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课程设计策略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0期   作者:陈淑丹   
[导读] 在实现课程改革全面深化的过程之中,新型的教育方法要求教师以学科核心素养为视角,关注教育策略的进一步学习以及探究。
         陈淑丹        
        浙江省诸暨中学暨阳分校    311800
        摘要:在实现课程改革全面深化的过程之中,新型的教育方法要求教师以学科核心素养为视角,关注教育策略的进一步学习以及探究。本文结合高中化学中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通过对学科教学现状的研究及分析来了解学科课程设计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化学;课程设计策略
        一、引言
        高中教育阶段中的化学教学非常有必要,这门学科所占据的地位较高。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积累,分析重要的教育改革方向。了解高考的教育方向以及背景,在进一步修订的过程中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地位的化学学科知识,在此前提上真正的实现个人学科科学素养的有效发展。
        二、高中化学学科科学素养
        学科素养是一种全新的概念,主要是指学生在某一个学科学习之中对学科典型特征的分析以及研究。学生的学习经验、学习品质、学习技能以及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是重点。因此,学科科学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离不开学生的自主感知以及分析。学生主体意识的融入最为关键,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实现思维转化,关注化学学科的育人要求,鼓励学生实现知识学习向能力提升的有效过渡。保障学生能够主动利用化学学习中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这一点有助于顺利实现化学教学改革的目标。
        从微观角度来看,在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时教师需要从三个层面来进行把握以及阐述。其中微观与宏观之间的结合、科研创新与科研精神的树立、物质性质的多样化观察及分析非常重要。教师需要以物质的结构构成、结构分析以及变化过程研究为依据,了解微观探测的相关要求,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化学物质的元素。科研创新与实践优化要求学生自主总结得出最终的正确结论,提出不同的见解。教师需要以核心素养中,学生社会责任和科研精神的培养为依据。鼓励学生从最高的层面出发,了解化学课程设计改革的必要性,始终保持严谨的作风以及科研态度。另外为了体现绿色化学教学,教师还需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其中。鼓励学生对与化学相关的社会事件进行简单的判断及分析,确保学生坚持正确的思想理念和做法。
        三、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课程设计现状
        在对高考化学教育的影响进行分析时可以看出,灌输式教学以及讲授式教学备受诟病。学生比较被动,科学这门学科的理论性实践性都非常强。化学概念、化学原理以及理论知识较为多元,因此很多学生会认为学科学习非常的枯燥。教师也无法实现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进度之间的完美融合。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速度非常慢。一部分教育教学资源被浪费,教师采取简单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完成海量的练习任务。这一点只能让学生应付高考,无法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以及科学素养,核心素养提升速度非常慢。另外,很少有教师能够结合科学素养以及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理念,了解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重要要求。出现了许多的教学偏差以及教学失误。
        在开展各类化学实验时,教师无视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无法大胆自信地对不同的实验现象和实验原理进行分析。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利用能力不足,同时日常积累的行为习惯还没有得到培养。很少有学生能够进一步总结化学规律和化学原理,学生的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不足。


        四、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课程设计策略
        (一)将微观与宏观相结合
        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工作比较复杂,微观与宏观之间的结合有助于避免教学偏差和教学失误。学生也会变得更加的主动,其中学生的深入思考非常关键。教师需要了解不同化学物质的性质以及特征,分析这两点背后所蕴含的化学现象以及化学知识。根据学生的疑惑点,鼓励学生了解其中的微观性质。站在不同的层面,在简单分析之中帮助学生实现理论与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不同一事物的特征及优势,实现深入思考及探索。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以及培养,同时学习积极性较高。
        微观与宏观之间的结合要求教师以单一的化学物质分析为切入点,先让学生进行研究,然后由浅入深。鼓励学生对不同物质以及同一系列的物质性质进行策略分析和总结,学生的深入探索能力得到了锻炼。个人的核心素养发展速度非常快,很多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其中。教师需要始终坚持站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关注学生主体意识的提升。确保学生能够实现化学知识向化学能力的顺利转化和过渡,自主分析化学原理,了解了生活研究之中所涉及的化学问题。
        (二)创新化学实验教学
        核心素养离不开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需要关注化学实验。提供给学生更多自主动手实践操作的平台和机会,化学活动与和化学实验之间的结合能够进一步优化学科教学的过程。在开展化学实验实验,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观察不同的实验现象。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参与和设计整个实验过程。帮助学生对自己所积累的知识进行灵活的应用,通过化学原理和规律的简单总结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指导学生时,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性的发挥最为重要。比如在讲解苏教版高中化学原理时,教师需要充分调动自身的思维,关注创新思维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让学生在简单论证的基础上,感受到化学知识在实践之中应用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速度非常快,另外很多学生能够产生自主实践的动力和欲望。个人的科学素养得到了培养,同时能够在自主学习中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说出个人的个性化意见以及一些创造性想法。学生对化学规律和化学知识的总结比较复杂,因此前期的教师引导不容忽略。为了充分发展学生的化学思维,实现学生不同创新思想的合理应用。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在实践操作之中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简单的验证。充分体会到化学知识在实践应用之中的操作乐趣,这一点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积极融入社会生活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比较复杂,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知识对这一意识的要求较高,化学原理和化学知识源自于生活。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了解学生的社会参与情况。关注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利用能力以及利用意识。比如在学习化苏教版高中化学原理水解的应用这一板块时,教师则可以以让学生意识到各类社会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客观作用。帮助学生主动提出不同的意见,确保学生能够实现活学活用。其中生活案例的分析取得的效果比较明显,这一点有助于学生深化个人对化学知识的印象以及理解。确保学生能够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主动参与与不同的学习实践活动。以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自主完成学业,进而发展个人的核心素养。社会生活之中所涉及的化学原理和化学知识比较多,因此教师需要根据社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来进行调查。严格按照化学这门学科的教育规律,逐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社会可持续发展、健康化学、绿色化学理念的融入非常有必要,这一点能够更好的体现学生化学练习的针对性以及时代价值。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越来越强,能够意识到化学学习对个人对社会以及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价值。进而主动的融入社会生活中,了解不同社会现象背后所蕴含的化学原理和化学知识。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背景之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非常有必要。教师需要了解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这一综合素养的相关途径及要求,关注学生社会意识的提升,逐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德志.基于科学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研究[J].读与写(教师),2020,000(002):P.1-1.
[2]李敏娅.在学科科学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创新实验教学研究[J].新课程,20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