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志杰
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坑口镇中心小学
【摘要】语文是百科之母,更是每个中华儿女进行一生学习的基础性学科。乡村小学相比城镇来说网络设备不够完善,没有条件广泛且深层次地去进行多媒体教学,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拓展延伸训练就凸显出了重要性。拓展延伸训练可以不断开发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和合理想象能力,有利于加深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理解能力,在此期间也能完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本文针对在教学中运用拓展延伸训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出现的问题,重要性及解决措施做了详细的探究。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拓展延伸训练,学生核心素养
【正文】小学高年级阶段正是不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时期。语文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想观念,品格修养和在实践中的应用等等。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对学生不断进行一节节的知识渗透,并开设有针对性的,符合学生实际的课程。让学生们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教学中运用拓展延伸训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遇到的问题
1.1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专注性和稳定性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但是许多教师仍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单纯的进行理论性的教学,没有充分发挥自身才能,更没有把教师这个职位的责任尽到最大,学生们在课上也会时常出现开小差和睡觉的情况。学校没有根据学生实际及时的进行课程的设计和变换,导致教师和学生思想僵化,致使授课内容枯燥无趣,学生也失去了学习兴趣,核心素养也得不到更高的提升。
1.2缺乏完善的课程安排
着重运用拓展延伸训练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校和教师团队就必须针对现代学生实际制定完善的课程安排,可事实却总是与其相背而行。多数的学校连续好几年都没有更改过教学体系,墨守成规,加之没有切合实际的授课方式和不完善的课程安排,使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打了大大的折扣。
二、语文教学中运用拓展延伸训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拓展延伸训练使枯燥的语文课程和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经过不断的实践创造出一套完整的关于拓展延伸训练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语文学科中的乐趣,还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增强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教师在其中也会顺利的实现教学目标,与此同时师生之间的情感也会得到升华,学生们的核心素养自然也会得到好的培养和增强。
三、在小学教学中运用拓展延伸训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3.1教师团队加深对拓展延伸训练的研究
运用拓展延伸训练进行教学,首先要求的就是教师一定要有对这方面的深入研究,对这种教学方法的熟练掌握。所以,学校要定期组织对教师团队进行关于拓展延伸训练授课方式的专业培训,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提交工作报告并要时刻记录此种方法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相关看法或是提议。教师之间要随时进行交流讨论,彼此交换各自的看法和意见,加深对拓展延伸训练的深入研究,来不断保证学生们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这节课程时,教师要先做好授课之前的准备工作,把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安排完善。教师先让学生们进行课文的阅读以达到初步的理解,然后提出问题如:当同学们处于五壮士的情境下,思想感情是怎样的呢?同学们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共同讨论并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
3.2大力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
运用拓展延伸训练培养核心素养必然需要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对学生思维和想象能力的着重开发,教师可以通过在课上对学生不断的进行的问题提问来激发思考能力,也可以通过集体的活动或是布置课下作业的方式来给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能力提升。以达到最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牛郎织女》这节课程时,教师要先让学生们进行阅读来了解一下文章大意,可以让学生们想想课本中的神话故事和幼时听到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如:“喜鹊真的能组成桥吗?鹊桥能承受住两个人的重量吗?”在思考期间充分发挥学生们的合理想象能力,敢于提出疑问,锻炼自身的勇气,教师要不断进行引导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束语】总的来说,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和不断的启发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和核心素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拓展延伸训练的深度教学,使学习和实际有机结合,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更高昂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进行自我的能力提升,更要积极的配合教师来进行高效率的学习,以升华自身为骄傲,着重对核心素养进行系统学习。
【参考文献】[1]饶东.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2018(17):116.
[2]原海燕.拓展延伸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甘肃教育,2017(1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