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发表时间:2021/2/25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6期   作者:苗志波
[导读] 生态城市理念是时代发展、城市发展下的必然潮流方向,
        苗志波
        身份证号:13072319900904****

        摘要:生态城市理念是时代发展、城市发展下的必然潮流方向,是我国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必要途径。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中,运用生态城市理念能够将城市规划的能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构建起完善的城市生态系统,使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愈加完善,构建起和谐的城市空间和自然生态空间。为此,文章对生态城市理念和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针对我国城市规划的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了生态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原则。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城市理念;运用原则
        引言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我国的城市建设部门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加强了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促进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的和谐共处。在城市建设的进程中,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人类改造行为的不断精进,给城市建设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与挑战。为科学全面保护城市建设环境,有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必要积极采用高效且科学化的保护措施,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以及生态空间。
        1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1.1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可以促进城市产业健康发展
        在城市各项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生态环境属于重要的支撑和动力,要想促进城市整体经济发展,必须确保城市环境的清洁性。所以,加强城市生态保护,可以有效促进城市的整体经济转型,同时带动城市产业的发展。通常来说,城市生态系统的综合性特点显著,其中,城市土壤环境、城市水源环境等不容忽视,如果任何一个城市生态系统出现问题,极易对其他城市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其不良的生态环境反应是连锁性的。所以,要想促进城市各项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对城市生态进行积极修复并加强城市环境的保护力度,给予城市整体经济发展强有力的生态支持。
        1.2城市可持续发展有助于维护城市生态环境
        在城市各项产业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借助城市产业的良性发展,对城市环保工作的开展也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内涵进行分析,要求城市居民和企业单位应将城市环保法律落实到位,防止排放超标等行为导致的污染问题。通过对城市居民和企业单位的正确引导,有助于修复城市整体的生态环境。
        2生态城市理念和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在人类聚集地的生态综合研究下,生态城市的理念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其实早在1987年就有学者提出了关于理想城市模型的概念,也就是在生态学的基础之上,建立起社会、自然、经济协调发展模式下的人类聚集地,其中的信息、能量、物质等高效利用实现了生态的良性循环。随着各国学者对生态城市理念的不断探索,生态城市的概念逐渐外延,内涵愈发丰富,直至今日,生态城市建设中不同的城市在建设重点建设目标和建设方法上均体现了不同的差异,最终的目的都是改善城市的生态条件,使城市的建设向着生态平衡的方向发展,推动城市更高层次的社会经济发展,为城市的生态建设打下良好的生态基础。各国的城市结合自身的国情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生态城市建设的道路上逐渐探索,实现城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融合发展,努力达到平衡理想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3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3.1环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
        在当前城市建设的进程中,人们重建设、轻保护,缺乏必要的环境保护意识,制约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成效,难以提升环境保护的整体质量。比如,部分城市建设的管理部门或者管理者在建设过程中,更多着眼于城市建设的整体进度以及其所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并没有关注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在部分地区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牺牲生态环境效益换取经济效益的问题,难以提升城市建设的整体质量以及水平,影响城市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能够带来显著的效益,但生态环境保护效益相对缓慢。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促使人们将关注点、注意力等放在了城市建设方面,缺乏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以及认知。
        3.2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峻
        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若缺乏必要、关键性的环境保护措施,缺乏完善且系统化的环境保护方案,会影响和制约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难以提升城市建设的整体质量。当前阶段,城市建设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城市环境可能带来的铺张浪费问题较为突出。比如,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大气污染影响城市环境质量,对居民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很多不良影响。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会建立大量工业厂房排放污染指标较高的有害气体或者废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居民拥有私家车,使汽车尾气迅速增加。因此,由于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不恰当实施,城市出现较为严重的大气污染状况。
        4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对策
        4.1加强城市发展规划的制定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将协调性这一原则落到实处,比如在城市建设方面,如果城区之间具有较大的贫富差距,再加上生态建设差异的影响,很难将城市发展的协调性提升上来。如果生态建设的差异性显著,极易对协调发展城市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造成影响,从而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城市生态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分区建设,落实好科学性和合理性原则,特别是在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应不断调整生态计划,保证城市规划高度的统一性。比如,应加强城镇生态建设净化,促进城市和乡镇的区域经济发展,并提高对城市发达区域绿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控制开发力度,以免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同时,在协调布局方面,还要考虑城市交通和经济区发展特点,统一城市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共同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理念。
        4.2明确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的任务
        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受土地利用、资源开发、人口增加、改造行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会产生较为多元化的环境问题。在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的过程中,有必要精准全面的明确环境保护的具体任务以及具体目标,以便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能够更有针对性、成效性。一方面,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始终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红线,树立科学的红线意识,以明确城市建设方向、理清城市建设的目标,实现城市保护工作的科学高效推进。另一方面,在城市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应充分全面调整能源结构,实现能源结构的合理优化以及高效整合,提升资源的利用成效。
        4.3完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
        在对城市化工企业和其他工业企业行为进行约束时,立法部门应从法律规则的思路出发,加强立法保护,引导相关企业和城市居民树立高度的自觉意识,并引导相关监管部门将城市生态环境职责履行到位。在立法保证的影响下,可以更好地发展城市地区各项产业,而且在立法干预下,还可以防止外界力量的干扰,以免破坏到原始生态。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当前相关立法模式的分散性特点突出,立法机制的体系化有待提升,责任条款也严重缺失,所以,相关立法部门应不断优化当前城市生态保护立法机制,明确制度相应的责任条款,严厉惩处城市化工企业出现的不正当排放行为等,并有效保护城市各地的原始生态环境,确保良好的执法效果。
        结语
        总之,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具有息息相关的联系,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大力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如此才能在整体上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银森录,徐靖,付梦娣,等.沈阳市和平区生态功能区划研究与生态环境保护策略[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3).
        [2]王帆宇.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形势研判、归因与应对策略[J].生态经济,20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