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莉,赵蕊,赵荣国,于长英(通讯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五医院 检验科 吉林省 吉林市 13200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生化检验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6月内本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作为40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检查者均接受生化检验,对比相关指标水平差异。结果:在生化检验中,肝硬化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的总蛋白、总红素、血清白蛋白、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碱酯酶等水平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生化检验能够为临床肝硬化对症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研究应用。
【关键词】肝硬化;生化检验;水平含量;差异诊断
肝硬化疾病是临床中常见的慢性进展性疾病,也是多种肝疾病的最终归转,肝硬化前期肝代偿功能并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随着疾病不断进展,肝功能损伤明显,累及其他器官组织,导致各种并发症出现,常见的有消化道出血、感染等。肝硬化及时治疗有助于临床疾病的缓解,对肝硬化进行诊断并合理分阶段对于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生化检验在诊断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6月内本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作为40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男女比例22/18,年龄范围21-71岁,平均(52.7±8.1)岁,平均病程(2.4±1.1)年。对照组男女比例23/17,年龄范围20-70岁,平均(53.3±8.4)岁,平均病程(2.6±1.3)年,组件对比男女比例、年龄、病程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知悉并同意本次研究开展,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首先告知患者生化检测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在前一晚禁食,在次日清晨采集静脉血5ml,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分析,在每分钟3000转的情况下进行离心,随后在3min后分离血清,分析仪器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定及操作说明书进行处理。
分析方法中,规范应用速率法观察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碱酯酶(CHE)、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规范应用两点终点法观察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IL)、血清红蛋白(ALB)、直接胆红素(DBIL)。
1.3观察指标
总蛋白、总红素、血清白蛋白、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碱酯酶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生化检验,两组检查者相关生化指标综合水平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对比如下:实验组AST(U/L)水平为(95.5±16.0),对照组为(16.2±2.1),(t=31.080,P=0.001);实验组ALT(U/L)水平为(55.9±8.6),对照组为(15.8±2.0),(t=28.724,P=0.001);实验组CHE(U/L)水平为(7992.3±762.2),对照组为(2123.7±408.8),(t=42.914,P=0.001);实验组TP(μmol/L)水平为(83.1±8.8),对照组为(50.1±5.4),(t=20.215,P=0.003);实验组TBIL(μmol/L)水平为(78.4±7.9),对照组为(13.8±3.6),(t=47.061,P=0.001);实验组DBIL(μmol/L)水平为(38.9±8.1),对照组为(5.2±1.0),(t=26.115,P=0.001)。
3.讨论
肝硬化作为慢性消化性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特别是在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的情况下,有效的诊断并且采取针对治疗是缓解肝硬化疾病最终的原则之一。除去重点发病年龄段(40-60岁)之外,其他年龄段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肝硬化的诊断,因为肝硬化在前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患者确诊时候已经处于中晚期,常伴随消化道出血,生存质量极低[1]。
生化检查应用于肝硬化的诊断当中十分有效,生化检查涉及的多种指标都是肝硬化疾病发病所导致,因为肝细胞会参与到ALB、CHE的合成过程当中,如果肝脏出现病变,多种合成过程会受到影响,同时例如AIL、AST、CHE等多种酶的活性会明显降低,从肝脏进入到血液循环中,导致含量大量增加[2]。生化检验可以被看做是肝细胞受损的检验。本研究中,在生化检验中,肝硬化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的总蛋白、总红素、血清白蛋白、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碱酯酶等水平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肝硬化疾病患者进行生化检验能够观察到多个指标水平异常,根据异常指标和异常水平综合分析能够诊断肝硬化疾病并且判断疾病的进程情况,为临床肝硬化对症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生化检验效果肯定,值得临床研究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崇娟,陈维忠,杜安飞.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健康大视野,2019,2(14):205-206.
[2]佘秋民,陈嘉俊,唐娟.探讨生化检验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8,39(04):45-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