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佳琦
杭州恒诚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1200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快速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在建筑行业中,桩基础作为一项重要的组成内容,其施工质量的好与坏对于工程整体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持续优化桩基础施工技术,采取合理的措施,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情况,不断的对施工技水平进行提高,保证桩基础的施工质量得到提升,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和进度,在此基础上促进我国建筑行业不断的发展。所以本文主要分析的就是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进而提出以下内容,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
1导言
对于桩基础施工技术而言,主要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一项重要的组成内容,因为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相对比较复杂,合理的应用桩基础施工的方式,不仅能够全面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与此同时也能减少建筑结构出现变形和偏移的概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合理的应用桩基础施工技术,将其每一根桩体合理的嵌入到地基深部,应用桩体以及土层间的相互作用,保证建筑整体更加的稳定,实际进行施工前,则需要结合地质条件和建筑实际需要,对其桩基础的类型作出合理的选择,之后便要进行桩位放线测量处理,最后是进行桩基施工。
2.分析桩基础的施工管理内容
2.1加强现场勘察处理
在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是存在隐蔽性的特点,并且不同地区的地质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样也直接的决定了提高桩基础施工质量需要加强前期的实际勘察处理,对该区域的地形地貌和土壤组成等作出充分的了解,做到尽可能的获得该地区的地质资料,这样可以为后期桩基础施工方案制定提供出一定的参考。不仅要对该区域的地质信息作出了解,像是建筑类型以及结构和特点等也要重点勘察,勘察人员要做好详细的勘察记录,可以跟进文字方式,例如勘察报告,也可以在现场进行拍照,将其相关的勘察资料进行汇总,从而作为施工准备和施工方案制定的依据。
2.2优化准备工作
在一些环境相对较为复杂的施工现场中,完成勘察的基础上还要及时清理施工现场,通过采用挖掘机等对场地进行平整,将其一些杂物清理干净,尤其是一些大跨度以及高层建筑而言,因为自重相对较大,对于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提出较高的要求,需要采用密集桩群的方式,使其对建筑的稳定性进行支撑。
2.3完善桩基础施工方案
对于桩基础的施工方案而言,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因为自身具有着隐蔽性特点,并没有引起施工单位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实际进行施工前,要制定出完善的施工方案,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桩基础的成桩方法以及流程,现场施工所应用到的机械设备型号以及参数和工程进度以及人员分配等内容,初步拟定好施工桩基础施工方案后,还要将其交付给专业人员进行审核,在通过审核后可以作为桩基础的施工指导性文件,为桩基础的施工提供指导。
3.分析桩基施工技术要点
3.1加强轴线和桩为测量复核工作
在实际进行钻孔施工前,要根据图纸上桩为做好测量和放线处理,通过采用全站仪对桩为进行确定,在桩位点则要打入木桩或者是钢筋桩,通常要埋设三百毫米,采用十字栓桩法做好相应的标记处理,并且还要加强保护,相关工作人员对桩为以及轴线进行测量复核,作出详细的记录,保证轴线复核准确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钢护筒埋设处理。
3.2做好护筒埋设
通过采用旋挖机钻孔一米到两米之后,便需要采用旋挖桩基将其钢护筒能够直接的打入桩孔内部,其中护筒的上端通常需要高出施工地面零点三米左右,此外为了避免地表水沿着筒壁向外进行渗入,在护筒的外部和原土之间必须要采用黏土进行分层,分层后还要进行夯实处理,实际夯实过程中要避免护筒出现偏斜等情况。
3.3优化钻孔施工处理
在钻机就位之后,并且泥浆制备合格便要进行钻孔施工处理,实际进行钻孔的过程中,每次的进尺深度大约要控制在六十厘米,同时钻机必须要保证轻压慢转,并且不断的调整控制盘对其钻孔的垂直度进行合理控制,如果出现偏差情况,要做到及时调整,此外还要保证钻斗以及桩位中心能够相互的重合,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孔斜或者是桩位偏差问题出现。在实际成孔前,还要对钻头的直径以及磨损情况作出详细的检查,实际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对于钻头磨损超标的情况要做到及时的处理,成孔过程中,根据其试验桩的施工参数来合理进行施工,科学的设置记录人员对成孔参数作出记录,比如钻孔的深度以及机械设备损坏等情况。
3.4优化钢筋笼施工
实际对钢筋笼进行起吊的过程中,所选择使用的方法主要为扁担起吊法,通过将起吊点科学的设置在钢筋笼上部的钢筋和主筋相互连接的位置上,同时保证吊点之间能够相互对称,吊到孔口位置时,则要采用套筒机械合理的进行连接,然而在钢筋笼实际下放时,钢筋笼必须要对中孔位,保证其钢筋笼能够垂直以及缓慢的入孔,实际入孔后,再缓慢的进行下放,不能随意对钢筋笼进行旋转,假如下放过程中遇到阻力,那么必须要停止下放,在查明原因并且处理后才能继续对钢筋笼进行下放,下放的过程中是禁止高提猛落以及强制下放等方式。在此之外,在实际进行下放的过程中,要保证技术人员在现场进行监督,应用吊筋对其钢筋笼的桩顶标高和钢筋笼上浮等问题作出合理的控制,在钢筋笼达到设计位置时,检查合格后采用支撑架对其钢筋笼的孔位作出合理的固定。
3.5优化混凝土灌注施工
在对混凝土进行实际浇筑的过程中,要从漏斗口的边侧将其混凝土导入到导管之中,但切记不可以一次放满,拔管的过程中,需要准确的测量以及计算导管埋深后才可以进行操作。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在浇筑快达到钢筋笼下端时,为了避免钢筋笼出现上浮的情况,在混凝土面快要接近和初入钢筋笼时,需要保证具有着较大的导管埋深,同时还要对浇筑速度进行放慢,在进入到钢筋笼之后,需要适当的提升导管,并且减少埋深,这样可以有效的增加钢筋笼在导管底口下的埋置深度。在此之外混凝土浇筑到距离桩顶五米时,不能提升导管,等到混凝土浇筑达到设计标高之后便一次性的拔出,同时浇筑到桩顶的时候,需要保证建筑的桩顶标高能够高于设计标高,使其可以保证凿除桩顶浮浆之后混凝土桩身能够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在最后一次进行拔管的过程中,需保证导管可以缓慢的拔出,最大限度上避免孔内上部的泥浆被压入到桩体中。
4结论
通过对上述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总之在桩基础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所有的施工人员要加强对桩基础施工质量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也要对桩基础施工技术作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实际进行应用的工程中,还要充分结合地质情况,不断的对桩基施工方案作出优化,严格根据施工的各项流程,对每一项施工细节进行把握,最终才能全面提高施工质量,促进建筑行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义贵.试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20,99(07):33-34.
[2]刘杰.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思考[J].建材与装饰,2020,99(07):48-49.
[3]徐瑞喜.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19,99(09):208.
[4]薛思胜.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其要点探析[J].当代化工研究,2019,99(06):182-183.
[5]陈平.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分析[J].居舍,2019,99(15):39.
[6]李林清.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要点分析[J].居舍,2019,99(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