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治疗的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21/2/1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23期   作者:董思雨
[导读] 探究非特异性阴道炎采用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对比。
        董思雨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妇产科 辽宁沈阳110000
        摘要:目的 探究非特异性阴道炎采用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6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08例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乳酸杆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乳酸杆菌联合双唑泰栓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率、治疗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30%,高于对照组的74.08%,(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1.85%,低于对照组的12.96%,(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94.44%,高于对照组的70.37%(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0%、7.40%,两组不良反应的对比(P>0.05)。结论 与单独采用乳酸杆菌相比,乳酸杆菌联合双唑泰栓对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满意度显著提高,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不同方法;非特异性阴道炎;临床效果

        非特异性阴道炎在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由于患者阴道内微生物菌群失调引发,症状表现为白带异味以及外阴痒痛等,对患者的日常工作与生活造成直接的影响。现阶段,临场上对非特异性阴道炎的治疗方法较多,但复发率相对较高[1]。本研究探究了乳酸杆菌联合双唑泰栓对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的108例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均来自于本院2019年6月~2020年10月这一期间,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54例患者中,最小年龄26岁,最大年龄40岁,平均年龄(32.6±5.4)岁;最短病程6d,最长病程13d,平均病程(8.0±1.2)d。观察组54例患者中,最小年龄26岁,最大年龄42岁,平均年龄(32.8±5.2)岁;最短病程6d,最长病程14d,平均病程(8.1±1.1)d。两组患者病程与年龄等基本资料的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实施乳酸杆菌治疗,采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在阴道深处放置,每次一粒,每天一次,10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1个疗程。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实施乳酸杆菌联合双唑泰栓治疗,采用双唑泰栓在患者睡前置入阴道深处,每天一枚,每天一次,7d为1个疗程,随后采用乳酸杆菌治疗,其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复发率、治疗满意度(根据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包括腹泻、过敏以及食欲不振)情况密切观察与对比。
1.4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表示患者治疗后白带异味等临床症状彻底消失,白带恢复正常,以大脑清洁度为1度;显效表示临床症状显著缓解,阴道清洁度与炎症明显改善;有效表示临床症状与炎症有一定改善,但清洁度没有显著变化;无效表示临床症状等没有显著缓解,或者有加重的现象。
1.5统计学分析
        全部数据都选择SPSS17.0统计软件统计,复发率等计数资料用%表示,选择X2检验,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的比较分析
        由下表1所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6.30%,对照组总有效率74.08%,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注:*与对照组对比,X2=10.5652,P<0.05。
2.2两组患者复发率情况的对比分析
         停药30d后进行随访,发现观察组有1例复发,复发率1.85%;对照组有7例复发,复发率12.96%,对照组复发率高与观察组(X2=4.8600,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3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的比较分析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非常满意40例,一般满意11例,治疗满意度94.44%,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非常满意17例,一般满意21例,治疗满意度70.37%,对照组治疗满意度低于观察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非特异性阴道炎是由一般病原菌引发的一种阴道炎。症状表现为阴道瘙痒、排尿痛以及阴道疼痛等,有大量的细菌生长繁殖,其中厌氧菌较为常见;阴道病就是此病阴道分泌物明显增加,但没有临床可见的炎症反应,局部没有白细胞增加的现象,有一半左右的患者没有临床症状[2-3]。非特异性阴道炎对患者的身体与心理均造成严重损伤,对其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均带来直接影响,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十分必要[4]。
        双唑泰栓是一种复合制剂,其主要有甲硝唑、醋酸氯已定以及克霉唑联合制作而成。三种药物联合使用,联合的系统效果较显著,对细菌性等疾病的治疗效果较显著[5]。双唑泰栓能够吸收阴道黏膜,可以对阴道病原菌有效抑制,但长时间采用此药物,很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的出现,并且也有较高的复发率。乳酸杆菌属于机体内的有益细菌,在健康女性阴道中,乳酸杆菌占有较高的比例,其能够使阴道自净能力显著增强,维持阴道内的良好环境[6]。本研究首先采用双唑泰栓将非特异性病菌杀死,随后采用乳酸杆菌对阴道内的环境进行维持,进而使患者的阴道抗感染力显著增强。
        非特异性阴道炎的治疗措施为及时的预防。临床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健康宣教工作,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使患者对会阴清洗频率明显提高,经期或分泌物较多时,需要保证阴部的卫生,确保内裤的透气性。此外,临床医师需要对患者的科学用药有效指导,防止患者滥用药物,将阴道剂型药物等的使用方法详细告知患者。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纯采用乳酸杆菌相比,联合双唑泰栓对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可使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降低复发率,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总而言之,乳酸杆菌联合双唑泰栓对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单独采用乳酸杆菌,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满意度显著提高,降低复发率,在临床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学文,陈运群,李国栋.120例女性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6,25(4):77-79.
[2]何光秀.双唑泰栓与乳酸杆菌联合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2015,33(1):96-98.
[3]黄新颜,罗伟东,洪展彤,等.阴道乳杆菌胶囊对产后6周妇女非特异性阴道炎防治作用的临床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259-263.
[4]王伟.双唑泰栓与乳酸杆菌联合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的临床研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6,33(4):91-92.
[5]张瑶.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4):56-56.
[6]龚天柳.阴道乳杆菌胶囊调整产后阴道菌群失衡的临床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5,27(7):851-8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