由于网络上的信息多样并且良莠不齐,可能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如果学生难以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可能会沉迷浏览不良网页,将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美术教学中,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学习内容也十分新颖,学生会产生一定的依赖性,沉浸在网络虚拟环境中,长此以往,会对美术学习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严重削弱学生的实践能力,导致学生的绘画技能退化。虽然信息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传统的绘画技巧仍然是无法取代的,如果学生过于依赖网络信息技术,不仅会耽误美术学习,而且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二、网络教学资源在实际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优化课堂教学资源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这个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此时小学美术教师就需要对信息技术进行运用。在此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师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也因此给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的机会。例如:在进行《彩墨世界》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我需要引导学生去领略彩墨画的魅力,用惯了彩笔和蜡笔的学生对其会产生强烈的兴趣。但每一名小学生感兴趣的点可能不同,有的学生想要去领略更多的彩墨画,如教材课本中出现的《红荷图》《无题》《绿殇》等;有的学生则对其中涉及的墨产生了探究的兴趣。因而我在课堂教学之前就需要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想要知道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利用网络去搜集相关的信息。
        (二)生动活泼的教学设计
        在授课中,教师应该制定生动活泼的教学设计,在课前导入环节,设置问题:“你们了解戏曲文化吗?知道昆山什么戏曲最出名吗?”通过课前的问题导入,让学生独立思考,引起学生兴趣。而后,教师可以带学生阅读教材,引导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感悟,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对昆曲了解的多吗?”。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从互联网上搜集的短片资源,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昆曲文化,并告诉学生一些常用的可以了解昆曲的网址,让学生课后能够自主去学习,探索昆曲文化,感悟戏曲的魅力。最后,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戏曲人物吗?”,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和升华,助力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采用多元网络教学
        教师在开展多媒体实践教学时,要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利用互联网来辅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究和学习,有效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在整体性探索当中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提高探究能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新课标作为教学指导,利用多媒体,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科学地学习和探索美术内容。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及时了解学生的反馈,站在学生的角度优化网络教学策略,将各项教学目标分配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明确目标,并且根据目标来进行积极的锻炼和思考,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让学生具备主动探究美术知识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热情。
        (四)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网络教学资源
        美术课堂的教学时间是短暂的,教师在课上应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网络教学资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侯北人美术馆”网站进行美术作品的浏览和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美术能力。网上美术博物馆,能够获取到很多课本之外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网络教学资源的运用是今后课程实践的趋势,也是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还能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提升审美能力。
        (五)利用微信公众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可以在微信平台上或云校家发表关于美术教育和审美方面的文章,并且给学生留下作业,让学生利用互联网的便利解决问题。学生利用网络不断地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处理资料以及整理资料,进行反复的分析和总结,才能提取出有效的资料信息,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和传统枯燥无味的教学相比较,这能解决学生课上注意力不集中,对技巧的掌握不够彻底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课下公众号信息技术渗透审美教育,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互联网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地在美术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
        (六)提升监督的效率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习惯采用临摹或者讲解方法,此种教学模式可能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在互联网模式下,教师应当加强家校合作,能够将课堂逐步延伸至课外,提高学生的课后学习主动性,同时借助网络环境,提高课堂以及课外的监督管理效率。在小学管理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要通过双向管理的形式来提高监督管理的质量。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家校双方的约束,才能够健康快乐成长。美术教师要了解当前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在美术课堂中进行科学的监督和引导,激发小学生在美术学习当中的热情和动力。教师在引导过程中,要帮助小学生建立美术学习观念和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发现美术的魅力,激发美术学习热情。教师通过互联网开展个性化的教学引导和监督,通过线上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利用网络来对教师所布置的内容及时地进行学习和探索。教师也可以在线上了解学生的学习动向,并且给予学生一定的积极引导和建议,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念,发展学生的美术学习思维。
        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的普及、电子商务的流行和云计算的发展,网络化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小学美术课程变得更加灵活,既能够吸引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又能够丰富美术教学课程体系,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加活跃。越来越多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得到应用,如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和云录播等的发展和运用,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工具,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朱娜.小学美术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运用分析[J].小学生(下旬刊),2018(12):29.
[2]李慧.小学美术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运用分析[J].小学生(下旬刊),2017(12):75.
[3]张瑛瑛.小学美术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运用研究[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7(05):16-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