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路径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1月31期   作者:吴延文
[导读] 就我国具体的实际状况来看,怎样使用合理的方式来提高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水平是社会各界以及相关企业发展路途中必须要重点探究的一个问题。
        吴延文
        510106197809011413
        摘要:就我国具体的实际状况来看,怎样使用合理的方式来提高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水平是社会各界以及相关企业发展路途中必须要重点探究的一个问题。本篇文章根据相关理论依据以及实践文献,首先结合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开展一定的分析,再就相应对策与解决方法进行一定的研究与阐述,重点探究了设计与准备阶段、施工与控制阶段、管理方式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目的是希望能够有利于土木工程信息化的建设及创新,让信息化建设在土木工程中的优势得到最大化的发挥,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水平与能力。
        关键词: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
引言
        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应不断创新、优化,主要应在传统技术上进行创新,考虑建设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通过树立创新意识、编制相应的创新机制、建筑材料创新、施工技术创新等方式加以实现。
一、信息化对土木工程建设的意义
        1.1信息化对风险管理的意义
        风险性能够在建筑工程很多方面有所体现,例如在采购管理建筑材料、安全管理建筑期间等环节,风险性问题都有所涉及。传统的管理方案,往往人为因素较多,会产生一些失误的情况,导致风险事件。通过进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序的落实各项工作,积极的控制风险于合理的范围中,维护企业经济效益。
        1.2满足标准化业务管理需要
        在传统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中,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呈现片面性、孤立性与分散性的特点,缺乏标准、规范化的管理业务流程,未采取全面、系统化的监督管理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安全管理与质量监督工作的高效发展。对数字设备等信息化管理方法的运用满足了工程构建业务标准规范的需要,达到规范化开展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目的。
二、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2.1缺乏信息化设备
        土木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缺乏信息化设备是一个应引起行业重视的问题。任何行业想要开展现代化的信息建设,都需要应用大量的信息化设备,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并在该体系中分配工作与任务,开展具体的管理工作。目前,土木工程行业相关信息化设备数量仍然较少,种类简单,不利于土木信息的快速收集、及时流通、详细分析与合理运用,进而影响土木工程行业理念的更新速度和土木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此外,缺乏必要的信息化设备,还会导致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存在安全隐患,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由此可见,缺乏信息化设备严重阻碍了土木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
        2.2信息化理念不强
        建筑工程管理实践中,在应用信息化技术方面,很多管理者存在理念不先进的情况。由于信息化技术为新兴产物,所以当前对信息化技术的使用标准、管理工作要求等,并未全面的统一。所以,针对建筑企业而言,想要将信息化技术引入,还需要投入一定量的资金,但是短期内经济效益并不显著。多数的建筑工程单位无长见,仅注重眼前经济效益,导致不重视应用和推广信息化技术,只是采取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模式。
三、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路径
        3.1施工材料和设备的信息化管理
        管理建筑工程环节,管理好工程施工的材料和仪器设备尤为关键。

材料的管理者一方面应该对于不同类型施工材料的使用效果充分的考虑,另一方面也要重视采购建筑工程材料的工作,避免在采购的期间,施工材料产生过多的投入资金,或者是产生工程施工经济预算偏差较大的现象。所以,实施管理建筑工程的材料期间,应该科学的应用信息化技术,将建筑材料于社会市场中的实时价格进行充分的分析研究,合理的选取具备更高性价比的工程施工材料选购应用,促使建筑工程单位的经济效益有效的提升。例如,采取先进的BIM技术,能够促使将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提升,能够及时的找到不同的施工设备,在运行期间形成的不良问题,而且可以对于信息化管理工作有效结合,维护好工程施工设施设备,将各种施工设备应用成效显著的提升,减少设备运行的故障率。
        3.2加强土木工程设计和准备阶段的信息化建
        设设计与准备对于施工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设计工作中,突出一定的新理念与新想法,使用信息化的方式方法进行创新与创造。可以将信息技术和数据库进行联系,形成一个三维立体的模型,将信息与资源进行有效、科学的共享。其次,需要工作人员时刻关注设计的品质问题,挑选一些具有优秀信息化设计技术的团队或者人员来进行设计,细致的检查设计的流程图以及指导图纸,避免相关的细节以及微小的数据出现错误,导致工程工作效率与品质的降低。同时还要考虑此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施工中是否合适,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因为相关因素而发生变化的情况,需要及时修改和更新相关的设计方案以及图纸,严格管控工程建设的质量,并应该报送相关部门进行审批,通过相关管理部门审核、检查之后方可动工,保障设计工作的科学性以及信息化。
        3.3引入并培养信息化人才
        信息化人才匮乏是制约土木工程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行业对信息化建设不重视,将导致行业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低、行业内信息化人才数量少。因此,土木工程企业应积极引入并培养信息化人才。例如,进行招聘时,在考察人员土木工程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设置关于信息化知识的相关考题,考察人员的信息化管理能力,以引入符合土木工程发展需要的信息化人才;在行业内部,重视在职人员信息化管理素质提升,通过定期举办信息化讲座、活动,设立信息化学习培训班,采用组织外出学习等方式,培养在职人员对信息化管理的兴趣,端正他们的认知,提高他们的信息化管理能力,形成人才培养人才的良性循环,进而推动土木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使土木工程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3.4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
        不断地应用信息技术,带动了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获得高度的发展。实践中也在相继的扩大建筑工程的规模。面对管理工作的需求、要求,应该积极的对于信息化系统展开健全完善。围绕企业管理以及项目管理,将信息化技术适时的引入,促使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更加完善。建筑管理信息化实践期间,涵盖了诸多的领域以及大量的专业,多数的工作面对挑战性较大。进行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环节,需要基于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实际需求前提下,充分的考虑,积极的开发管理功能模块,其中涵盖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等内容。围绕着建筑项目管理中的不良问题形成合理的信息化系统,辅助稳定顺利的实施各项工作,同时也有效的整合管理资源,促使将建筑项目管理效率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就当前我国的土木工程来看,其数量以及规模都在呈飞速化的增长,但还是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怎样才能高效的保障土木工程的高品质与高效率,是现阶段广大工作人员与相关部门急需进行探究的课题之一,而信息化建设对于提升工程的品质与效率具有现实意义。因此,相关施工管理人员也必须要有“互联网+”时代的思维,不断加强土木工程设计准备、施工控制阶段的信息化建设,优化创新其管理方式,这样才能最大化的保障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品质与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阳.水利信息化建设及其成效分析[J].内蒙古水利,2020(01):70-71.
[2]周江辉.探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问题[J].建材与装饰,2020(01):208-209.
[3]张金洪.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应用研究[J].居舍,2019(36):161.
[4]祁均业.监理信息化手段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J].建设监理,2019(12):61-63.
[5]向宇雕.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论述[J].现代盐化工,2019,46(06):92-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