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与整体护理在感染科护理质量中的干预价值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期   作者:金英花
[导读] 目的:分析基础护理与整体护理在感染科护理质量中的干预价值。
        金英花
        延吉市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住院部感染症科 吉林 延吉 133000
        【摘要】目的:分析基础护理与整体护理在感染科护理质量中的干预价值。方法:研究纳入了感染科的80例患者展开调查,患者在2018年4月~2020年5月期间入院,数字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基础护理,观察组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环境评分(93.54±2.23)分,护理技术评分(92.15±3.22)分,护理态度评分(93.16±3.18)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为95%(38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整体护理用于感染科可以显著提升护理质量,取得患者满意,可推广。
        【关键词】基础护理;整体护理;感染科;护理质量;干预价值
        整体护理是临床中常用的一种护理干预模式,该模式是将临床护理的作为一个整体,在完善基础护理的同时,对心理、环境等各个维度进行干预护理,有效减少疾病影响因素,促进患者康复[1]。基于此,文章探讨了基础护理与整体护理在感染科护理质量中的干预价值,并对018年4月~2020年5月期间入院的80例患者展开了调查,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纳入了感染科的80例患者展开调查,患者在2018年4月~2020年5月期间入院,数字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基础护理,观察组整体护理,每组是40例患者。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分布26~75岁,平均值(38.52±2.12)岁,住院时间7~21d,平均值(14.21±1.64)d;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分布27~74岁,平均值(38.45±2.55)岁,住院时间8~20d,平均值(14.18±1.38)d。两组患者均知情本次研究内容,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基础护理,按照感染科的一般护理要求对患者实施病情观察、用药指导、体征检测、感染预防等。观察组整体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1.2.1理念转变
        对护士进行培训,学习整理护理理论和方式、现代化护理理念等,转变护士的传统护理观念,深入了解护理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
1.2.2围绕患者建立整体干预模式
        以疾病护理为基础,以患者为中心,围绕患者建立整体干预模式,将患者心理护理、环境护理、体位护理等作为一个整体,全方位考虑以上因素对疾病的影响,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例如,在日常护理中,注重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护理体验和心理感知,获取患者对护理的建议,并从环境、态度、基础护理等方面加以改进。
1.2.3针对性护理
        感染科疾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比较明显,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应当向患者说明此项护理步骤的必要性。同时,要求做好个人的清洁消毒和防护工作,打消患者疑虑。
1.2.4健康教育
        向患者讲解感染科疾病的诱因、发展、治疗、传染等知识,介绍心理、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健康知识,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并积极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提高其自护理意识和能力。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质量,从护理环境、护理基础和护理态度三个层面进行评估,总分100分,分数高则护理质量高。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满意度分成很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选项,患者自主选择,总满意例数为很满意与满意之和。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输入SPSS23.0展开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计量资料以X2和t值检验,以百分数、(均数±标准差)表达,P<0.05为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质量分析
        观察组护理环境评分(93.54±2.23)分,护理技术评分(92.15±3.22)分,护理态度评分(93.16±3.18)分,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感染科疾病病情比较复杂,变化较快,其护理难度较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需要全面考虑到各种因素对疾病的影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传统的基础护理将护理重点放在了病情护理中,但忽略了情绪、环境、饮食等多种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护理工作比较分散,无法形成体系[2]。
        整体护理是以病情护理为基础,围绕患者这一个中心,展开了心理护理、环境干预等多种护理措施,并且注重患者护理体验,重视患者意见,在护理过程中,不断采集患者的建议,能够对护理工作进行持续的改进[3]。该护理模式从根本上转变了护士的工作理念,实现了现代集社会、心理、病情三维一体化的护理要求,不仅有助于病情的好转,同时可以提升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让患者尽快回归社会生活[4]。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经干预后,其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比较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好,数据结果充分体现了整体护理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基础护理与整体护理相比,后者在感染科护理质量中的干预价值更高,可以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护理体验,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谢莹.连续性排班与质量控制在感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饮食保健,2020,7(20):194-195.
[2]张晓妮,曹小艳,宋宁.延续护理对于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依从性、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作用[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19,2(6):443-447.  
[3]王志红,时丽娜.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呼吸道感染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6(32):121,126.
[4]吴欢欢,林秀丽,陈艳艳, 等.基于创新扩散理论为框架的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2):129-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