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下)第30期   作者: 颜凡定
[导读] 语文作为小学生学习的三大主科之一,对学习的综合能力培养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颜凡定
        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桥头镇许庄小学   (河南 南阳)  473300
        摘要:语文作为小学生学习的三大主科之一,对学习的综合能力培养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语文写作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备受广大语文专家与学者的重视与关注,然而,由于传统的语文写作教学模式具有非常强的枯燥性,而且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使得小学生对写作产生了厌烦的情绪,从而阻碍了小学生语文写作水平的可持续性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从而能够更好的帮助小学生进行语文写作的学习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能力;提升策略
引言
        运用文字艺术将思想进行表达是写作的基本形式,是语文素养的体现。写作能力不是一蹴而就,是需要日积月累的练就。同时,科学的引导也是奠定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举措。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现状
        写作是学生整合知识、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过程,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害怕写作,不善于表达自己,导致写出来的作文空话、大话连篇。部分学生由于对写作兴趣不高,在写作课上毫无活力。久而久之,写作就成为大多数学生的负担。所以,如何让学生灵动写作、妙笔生花,是作文教学的重难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宽写作渠道,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加强课外阅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进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写作能力和水平。
二、小学语文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策略
        (一)重积累,奠写作能力之基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就必须重视对学生良好阅读兴趣、习惯的培养。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阅读内容与学生写作要求的阅读积累量之间的差距还很大,需要小学生通过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来拓展视野。学生阅读的优秀文章越多,积累的写作风格和词汇也越多,进而可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注重学生对写作素材的积累。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从生活中发现作文素材,将生活中的体会和课外阅读中优美的词句记录下来,整理成写作素材,不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要提醒学生注意那些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内容,通过模仿其写作技巧,多尝试练笔;要让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养成写日记、写随笔的习惯,从而为以后的作文创作提供更多灵感。
        (二)结合多媒体手段创建高效课堂
        为了活跃语文课堂,避免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只限于书本和口头传授,教师要不断丰富自身技能,应采用灵活的教育手段,可以在教学时,制作一些PPT,或者播放视频,每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就是很好的写作素材,教师可以在观看节目后选取适当的截图,通过彩色打印的方式打印下来,并在课堂上展示出来,相当多的学生在收看后即使有部分不懂,也会在心底留下印象。此时再拿出刚才的节目截图,对应他们看到的内容,让他们把看到的内容结合教师的截图,用自己的方式描绘出来,可以口述可以写作,教师只引领,让学生自己搞清楚文章的来龙去脉。采用这些手段来替代原本的口述式教学,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和感悟,同时,写作教学的速度和质量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三)重视学生主体性地位
        教师应在写作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包括技能教学、写作实践、作文评价。

从技能教学来看,教师应鼓励学生体会课文、优秀作文、名著的写作方式,同时对喜欢的字词句及运用方法进行归纳,一般比全文背诵更容易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从写作实践来看,教师应重视学生在写作方面的参与度,写作可以是短文,也可以是教学大纲中的正式作文;从作文评价来看,教师可以注重流畅度,鼓励学生不要胡乱堆砌辞藻,在运用名言警句、生僻字、词组时,注重文章流畅性,一般可以避免学生为了写作而写作,自身在“如何写作”问题上的主体性思考大幅度增加。
        (四)贴近实际,丰富学生的生活
        写作是学生与自己进行交流和对话的过程,学生只有从生活实际出发,乐于动笔写作,善于表达自己,才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热爱生活”,其深刻道出了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只有加强学习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有感而发,才能让自己的文章言之有物。由此可见,作文离不开生活,学习更不离开生活,只有生活无限充实,学生笔下的文字才会熠熠生辉。传统的应试课堂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应更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学生营造开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尽可能贴近实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分层评价写作增强学生写作信心
        教师在传授小学生语文写作的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小学生自主的进行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对每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不能以学生的语文成绩为此来进行级别划分,从而使得小学生失去了语文写作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语文的写作练习,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语文写作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分层理念的管理,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语文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潜力,使得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教师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向,让小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优点。小学生在小学这个年龄段非常重视教师的表扬与家长的鼓励,教师对小学生的一点点表扬就可以使小学生开心一整天,因此,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传授小学生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小学生写作评价的环节,并积极的鼓励学生进行写作的学习,教师也要认识到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并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评价,并且将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特点做到心中有数,并给他们制定出不同的写作教学计划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教师要对于那些写作能力强有些自傲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采取针对性的评价使这类学生收起自傲的心里,从而能够进行虚心的写作学习,然而,对于那些写作能力较差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教师则要发现这类学生的优点,鼓励这类学生积极的对写作的想法与感悟进行发言,使得这类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进行自主的模拟写作题目,培养其写作的自信心。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教师就应从学生实际出发,贴近实际,丰富学生的生活;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感;通过活动展示,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表达兴趣。总之,教师应从体验、思维、实践、拓展几个维度帮助学生梳理和掌握小学语文写作过程中潜藏的语文要素;通过探究、品析和思维训练等活动,让学生深刻感知语文写作的情感色彩,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和品味写作文本的“中间素材”;基于学生情感发生的心理诱导和作用机制,构建起新时期语文写作教学的知识图景,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真正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兴趣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冬芹.强化读写结合,提升小学生的语用能力[J].华夏教师,2018(35):17-18.
[2]朱丽琼.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8(A5):69.
[3]唐广泉.小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方式的创新思考[J].语文建设,2018(35):32-34.
[4]周新龙.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8(12):18.
[5]张豪.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491-4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