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必平1 朱晓萍2
1连云港市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管理处 2连云港市石梁河水库管理处
江苏 连云港 222000
摘 要:本文从叙述了当前水安全呈现出新老问题相互交织的严峻形势,特别是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水功能堪忧等问题愈加突出。阐述了全面推进河长制是解决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重要举措,也是治水护水工作中的一项制度创新。结合水行政执法工作实际,着重阐述了在河长制工作背景下,进一步加强水行政执法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推进依法治水,打造健康、绿色、生态、安全的水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河长制 执法工作 体会
1 前言
江河湖泊是地球的血脉、生命的源泉、文明的摇篮,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它孕育着中华文明,哺育了中华民族,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子孙后代赖以生存发展的珍贵资源。保护江河湖泊,事关人民群众福址,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全面推进河长制是落实绿化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水安全的一次制度创新。
2 背景
当前,我国水安全呈现出新老问题相互交织的严峻形势,特别是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水功能堪忧等新问题愈加突出。江河湖泊具有重要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是生态系统和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发展理念,必须要把江河湖库管理保护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进河长制,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 存在问题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也是人类的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从宏观方面讲,因多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度开发水资源,利用水资源,致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严重,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水生态等问题突显,为了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问题。从微观方面讲,即从水利工程管理角度来看,因重建轻管,管理不规范、不到位,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等诸多原因,导致在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发生诸如擅自搭建建筑物构筑物、非法侵占水利用地、违章种植、非法排污等违法违规现象,造成水工程、水环境、水生态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严重影响水利事业健康发展,亟待进行全面的系统治理,制定更加有效的办法,改善水生态环境,为人们打造一片碧水蓝天的宜居环境。
4 几点体会
河长制与水行政执法工作是相互相承的,水行政执法工作是河长制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政执法队伍是河长制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在河长制工作过程中,河长制为水行政执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证,给水行政执法创造了良好执法环境。近年来,在河长制制度践行以来,全市水生态环境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提升,取得可喜的成绩。
4.1 注重加强基层水利队伍建设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对水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治好一方水,就是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更好地实现科学管水,依法治水目标,就要求水利职工必须具有更高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特别对基层一线的水利职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对基层水利职工加强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的培训,进一步加强基层水利人才队伍建设,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要护好一方水,需要进一步加强基层水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实现依法治水,为水利事业发展保驾护航,这是一支不可或缺队伍,提高基层水行政执法队伍能力建设势在必行,是实现依法治水的必要条件,也是新时期治水护水的坚强保证。
在今后的治水护水工作中,要把治水护水重心前移,更贴近治水护水前沿,按新时期治水新思想、新思路,科学规划,精准施策,开发好,利用好,保护好我们身边的水资源,推进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4.2 河长制为新时期治水护水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河长制是新时期治水史上的一次制度创新,它有效推动了新时期治水护水工作迈上新台阶。在河长制工作机制下,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治水过程中难以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在河长制工作模式下,形成了以地方各级政府领导牵头,协调各有关职能部门,集中力量解决在治水护水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老大难问题,实现更加高效高质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作机制,为新时期治水、护水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4.3 河长制为创造良好的水行政执法环境提供重要支撑
众所周知,水是人类重要的生存资源,一切社会生产活动都离开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命脉。多年来,人们为了追求经济社会更快发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导致过度开发和利用水资源,造成对水环境、水资源、水工程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给水生态环境安全带来严重影响。为了更好保护水生态环境,需要我们依法进行管理和保护。多年来,为了对水环境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水利部门要面对众多部门,甚至是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在管水和治水过程中,经常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境地。
自河长制工作制度实行以来,改变了过去单兵作战、条线执法、自扫门前雪等等困局,实现了以政府主导,各职能部门齐心协力,共同治水护水的新局面。由地方各级政府河长,统一协调、统一部署、统一指挥,协同各相关职能部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全方位地进行治水护水,给水行政执法创造了良好的执法环境,严厉打击了水事违法行为,为更好地实现水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
4.4 河长制为开展水利联合执法提供重要平台
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因多种原因,违规违法现象行为较多发,譬如在清除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的违法乱搭乱建、非法侵占水利用地等问题时,仅靠水利部门查处违法行为,难度较大,执法工作很难推进,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也承担了一定的责任,造成多数人不愿从事水政执法工作。在河长制工作背景下,由各级河长牵头,协调公安、水利、城管、交通等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开展全方位的联合执法活动,大大增加了水利执法工作力度,解决水利部门多年想解决又无力解决的涉水违法案件,许多老大难问题,得到彻底根除。近年来,在全市水利“两违”整治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河长制为开展水利联合执法提供重要平台,也为打造法治水利、环境水利、安全水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5 河长制背景下建立长效的治水护水新机制
近年来,从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以来,在治水护水工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改善和提升水生态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河长制工作背景下,为进一步巩固这一来之不易的治水护水成果,我们应客观准确分析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治水护水过程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充分认识到治水过程中存在问题和不足,按照新时期治水新思想、新思路,结合当前和今后水利工作发展实际,依托河长制制定完善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新时期治水护水工作新机制,为更好实现健康水利、安全水利、生态水利保驾护航。
5 结束语
总之,河长制工作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有效解决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水行政执法工作应以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水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强化执法队伍和执法能力建设,在河长制背景下全面开展依法治水护水工作,为打造健康、绿色、安全的水生态环境再立新功。
陈必平 男 1975.12 本科/工学士 高级工程师 水利工程管理/水行政执法。
朱晓萍 女 1979.8 本科/农学士 高级会计师 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