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有效性探析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0期   作者:郑智兰
[导读] 英语学习在小学学习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但是很多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学习英语,因为英语不是他们的母语,所以学起来比较困难。
        郑智兰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杨村中心小学
        摘要:英语学习在小学学习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但是很多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学习英语,因为英语不是他们的母语,所以学起来比较困难。新课标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无形中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方式提高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有效性,那教师应该如何做呢?下面的内容会做出简要解析。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教学有效性
        引言:新课改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而英语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的后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英语的语用能力是课改的重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融入趣味学习内容,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编好导学案,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并注重巧用评价用语等,以便做到课堂教学的有的放矢,使学生对新学语言知识操练到位,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活动中把知识转变成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运用兴趣教学法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
        传统的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教师尽自己所能给学生讲解英语知识,认为给学生讲解得越多,学生吸收得也就越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注重,觉得兴趣不重要,只要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走,一定可以把英语学好,教师忽略了兴趣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作用,与新课标的要求不符。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运用兴趣教学法提高教学有效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高效学习英语知识,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创设情境模式,营造愉悦的英语课程氛围
        对于小学英语课堂来说,其教育的目标一方面是帮助学生们学习到英语语法、句法的知识,另一方面则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能够简单的应用英语进行沟通,由此,本文认为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氛围,教师应转变原有的教学思路,通过营造更加平等、愉悦的课堂氛围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们沉浸在课堂中,有效的锻炼英语的学习能力,同时提升课程开展的实效性。就这一环节,教师首先应熟练的应用肢体语言来感染学生。“微笑是最好的语言”。所以,在课堂开展的前期,教师就应端正自己的心态,用微笑去感染学生,适量的通过正确的肢体语言来进行言词、语法的表述,以此来吸引小学生群体的注意力,同时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肯定。其次,教师应转变原有高高在上的行为、思想,而是要融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做朋友”,并通过自己对于英语知识的理解,感染学生,为学生做出榜样。比如,就这一环节,一方面要求教师在实际的课堂开展过程中态度要谦和,不应使用刻薄的言语讽刺或伤害学生,而是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去面对这一教学阶段学生们个体之间的差异性,鼓励学生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观点,并予以正视、解答,突出新教育改革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根本教育目标,从而在思想上提升小学高级阶段的英语教育有效性。


        三、增加英语练习,培养口语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完英语基础课程之后,教师可以适当的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后练习。课后练习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课后练习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再一次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同时也是让学生再一次进行自我检测,找到学生还不理解的一些英语知识点以及一些不会读的英语单词。小学的英语教师在布置英语课后练习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布置过多的作业,过大的作业量很有可能导致学生因为压力过大从而失去了对英语学科的自信心,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影响是非常大的。当然英语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进行布置:第一部分就是基础部分,基础部分主要就是让学生对一些英语单词以及英语词组进行抄写以及背诵和记忆。第二部分就是教师要给学生布置一些难度比较大的英语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成绩。第三部分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复习以及预习,第三部分作业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保质保量完成。所以,小学英语教师要增加英语练习,培养口语能力。
        四、应用多媒体等教学道具,激发学生求知欲
        有一些英语知识难以应用实物来表示,此时教师可以应用图片、PPT等作为道具,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事物。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fisherman”、“postman”等词汇,教师既无法直接展示出这类实物,也无法让学生匆匆的制作出这样的实物。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与这些词汇有关的图片。教师应用图片、PPT等作为道具时,要抓住两个教学要点:第一,要选择生动的、颜色鲜艳的图片。现代心理学认为小学生喜欢颜色鲜艳的、看起来十分具象的事物,既然教师选择了应用图片、PPT等作为道具,就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愿意去观察、体验道具,从中学习知识。第二,要强化教学的引导,教师在引导学生应用图片、PPT等道具来学习知识时,不能让学生被动的学习知识。如果学生仅仅只能用眼睛看图片、用嘴巴说图像中的知识,那么教师是无法给予学生太多感观刺激的。教师应当让学生走上讲台,用手指着大象说“pilot”。然后应用自己学过的英语知识来形容“pilot”的特征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边说飞行员的特征,一边应用语音强调自己的意思、用手比划自己形容的意思等,应用这样的方法给予学生更多感官刺激,强化学生的记忆。
        五、在根本上提升英语课程的实效性
        就目前的小学英语课程来说,大部分课程的编写顺序都是严格的按照“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的方式进行编写的,所以,在实际的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中,针对性的开展具备目的性的活动也是实际教育过程中提升英语课程实效性的重要举措之一。就这一层面来说,就要求对于日常课程中所开展的活动内容进行较好的把控,确保活动的目标不脱离教学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预期的英语教育实效性。
        结论:总之,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导学案指导学生的学习,设计贴近生活实际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运用评价机制强化学生的成就感,培养学习信心,树立学习主体意识,让英语课堂更具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曹智慧.浅谈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J].教育,2017.
        [2]王丙芬.浅谈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