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设计的几点体会

发表时间:2021/3/2   来源:《建筑设计管理》2020年18期   作者:陈豪1 梁亚兰2
[导读] 现阶段,很多市政道路经过长期的使用逐渐出现了诸多的病害情况,导致其使用性能逐渐降低,同时人们对交通道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很多旧道路都需要进行改扩建。
        陈豪1 梁亚兰2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现阶段,很多市政道路经过长期的使用逐渐出现了诸多的病害情况,导致其使用性能逐渐降低,同时人们对交通道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很多旧道路都需要进行改扩建。在改扩建道路中,为了保证其道路路面满足使用的要求,且能够长期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就需要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做好改扩建道路路面结构设计,这不仅是提升道路质量的要求,同时对促进交通网的可持续性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设计
        1分析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设计要点的重要性
        随着城市的发展,上位规划已发生变化,许多既有道路已经不能满足交通量的需求,道路的等级、定位、路容、景观效果、市政配套设施等无法与新的城市规划和发展理念相匹配,故而需要对己有道路进行改扩建。从道路断面来讲,目前许多城市既有道路的断面和行驶速度与交通量不匹配,出现了严重的交通拥堵,严重影响市民出行,此类城市出台了"缓堵保畅"措施,新建道路进行交通分流的同时尽量利用既有道路进行改扩建。所谓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主要是在城市原有道路建设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改造和扩建,有效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全面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方案的经济效益。此外,随着我们城市居民人数的增加,城市道路建设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更舒适的出行环境,有效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工程师们在实践中协同工作,整合城市道路的整体性能,改进城市道路的施工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工程的整体效率。
        2市政道路存在的问题
        2.1路面质量问题突出
        目前的大多数城市道路已使用多年,随着交通流量增加,长期使用的路面,其承压能力的降低,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质量问题,目前大多数城市道路都有许多裂缝。
        2.2沿线设施老化现象严重
        目前,城市道路因使用年限长,未对相关设备进行维护,因此道路设施无法发挥其原有功能并导致严重老化。老化的设备在扩建过程中通常无法正常工作且效率低下,严重阻碍了城市道路运输的通畅性。最后,沿线的设施成为沿线的风景。
        2.3不能满足现代交通需求
        因为当前的城市道路太陈旧、狭窄且交通繁忙时无法满足当前的交通需求,所以要对城市道路改扩建。
        2.4商贩占道情况严重
        很多商贩非法占用人行道以扩大营业范围,导致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互相占道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给城市道路的运行带来了巨大压力,并影响了城市道路的服务质量。
        3扩建重点对象设计分析
        3.1路基
        在扩建路基之前,有必要深入调查道路的地形地貌,并尽量避免因为改扩建对周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要根据城市道路的实际情况,设计有针对性地施工方案。
        3.2横断面
        横截面通常是指垂直于道路中心线的断面,是路段设计的核心。对其扩展主要达到通过扩展和改建城市路面来减轻交通压力的目的。在改扩建过程中,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以防止损坏现有的地下管线网络、高压线等地面或地下设施,并在必要时可以进行迁移改造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改扩建施工的顺利进行。而且,即使在道路建成后,仍留有后续利用和发展的空间。
        3.3纵断面设计
        应综合考虑道路两侧现有建筑、设施和交叉路口之间的连接,同时还要考虑给排水需求、坡度要求和环境要求。设计城市发展纵断面时,设计者必须首先注意以下几点:确定相交道路、规划区域的垂直控制高程以及指定节点处的零高程。其次,道路状态纵断面将通过镶嵌进行扩展,并使用旧道路边缘检测数据确定改建方法,以确定道路改建后的高程。第三,最大限度地提高填方高度和土方量,以实现平衡的填挖方调整并降低工程成本。4.套用技术指标,以考量水平纵断面的相等性和配合性、尽可能增大竖曲线半径、延长竖曲线长度以及平滑纵断面造型,同时控制在危险区段中视觉表现法所需的最小曲线半径,以提高驾驶舒适度并避免意外。

为确保车辆安全平稳运行,施工项目纵断面坡率将通过合理的道路开发而延长。坡道不应过大,最小坡度满足规范要求,且不得小于0.3%。如果坡率条件困难小于0.3%,则应指定坡率形成或集水点和排水点。通过合理的纵断面设计严格控制纵断面坡度,可确保城市轨道调整的纵断面设计方案得到有效实施,从而减少建筑工程的资源损失。
        3.4牢固结合新老路基
        新旧道路结合的技术要求很高。需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路基不均匀沉降,并在扩建道路完成并正常运行后,对新旧路基之间的接缝进行了深入调查。
        3.5合理设计市政道路网结构
        随着城市道路的扩建,有必要相应地调整城市道路网。因此,道路网规划也是改扩建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改扩建工程的质量达到预期的运行效果,有必要结合城市道路的基本结构和改扩建方案,合理对城市路网结构进行布局。
        3.6结合城市整体环境进行设计
        城市道路的设计不仅要考虑道路交通,还应结合城市特点、排水情况和城市美观,将城市道路建设与城市景观结合起来。城市道路与自然环境的设计相结合,可以与自然景观和道路融为一体,成为城市的独特风景。
        3.7人行道设计城市道路设计中人行道范围为车行道外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区域,当道路周边已经开发建设住宅小区、商业等建筑时,人行道铺装、行道树绿化等设计应与周边建筑统筹考虑,风格协调。若需对人行道进行整体改造时,应综合考虑管线下地需求,避免二次开挖作业。
        3.8其他设计
        根据管线规划及现状分析,为尽量避免后期管线过街开挖道路,对近期或根据规划有管线过街需求的位置预埋过街穿线管涵。需要增设港湾式公交站时,由公交公司提出需求,根据用地情况、障碍情况,对有条件设置港湾式公交站的一并设计,避免后期二次开挖改造。
        4改扩建道路工程设计的原则
        4.1结合道路周边的地形地物进行设计
        现有道路经过多年运营,位于城区的道路周边地块多已开发建设,地形地物较原设计已发生较大变化,道路的改扩建受周边建筑红线用地限制,其平面、竖向设计均应与周边地块衔接一致,道路景观风格应与周边地块建筑风格协调一致。针对这种既有道路的改扩建,设计应该根据规划用地布局来确定方案,如果道路两侧规划为城市开发区,则道路的改扩建尽量以现状道路进行双侧拓宽改建,充分利用既有道路。
        而位于郊野段的道路周边地形地物较城区道路来说,周边地形地物变化较少,但地形可能起伏较大。针对这种情况,需要保留现状地形地物,改扩建方案则应该尽量保留现状地形地物,选择单侧拓宽路基、分离式路基、半路半桥等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的方案,避免大填大挖,降低工程投资的同时,低影响建设,保留周边的自然生态景观。
        如果道路周边有重要景观,如水库湖泊等,改扩建方案应和周边景观打造相衔接,观景效果良好的路段,道路设计应敞开视线,对遮挡视线的绿植进行梳理,避免设置高大密集的绿植遮挡视线,同时做好与周边景观的交通接驳。
        4.2针对路面的剩余强度设计方案
        道路尤其是市政道路因为管线众多的确存在原路面施工质量较差、强度不足的情况,但目前的设计人员大多缺乏基于现状交通量对既有路面的分析,而是根据经验统一处理,没有针对性。对于道路改造项目,应该提出有针对性地方案,分段、分情况处理,充分考虑既有道路实际交通量,充分考虑施工工期,较长的施工工期容易造成对交通、居民生活的巨大影响,引发群众投诉,造成工程推进困难。
        结束语
        总之,针对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设计而言,设计人员需要立足于旧有城市道路建设实际情况和需求等,严格依据设计标准、规范和要求等,科学地设计市政道路的路线、路基与平断面等关键道路结构,力求不断地提升道路改扩建工程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静琼.改扩建道路路线设计要点分析[J].交通世界,2020(09):16-17.
        [2]孙良欢.关于改扩建道路路线设计的思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35):271-2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