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改革下蟠龙高中地理改革途径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1期   作者:赵小林
[导读] 高中地理学科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对于文科生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注重在成绩上的提升,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原本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的教育要求。新课程的改革就是在弥补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紧跟新课改的步伐就是实现高中地理教育更加优质的方法。注重地理教育的全面性,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要运用于实践。蟠龙高中在地理教育改革方面积极探索,地理组老师查阅资料、借鉴相关单位方法、从本校情况出发探究可

赵小林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蟠龙高级中学
【摘要】高中地理学科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对于文科生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注重在成绩上的提升,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原本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的教育要求。新课程的改革就是在弥补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紧跟新课改的步伐就是实现高中地理教育更加优质的方法。注重地理教育的全面性,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要运用于实践。蟠龙高中在地理教育改革方面积极探索,地理组老师查阅资料、借鉴相关单位方法、从本校情况出发探究可行方法。本文就新课程改革下蟠龙高中地理改革的途径进行阐述。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下;蟠龙高中地理改革;途径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70-01

        引言
        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结合了数学、科学、天文、物理、化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但仅利用课堂时间老师是无法将所有知识都讲给学生的,而且这种讲授式的教育在学生听到这类复杂的知识时,往往会产生不感兴趣的心态,进而影响听课效果,并不能清楚的吸收知识。课堂中师生缺少互动,学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不好。针对以上的地理学科教育现状,蟠龙高中仔细解读新课改的相关内容要点,从中寻找良好的方法解决问题。
        一、蟠龙高中地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1、地理学科难以引发学生们的兴趣
        地理学科在高考时被分为文科类别。所以,众多理科生对学习地理都是保有偏见的。认为高考不考只要过了会考就万事大吉了,不需要认真学习地理。在上地理课时,不能够认真听课,或者做其他与地理无关的事情。利用课外时间学习和了解地理知识更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理科学生不重视地理的学习,究其原因还是没有产生对地理的兴趣。而对于文科生来说,地理是高考的必考科目,会更重视地理的学习,但当遇到较难理解的知识或者是需要数学计算,物理定律的知识时,便会产生退却的心理。文科生会因为碰到难以理解的知识而丧失对地理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想办法让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兴趣,主动学习,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方式。
        2、课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未发挥出来
        在传统的课堂中,通常采用老师在台上讲授,学生坐在下面听讲的模式。学生对于整个课堂的参与感极低,一旦走神溜号就可能跟不住老师的思路。所以,课堂一直处于一中高度紧张的状态,老师在上讲授,学生在下奋笔疾书。但是这种机械的抄录,根本不代表学生将知识已经学会了。老师是课堂的主体,而学生知识课堂的聆听者。这种关系是与教育方向背道而驰的。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们的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公,而教师应该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出现。把地理学习的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的探索,大胆的表达意见,充分激发起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学生只有在自主的思考后,得到问题或者结果才是有效的。我们如果不改变课堂的形式,那么就会一直处于死学习的状态。没有主动的学习性,课堂学习效率低下。



        3、教师授课形式的问题
        在地理课堂中,部分教师遵从老旧的讲学方式,照本宣科。将书本上的知识读给学生,稍加解释便完成了新课的内容,这种方式是十分错误的。教师照读,学生坐在下面跟着涂画,根本就没有经过思考,学生也不理解文字的含义。这种教育是无效的,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浪费时间的行为。教师单方面的进行传授,根本没有注意到学生是否理解。久而久之,学生因听不懂、不理解、不会做题而越来越讨厌学习地理学科。如果在课堂中教师能够多多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积极发言,触发起的思考,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大家接受地理课堂,喜欢地理学科。
        二、新课改情况下蟠龙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改变策略
        1、改变原有教学设计,注入新的学习力量
        教师在课前一般都会设计教学方案,根据所定的方案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教学设计方案根据地理教育的计划目标而定,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情况下,教学的目的、理念发生了一些变化。地理教师也要紧跟变化,设计出能达成教育目标的方案。新课改的高中地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重视学习过程、注重方法。地理教学的对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根据现在的培养目标,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案,探究新的方法。在进行地理教学时,教师应注重的是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某个知识点的掌握。通过一个知识点的讲授,让学生习得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对于类似知识能够举一反三,思考着解决问题。一味的由老师传授,学生会产生对于老师教授式的依赖,遇到问题不想动脑思考,第一时间选择询问老师。学生在询问老师时,教师也可以采用引导的方式,而不是直接讲解告诉学生答案。只有真正经过动脑思考,明白原理之后,才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提出问题、进行思考、解决问题、得出答案是学生需要经历的重要学习过程。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传递的不只是知识,还有情感与理念。在高中地理保护环境的一课中,介绍了许多极端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归根结底都是人类的无节制破坏,造成地球母亲不堪重负。在这一课中,情感价值取向十分明确。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热爱我们所生活的土地。
        2、探究新的教学方法
        蟠龙高中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良好,多媒体教学用具资源丰富。地理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此类教学资源,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例如,天体一课中,设计地球自转、公转、行星等。这些离我们生活较远的事物通常时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寻找一些动图、三维动画、视频等,通过班级的多媒体为大家播放。让原本在书中平面的图形立体起来,更有益于大家的理解。且天体本身具有神秘性,视频动画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大家产生兴趣,自主搜索资料,探究学习。在课堂中为学生分成地理小组,老师提出问题,让小组之间互相探讨,集思广益。加强课上,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邀请小组展示探讨的结果,其他小组补充说明,让大家对课堂具有参与感。学生在回答后,教师进行鼓励,增强其学习的信心。
参考文献
[1]马祝敏;周申立.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教育学,2008 -10.
[2]王昌红.新课程改革理念下高中地理情境教学的实践.教育学,2020- 12.
[3]王海东.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地理情境教学的实践[J].试题与研究,2020 (27):25-26.
[4]罗红娟.情境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运用的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8):14-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