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规划研究院 湖北武汉 430074
摘要:新冠肺炎突如其来,此次疫情之所以扩散范围广、治理难度大,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城市规模过大,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不足,居民生活区过于集中,卫生防护系统规划建设滞后,疫情突发时,缺乏有效的缓冲公共空间和公共卫生防护体系等,这些问题值得反思。所以,构建健康城市迫在眉睫。
关键词:未来;健康城市;构建方法
引言
城市的发展要遵循可持续原则,这就需要从当前实际出发,把环境问题考虑在内,毕竟城市有众多的企业、人口、资源和发展空间等,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根基。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日益上升,建设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城市规划的必然趋势,但废气、废水、垃圾的不科学排放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加强城市规划中的生态城市建设,提高生活环境成为当务之急。
1健康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1.1生态意识淡薄
过去人们始终将城市用地面积的拓展作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点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居住环境的建设,未能对城市内有限的空间进行统筹规划。城市居民小区绿化面积较小、绿地率较低、硬件设备设施数量多,一些小区内部甚至不存在垃圾转运站,这使得小区周围的环境质量较差。从城市建设规划的角度分析,一些城市建设部门为了从根本上提升建设用地的利用率,将部分绿化用地用作他用,使得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与预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因为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态建设意识淡薄,生活方式无法改进,极大地限制了城市未来的建设与发展。
1.2生态城市规划工作不持续
目前,部分城市规划设计人员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其现实价值,逐渐在城市规划发展的过程中应用生态建设理念。但是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只是在一个阶段或者在一个项目当中运用生态建设理念,未能站在长远建设与发展的角度上对城市进行建设。这使得生态城市发展规划工作不持续,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系统性以及完整性比较弱,无法将生态建设理念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2未来健康城市的构建策略
2.1重视绿化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绿化内容,也是实现生态建筑的重要手段。植物绿化能够构成景观,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在植物的各种生命活动下,建筑内部的温度将有所下降,城市热岛效应得到极大改善。同时,各类乔木灌草具有稳固砂石的功能,植物根系深入土壤层,能够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同时,在植物的呼吸作用下,周边空气得到及时净化,空气污染指数将会显著下降。优质的空气状况,有益于居民的身体健康。城市绿化面积可以作为衡量城市规划质量的重要指标,能够为城市形象建设起到正面影响。目前,绿化事业已经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城市绿化面积的确定并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内容,要根据一定的要求确定。首先,城市规划设计主要负责人,大致决定了绿化效果,而社会群众对绿化的期望也在参考范围内。其次,必须具有一定的前瞻意识,结合城市未来的发展走向,综合考虑绿化指数。
2.2城市景观设计
在对城市内部的景观展开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人文以及生态,对城市体系中特有的生态体系进行映射。在对城市景观进行设计时,重点在于提升城市建设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性。对此,需要首先创建集建筑、景观以及资源为一体的居住环境体系架构。在对高层的建筑物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建设低层的建筑物,从而提升人们居住环境的和谐性。在建筑物周围需要修建湖泊、保留溪流等,实现科学化的设计布局,在自然环境中融合人文理念,从而从根本上提升生态环境建设所产生的效益。
2.3城市产业设计
在对生态性城市展开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从根本上提升城市内部各项产业的健康以及生态化。对此,需要站在客观的角度上对城市目前的状况展开研究与分析,对城市规划的层次进行明确,提升城市建设品质。在对城市进行规划时,不断创建和优化小规模的生态产业,促使生态工业体系的建设逐渐朝着完善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需要对城市内部的旅游业、教育业以及建筑业的架构进行有效调整,也需要完善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促使城市朝着生态化的方向转型,将生态城市的设计理念充分融合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
2.4功能分区
为了确保城市规划和设计更具生态性,实现城市多功能分区建设,则需要对城市用地进行合理划分,做好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市政用地等土地的合理规划,借助土地性质进行城市功能区分,让城市的土地得到更好地利用,让城市更具多功能性,这样能够为复合型功能的生成创造良好条件。通过多种功能的有机整合,还能够实现土地利用率的提升,为交通系统优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利用功能聚合工作的开展,有助于不同区域距离的减少,促使居民出行变得更加便捷,由于距离的减少,可以利用自行车、步行,将一些依托私家车的出行取而代之,利用上述设计活动的开展,能够实现碳排放的降低。
2.5完善服务
公共卫生间、行政服务中心、汽车站、火车站等,均属于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关于上述公共服务设施,除了需要对自身的科学性给予重视之外,还可以将其与环境紧密联系起来,这样能够实现公共服务设施趣味性与可识别性的提升,确保其能够与附近环境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在该过程中,还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建设,这样能够为该地区居民生活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在进行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自行车租赁区,能够使居民的出行更加方便,有助于环境保护工作,通过设置健身器材,有助于居民的身体得到良好锻炼。
2.6交通建设
城市居民的出行情况直接受到路网科学性与合理性的影响。在对交通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对城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自行车道等等级不同的道路设计的科学性作出考量。利用自行车道设置的科学性,还能够促使人民群众出行的安全性能得到提升。还可以将中央分隔带、边分隔带设置于道路之中,这样有助于沿线道路的景观效果得到提升。
2.7进行统筹规划,促进城市协调发展
在健康城市规划工作过程中,必须要对整个城市的规划建设目标加以明确,需要尽力去保护更加原生态的自然生态景观,为人们营造出更加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在健康城市规划工作中,必须要保证城市内部建筑景观的美观性和居住舒适度,同时在整个建筑体的平面和空间设计方面,要保证科学合理,需要让城市内部不同个体之间的规划工作达到更高的协调程度。在健康城市规划工作当中,将城市内部的人文历史与生态环境之间进行有效衔接,不但可以充分彰显出一个城市的发展特色,同时还可以美化城市空气环境,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出良好的休息观赏空间。除此之外,需要充分重视城市的经济发展问题,需要以循环经济为基础合理选择经济发展途径,大力开展城市旅游产业等行业,推动整个城市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结束语
在开展健康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其关键之处就是,应当使城市所有要素的和谐、统一发展得到保障,在设计绿色生态城市规划时,还需要进行海绵城市理念的渗透和利用,促使城市环境问题得到良好改良,并对绿色生态城市的可持续、稳定、和谐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兰,廖舒文,赵晓菁.健康城市规划路径与要素辨析[J].国际城市规划,2016,31(04):4-9.
[3]徐璐.健康导向下我国城市步行环境更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4]顾志良.浅谈健康城市建设的思路与对策[J].江苏卫生保健,2006,(04):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