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下)第30期   作者:许兰静
[导读] 语文素养是靠日积月累才能得来的,绝不是靠一朝一夕就能够有所体现的。
        许兰静
        南宁市武鸣区武鸣中学 530100
        摘 要:语文素养是靠日积月累才能得来的,绝不是靠一朝一夕就能够有所体现的。在高中学习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学生对于语文积累大多采用“碎片化学习”。“微课”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大新兴教育模式就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将“碎片化学习”发挥成自身特有的优势特点,在高中的语文教育中,有着显著的辅助效果,本文简单探讨“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究竟担任怎样的角色?
        关键词:高中语文;微课教育;应用研究
        引言:随着我国不断进步发展,我国教育也进行探索更新,“微课”就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教育模式。可以说“微课”的优势在“微”字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利用短暂时间就能学习某一个知识,学习场所灵活,时间安排灵活,内容单一,清晰明了。尤其是对看重积累的语言类学科的学习,发挥着巨大辅助作用,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 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时非常繁重的,科目多内容难,在一分一秒都很宝贵的情况下,语文的学习就会被学生忽略。语文虽然看起来是简单的,其实十分考验学生的日常积累。微课的优势刚好可以弥补这两个问题,既不用占用大块时间,又能保证每天学习任务的输入,对于学生的学习可以说是非常有效的辅助工具了。
        虽说,“微课”是辅助教师授课的工具,但不得不说,它对解决细碎的知识点很有一套。“微课”的优势就在于,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等车的时候,坐车的时候,随时可以“上课”,因为课程视频短,内容单一,大部分都是三五分钟讲解一个知识点,满足了日常的积累需求,又不担心记不住知识,白白浪费时间。
        在学校课堂上,“微课”同样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当课程内容繁琐、不便于理解的时候,微课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教师可以拿出课堂的三五分钟,给学生看相关内容的微课,代替不利理解的语言描述、文字叙述,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这样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堂任务,又可以给课堂带来不一样的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简单了解“微课”的特点优势和运用“微课”辅助语文教学的必要性以后,我们简单谈谈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我们将会在三个方面进行谈论:
        2.1 在课程导入中应用微课
        教师总会在教大家阅读时候,说开头的几大作用,也会在写作文时强调开头的重要性,有趣、优质的开头会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读者继续阅读下去。同理,当一节课的课程开头变得有趣,是不是学生也会提起兴趣,更加专注于课堂的学习,达到更好的课堂学习效果呢?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短视频的普及可以说是飞速进行,自然微课也会有采用短视频的拍摄形式录制的类型,教师可以通过短视频式的微课的引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蜀道难》的时候,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李白的简介以及“蜀道”的相关地理知识,让学生对地势有直观的概念便于之后学习的理解,再配以李白性格的介绍,用“‘蜀道’和李白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这样的问题作为激发兴趣的课程导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又或者,在学习《阿房宫赋》的时候,教师可以先通过微课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阿房”的样子,体会“负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气势;展示“明星荧荧”、“绿云扰扰”,体现大秦怎样的威望。


        2.2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中应用微课
        语文的学习离不开理解,有些时候情境是理解文章最好助力。什么样的背景下写的这篇文章又是什么样的想法有了这样写作的思路?这些都是对文章理解有推动作用的问题,学习中可以应用微课达到想要的效果。
        比如,学习《登高》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微课了解,当时杜甫的处境是什么样子的,心境又是如何的,为什么可以做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样的悲凉语句。
        再比如,我们学习《荆轲刺秦王》时,其中,荆轲和秦王你追我赶的情景,可以通过微课来再现,通过画面,让学生理解“秦王绕柱跑”是什么情景?为什么“绕柱”。
        再说,在讲解阅读题的习题课上,也可以使用微课的帮助,除去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介绍等内容,还能利用微课来理清文章的人物关系、文章主要思想之类的内容,辅助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解到位,题也就变得简单很多。
        2.3 在重难点知识讲解中应用微课
        在重难点知识面前,不论是文字的描述,还是语言的解释都显得十分晦涩难懂,与其浪费时间一遍又一遍解释同一件事情,不如让学生直观感受。如今微课的发展也是丰富多彩,有很多微课都是以动画搭配配音科普形式讲授知识点的。动画做的色彩丰富,内容简单直观,不仅有趣还很好理解,用视觉色彩冲击刺激学生的大脑,增强学生的记忆。
        比如,学习古诗文的时候,常常会碰见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通过阅读很难参透文章内容所表达的重要信息,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演示当时情景,举个例子,同样是《荆轲刺秦王》的“秦王绕柱跑”的情景,在原文中,是这样描写的“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通过字面意思,我们不难看出是“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走”,但实际上真的是这样的情况?当然不是,实际上秦王是慌张地围绕着柱子跑的,哪里有“走”那么游刃有余呢?如果教师使用微课,截取一小段几十秒的视频,让学生直观的从情景动画中了解,秦王的狼狈,那么在学习时候,学生自然就会知道“走”是古今异义,代表“跑”的意思,也会因为有趣的学习,对这个字记忆深刻。
        再比如,学习古诗词时另一个值得教师学生关注的是其庞大的知识体系。古诗词的学习和鉴赏,少不了对其独特的赏析体系的把握,即对古诗词艺术手法的把握。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优势在日常的教学中建立、补充赏析诗词的艺术手法,以这样的操作来弥补该体系的庞大占用正课进度的缺点,教师可以选取一节习题课,将艺术手法的整体框架先建立起来,讲清楚建立的目的以及依据的标准等内容,再利用微课,在每天的课上留出五分钟,对该体系填骨加肉。
        虽然微课优点有很多,但是不能太依赖微课。微课作为对学生学习的补充辅助是好的,却不适用于学习系统知识,语文虽看重积累,却也不是东拼西凑的杂乱知识。阅读、写作等内容都有自己的系统思维,不要过重看待微课的作用,忽略主课的重要性,打乱学习系统
        结束语
        微课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下的新兴教育模式,是教师课堂上的一大辅助。语文教育中,善于利用微课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大优势;对于学生而言更是提升学习效率的好工具。本文意在分析微课在教育中应用的优势,鼓励大家适当合理的应用“微课”。
        参考文献:
        [1]刘锐,王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7(5).
        [2]郑炜冬.微课情感化设计:理念、内涵、模型与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7(6).
        [3]王竹立.微课勿重走“课内整合”老路———对微课应用的再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20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