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硕
山东淄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 255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有了更好的发展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多的建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中。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砌体工程施工面临着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这意味着砌体工程不仅需要加强其施工技术的应用,还需要结合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来提高砌体工程的效果。基于此,本文针对建筑施工中的砌体工程要点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砌体工程;砌体材料;
1前言
建筑工程中的砌体结构是指以砌体或砖为主要建筑材料建造的建筑物和结构构件。在建筑技术不先进,施工机械设备性能不全面,人口少的时代,我国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是砌体结构,以这种结构形式作为柱的建筑高度不高,抗震性能差,施工进度慢,生产效率低[1]。因此,在重视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的环境下,探索和分析建筑砌体工程的施工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2砌体工程的主要特点分析
砌体工程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①砌体结构的主要建筑材料是砌体或砌块,砌体或砌块的用量占建筑墙体总量的90%以上。这种材料具有就地取材、成本低、耐久性高、耐火性强、保温性能优异的特点[2];②在进行砌体工程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不需要搭建复杂的模板工程,使用的设备操作难度低;③砌体工程对钢筋和混凝土的需求较少;④砌体施工活动受季节影响较小,可实现连续施工作业,施工过程中无需特殊保温隔热措施;⑤砌体结构的主要建筑材料强度低,抗震性能不好;⑥砌体结构的主要建筑材料对砧土的需求量很大,这将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3砌体建筑材料的选择
3.1选砖及准备工作要点
砖是建筑砌体结构的重要建筑材料,是砌体结构的骨架材料,其质量对建筑结构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要注意砖的选择要点。建材市场上的砖种类繁多,质量等级差异很大。在选择砖块时,不仅要考虑砖块的质地和购买成本,还要考虑它们的性能。根据砖的生产工艺,砖可分为烧结砖和非烧结砖。
烧结砖质量好,但人工成本大,所以成本高;非烧结砖质地一般,但成本低。如果砖的含水量低,砌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就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其次,放线尺寸应根据砌体结构的施工高度确定,然后确定所用砖的尺寸和数量。
3.2保温材料的选择
砌体结构对保温材料的要求一般是北方地区的建筑工程。砌体工程中保温材料的性能对整个结构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在选择保温材料时,首先要以施工设计方案的具体要求为基准,然后重点选择无污染、环保的材料,以减少施工活动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在使用过程中要正确掌握使用这种材料的要点,既可以减少对施工活动正常开展的影响,又可以避免工程资金的浪费。
4砌体质量控制点
在目前的砌体施工过程中,砌体的质量效果将直接影响砌体工程的整体施工效果。作为砌体施工的主要关键,砌筑砂浆的配置至关重要。但在目前的砌体施工中,一些问题导致砌体质量较差,具体表现在:1)相关配置材料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配置比例不合理,导致影响砌体质量;2)施工单位在实际配置过程中使用长期囤积的材料,造成泥浆强度受到一定影响;3)部分施工单位调配泥浆,其中细砂含砂量较高,影响泥浆粘度,进而影响砌体施工质量和效果;4)在实际搅拌过程中,材料总量不符合标准要求,导致泥浆强度的影响,甚至坍塌[1]。
对策:为保证砌筑作业的质量效果,应结合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有效的质量控制:1)拌浆前应对水泥质量进行抽样检查,确保水泥质量后,方可应用于拌浆。
同时,禁止选择相关废物;2)由于不同水泥类型的成分有一定的差异,不同的水泥会有不同的效果,所以不要将不同类型的水泥一起使用,以免出现材料变化的现象;3)在分析实际施工要求的基础上,要有效控制泥浆的含泥量,含泥量必须满足相关要求;4)根据实际设计要求,制定合理的泥浆配比方案;5)为了提高成浆的难易程度,可以有效添加石灰膏;6)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合理应用泥浆,需要保证泥浆在搅拌的同时直接投入使用[2]。
5施工方法要点分析
5.1砖样摆放要点分析
建筑砌体结构施工的第一步是摆样。首先要求施工人员确定防线的准确程度,然后在弹线的施工平面上,按照预先选定的砌块砌筑方法(一般为“三位一体”砖砌筑方法)尽量用砖摆动,然后检查建筑物门窗洞口和墙垛的砖模数,以满足砌块砌筑时上下错缝的砌筑要求。最后用灰缝调整砌块,使整个墙体的竖缝宽度均匀。在砌筑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切砖,以防砖强度严重不足。
5.2悬挂垂直控制线
悬挂竖向控制线可以保证砌筑墙体不会发生明显倾斜。挂完垂直控制线后,砖应在底部逐层铺设,砖与砖之间用水泥隔开,既能提高砖与砖之间的附着力,又能保证砖与砖之间不会有大的缝隙。
5.3砌体墙清理和连缝处理
在砌墙的过程中,及时清理墙壁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砌墙后才开始清墙工作,墙体上残留的水泥会变硬,大力清理肯定会影响墙体的平整度。除此之外,边砌墙边清理墙面,还可以帮助施工人员随时控制墙体的施工质量,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对施工人员判断的影响。在建筑工程的砌筑工程中,一般采用10皮砖作为清洗周期。砌筑墙体完成后,可以进行均匀缝处理作业,施工人员可以使用专用工具均匀缝好砖与砖之间的缝隙,可以大大增强砌筑墙体的整体美观,方便墙面抹灰等后续工作。
5.4设置构造柱
砌体结构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由于砌体结构中钢筋较少,主要材料为砌块,抗震性能较差。为了提高砌体结构的稳定性,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规范要求设置一定数量的构造柱。构造柱的尺寸和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如砌体墙长度超过5米,墙中间应设置构造柱;当窗洞口跨度超过2.1m时,洞口两侧应设置框架。由于构造柱的作用只是加强砌体墙之间的连接,柱内钢筋不宜过大,详见相关图集。
5.5纵横墙连接控制点
目前,在建筑砌体工程施工中,针对砌体施工中的转角处和交接处,通常采用留直缝的方式。但在实际施工中,砌体纵横墙接缝的质量控制仍存在以下问题:1)施工人员未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放置拉杆;2)在一些砌体施工中,不合理。比如在实际施工中,对于墙体底部,斜if的范围只有1cm左右,这就导致了砌体施工质量的限制;3)在一些工程施工中,存在随机连接的现象,水泥浆不能充分灌注灰缝,导致建筑物整体抗震效果和承载力下降。但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控工作不到位,施工人员之间没有进行优质的工作交接工作,导致影响项目的协调。此外,加上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和技术能力相对较弱,一些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施工。
对策:在实际砌体施工中,针对砌块的边角和交接处,要保证其牢固度,满足实际工程施工要求,以提高砌体施工效果[5]。至于浇筑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进行,禁止不按照有关措施进行内外墙施工。如果在实际施工中出现无法同时施工的临时中断,施工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其作为斜缺口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斜槎难以保留,直槎的保留可以在除砌体工程转角处以外的其他位置进行,以进一步提高砌体施工效果。
6结束语
目前,砌体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整体施工效果,还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和环境污染。因此,有必要关注砌体施工的发展,深入分析目前砌体施工的影响因素,控制砌体施工的关键点,以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主体建筑的实际功能和节能。
参考文献
[1]王传林.国外砌体结构加固研究现状综述[J].建筑技术,2019(12)
[2]方坤,姚国友,杨林丽,唐文哲.中美砌体结构技术标准对比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