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规划实施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2/25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2期   作者:陆秋野
[导读] 小城镇规划以及建设工作的开展会进一步的推动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陆秋野
        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哈尔滨市150010

        摘要:小城镇规划以及建设工作的开展会进一步的推动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对此,需要将重心放至到小城镇的发展层面,让其朝向和谐且健康化的方向不断的发展。本文主要就小城镇规划实施所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探究,依据其所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让小城镇构建出一个高品质且健康化的小城市。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实施;现存问题;对策
引言:小城市发展可以使得我国乡镇企业更加的集中化,同时还能够较好的转移农村剩余的劳动力,使得该区域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性的提升,不断地扩展其内在内部的需求,让城乡市场变得更加的广阔,调整并优化实际的经济体制结构,及时的开展小城镇规划工作。以小城镇建设的理论为参考,确保其规划具有较强的指导性以及权威性,进一步的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达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状态,尽可能地降低城乡之间的经济差异,完成小城镇规划工作等各项任务。
1小城镇规划实施现存的问题分析?
1.1公众的参与度低下
        小城镇规划工作始终是一类带有社会性的活动,这项工作会影响到人们的切身以及长远利益的发展,所以在规划编制以及实施时期,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以及参与。但是当前我国所开展的各项城乡规划工作都会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其工作系统的公开性会比较差,不管是项目的规划编制,还是实施等时期都会以行政部门的操作为基准,对其进行同步化的处理,并不会像外界去公布各类操作行为。这就使得城乡规划建设信息十分的神秘化,并且一些城乡规划缺乏总体性的特征,详细规划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内容,实际的弹性过大,导致其社会监督氛围不够浓郁。
1.2小城镇规划缺少特色?
        当前,我国一部分地区的小城镇规划工作并没有注重自然环境及人文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不会深度的分析该城镇的发展特色,会过于注重经济效益,急功近利,直接将其他城镇规划的模式以及内容复制到该城镇上。这就让其城镇会如同流水线的产品一般,毫无特性可言。还有一些小城镇在经济等因素的作用下,会过于注重建筑设施的美观程度,完全忽略了基础设施的构建,随意的倾倒垃圾,污水问题较为严峻,小城镇环境会呈现出一种恶化的发展状态。
1.3保护观念偏差?
        很多小城镇规划工作都不能正确的认知其地区的特色性文化,并且不会注重保护该区域的历史文化遗产等,会在其层面存在一些认知方面的偏差,过于保护单个文物建筑设施,这种单点保护的形式会完全忽略其设施构建的环境。没有注重历史文物建筑和该城镇历史文化的脉络连接关系。还有一些小城镇会把历史街区当作危房,对这些危房重新进行改造和设计和设计这就让一些设计人员的表现欲望变得更加的强烈,不会让旧建筑和新建筑保持一种协调的关系,会间接性的影响到该小城镇统一化的风格,甚至还会直接对小城镇风貌形成破坏。


1.4缺乏人才和技术
        不管是何种模式的管理工作,都需要人才及技术的支撑,小城镇规划工作在人才管理等层面存在的问题会比较严峻,其所应用的专业技术技能水平较差,无法更好地切合规划编制管理工作的需求,并且一些工作人员的事业心以及责任意识低下,会存在一些违规操作等的不良行为,不会依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办事,会呈现出一种十分混乱的办事状态。在人才以及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下,该地区城镇化的发展会受到影响,虽然我国已经开始开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整改或者鼓励科技人员上山下乡进行指导,但是这项工作开展的成效微弱。
2小城镇规划实施对策分析
2.1提高设计的科学水平与实际的功能?
        需要对其地区实际建设的状况进行探究,解决好规划设计水准低下这类较为显著性的问题。首先,要以实际状况为基准进行设计,注重开展生态环境规划设计工作,了解其地区小城镇实际基础的建设状况,城镇基础条件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因此在规划设计时必须要以实际为基准,遵守因地制宜性等的原则,设定好该区域城镇的发展目标,制定出相对应的规划实施方案。举例来说:在进行绿化设计工作时期,相关的工作人员不可过于追求速度以及效果的设计,也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地进行设计,不可损耗该地区的自然资源,也不可对该区域人们的生活水平形成不良的影响。其次,需要迎合当前的时代发展,注重设计社会服务功能,全方位的提升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承载性能,开展相应的市政设施构建工作,就全国城乡老龄化社会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给其提供相应的社会公共服务,凸显出小城镇的特色,选择更具个性化的规划设计方式,让其城镇建设的主题风格足够的鲜明。
2.2上级领导要重视规划
        规划是政府指导、调控建设和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城镇建设和经营管理的总纲领和依据,是城镇发展的保证。上级部门应该提出具体要求,高度重视规划、重视科学规划,做好规划的编制工作,从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实际行动。只有上级领导提出了具体要求,乡镇才会具体实施,否则,仅仅靠业务主管部门提要求,乡镇也不一定会采纳。
2.3转变传统小城镇建设的观念
        一个乡镇的总体规划应该编制完善,并且敢于接受公众的监督以及社会的监督,不能形成“一任领导一个规划,一任领导一个目标”的模式,若是每一任领导都是这样的建设思路,就是去了规划的科学指导作用。在小城镇规划中,要高度重视规划的严肃性、指导性、权威性。
结语:小城镇规划工作十分的复杂,且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以及长远性等特征,必须要正确的认知城镇化发展的战略精神以及其所存在的问题,以具体的实际状况为起始点,及时的进行城镇规划建设指导等各项工作,使得小城镇建设具有极强的健康性。相应的政府还应当鼓励人民群众,让其都可以积极自主的投入到小城镇规划实施监管工作当中,让群众基础变得更加的牢固,同时还需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并落实到该项工作的全生命周期,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式,从本质上改变当前乡村地区人们的生活状态,让小城镇建设可以更为和谐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维木.我国农村城市化若干问题研究.大连:大连理工,2012(2).?
[2]石品.小城镇建设的体制性障碍及破解研究[D].重庆:西南农业大学,2010(20).?
[3]李强.高密市柴沟镇小城镇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2.?
[4]贺海龙.新型城镇导向下中小城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15):349+3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