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杰 贺丹凤
浙江华展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00;宁波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00
摘 要:桥梁工程是我国重要的交通工程,关系到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民出行安全,所以一直以来,桥梁工程建设一直深受地方和国家重视,特别是对于桥梁抗震方面设计技术,行业内一直保持着研发力度,希望能够用优秀的设计方法和良好的技术手段来保证桥梁安全稳定性。本文将对桥梁抗震设计方法与减隔震技术进行比较分析讨论,对桥梁抗震设计理论以及减隔震设计理论进行阐述,并以此提出桥梁抗震设计与减隔震设计存在的不同,希望能够帮助相关业界人士提高对于二者之间的了解,进而选择出最佳的设计方法来提高桥梁工程的抗震能力。
关键词:桥梁工程;抗震设计;减隔震设计;比较分析
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也促进了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提高,城市内人口密集,经济发展快速,相关交通网络建设也在不断完善和扩大,交通网络安全稳定性将直接影响到城市发展质量以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所以,在进行桥梁工程建设时,既要保证工程质量,也要确保其具备良好的抗震防灾能力,由于地区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桥梁将成为地震中受到破坏的主要工程项目,也会直接影响到地震后救灾和重建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所以必须全面提高桥梁抗震能力,尽可能避免桥梁在遇到地震灾害时造成的巨大损失。
一、桥梁抗震设计理论概述
1、桥梁抗震设计原理分析
抗震设计主要原理是指在进行桥梁设计时,通过有针对性的技术,提高桥梁结构抗震能力,确保桥梁稳定性,使其在面临地震灾害时能够保持水平方向上的支撑,进而保障桥梁稳固性,而这也能够有效提高桥梁整体使用寿命。国内外一直都在十分注重对于桥梁减隔震方面的研究设计,更取得了诸多显著成绩。但是,普遍存在缺乏对于桥梁抗震设计的重视,国内对于桥梁抗震设计的研究明显存在不足,且缺乏系统性,所以必须明确桥梁抗震设计的原理和优势[1]。
2、桥梁抗震设计优势分析
其一,桥梁抗震设计能够有效地确保桥梁各个支座在面对地震灾害时保持受力均衡,维持桥梁各个支座在面对巨大受力影响时仍然能够保持平稳的状态,良好的桥梁抗震设计能够使桥梁遇到高级大地震时只会发生支座上的弹塑性变形,其他组织功能则不会受到严重影响,仍然可以具备良好的使用功能,进而保障抗震救灾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其二,桥梁抗震设计能够起到有效控制桥梁结构横向刚度的功能,进而帮助桥梁结构在遇到扭转影响时,仍然可以保持平衡受力的状态,进而降低地震灾害造成的破坏力;其三,桥梁抗震设计能够有效地减轻甚至消除地震之后由于桥梁整体结构弹性范围超额而造成的局部变形问题;其四,良好的设计也能够确保在不增加工程成本前提下,维护桥梁稳定性,提高桥梁抗震能力;其五,桥梁抗震设计可以使桥梁在面临地震灾情时,有效保护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使其在发生位移时仍然具备良好的承载能力,更能够有效减少伸缩缝的出现;其六,优秀的桥梁抗震设计也可以确保经过严重地震灾害后,对于桥梁的维修将较为便捷,缩短工期,使桥梁能够迅速再次投入使用[2-3]。
二、桥梁减隔震设计理论概述
1、桥梁减隔震设计原理分析
减隔震技术作为桥梁抗震能力设计措施中一种新型的设计方法,是目前桥梁抗震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减隔震技术最重要的功能是能够消解并且有效降低地震灾害带来的危害,确保桥梁结构不会受到地震灾害的损害,能够全面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过去在进行桥梁抗震设计时,实现抗震功能的主要方法是借助桥梁结构的优化设计来提升桥梁整体刚度,以此来抵抗地震出现时造成的危害。
利用桥梁减隔震设计主要是引入了柔性设计的理念,使桥梁主结构在遇到地面水平运动时能够减少运动上的关联,确保桥梁各个结构部件在面临地震威胁时不会造成严重的结构损伤。另外利用桥梁减隔震设计,也会融入阻尼设计理念,降低地震带来的能量影响。当地震所造成的巨大能量传递到桥梁结构上时,阻尼设计的功能将对这些能量进行有效的消减。
2、桥梁减隔震设计特点分析
利用桥梁减隔震设计技术,能够将地震能量消耗达到最大值,提高桥梁的使用寿命,也能够有效降低地震对于桥梁结构造成的破坏程度。进行桥梁减隔震设计,需要确保设计的科学合理性,使桥梁各个结构部件都能够具备良好的可塑性和弹性。在对桥梁的整体结构进行设计时,减隔震技术的使用能够带来诸多优势特点,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工程成本花销,并且可以保障桥梁抗震功能。由于使用了减隔震技术,将会比传统抗震设计获得更好的抗震能力,使桥梁的墩柱得到更为有利的维护,进而可以消减桥梁墩柱的延性;另一方面,利用减隔震设计桥梁的上部结构,会增设减隔震措施装置,进而降低或者是消除地震结束后桥梁下半部分结构超出弹性范围所造成的不良影响问题。如果地震结束后无法有效检测出桥梁受损问题,进而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修复,采用减隔震设计则可以提前防止这些部分出现无法修补的非弹性变形问题。
3、桥梁减隔震设计原则分析
利用桥梁减隔震设计所需要满足的原则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必须满足相关规定来进行设计的原则。在进行桥梁减隔震设计时,需要对桥梁的施工范围和抗震程度进行判定,虽然减隔震技术十分先进,但是该技术的使用会受到一定范围的限制。我国也出台了相关的规范制度,对减隔震技术在使用上存在着一定的限制,国家也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了明确限制,不适宜采取减隔这设计的桥梁决不能盲目进行施工建设;其二,必须确保维护工作的力度。一些桥梁如果采用了减隔震设计,一旦面临地震灾害后,结构上就会发生较大位移,所以地震结束后需要对桥梁进行减隔震装置的修补或者是更新,并且对桥梁上部结构进行恢复处理;其三,桥梁减隔震设计必须具备高性能原则。在使用减隔震设计时,必须确保减隔震设计能够带来优秀的应用价值。
三、桥梁抗震设计与减隔震设计的比较研究
桥梁抗震设计与减隔震设计在其本质上都是为了满足抗震功能,也基本上是利用延长周期的方式来避开地震能量过于集中的问题,会使用提高阻尼的方式对地震带来的巨大能量进行消散,进而实现降低地震影响的功能。二者之间进行比较,主要存在的差别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其一,一般的桥梁抗震设计主要考虑的是如何通过对结构进行改造使桥梁能够承受巨大的地震能量,并且将所承受的巨大地震能量均匀的传递给结构各个重要构件上,但是这种传递方式与减隔震设计有着明显的不同。减隔震设计会将地震能量在减隔震装置内进行降低后再传递给桥梁结构重要构件上;其二,一般的桥梁抗震设计往往需要选定特殊的结构部件满足能量变化的屈服功能,使其具备塑性改变能力,提高桥梁结构刚度,增加阻尼作用,而这也会导致在面临地震威胁时,地震抗震设计往往会造成结构构件无可避免的损失,地震后也难以进行彻底修复。但是减隔震技术会通过建设减隔震装置来提高抗震能力,同时将阻尼进行增加降低地震能量带来的冲击,所以在地震能够造成的桥梁结构损伤将会得到有效降低。地震结束后,对于桥梁修复也较为容易。
结束语:综上所述,减隔震技术不仅具备良好的抗震能力,也能够带来优秀的经济价值,在未来桥梁施工建设时对于减隔震技术的使用将会越来越普及,研发力度也会逐渐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璐. 桥梁抗震设计与减隔震设计的比较[J]. 价值工程, 2018, v.37;No.483(07):111-114.
[2]张家顺, 安斌. 桥梁抗震设计及减隔震技术应用[J]. 建材发展导向(下), 2019, 017(011):201.
[3]郑文. 桥梁抗震设计要点及减隔震技术的应用[J]. 低碳世界, 2019, 009(006):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