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鑫园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江苏 常州 213161
【摘要】目的:比较浮针与普通针刺治疗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组。治疗组采用中型浮针治疗,首先找到患者的疼痛点,消毒后,迅速获得疼痛分。之后到达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时,持针器握在手上,针尖向上扫向左右两侧。速度保持在每秒2到3次。几分钟后,针芯被取出时,病人可以适当的移动病肩。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扇形扫肩、肩外展阻力、再灌注活动与肩关节活动。整个过程大约20分钟。软套管被留下,放在一边大约10个小时,以便拔出。软套管每隔一天治疗一次,每疗程10次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取肩前、肩俞、肩髎、肩贞、臂臑、天宗、曲池、外关、合谷穴位,分别进行针刺。操作:选择0.35*4.0cm安迪品牌针灸针,并通过日常消毒。针刺平补平泻,出现针感后留针30min。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结论:浮针疗法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能够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关键词】 浮针;中风;肩手综合征
肩手综合征一般多见于中风后,且发病率较高,通常在中风后1-3个月内发生。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一般表现为肩部疼痛、运动限制、手部肿胀、手部肌肉严重萎缩、手指收缩畸形等症状。对于中风患者来说,肩手综合征是上肢功能恢复的严重障碍,延误了恢复过程,可能导致残疾患者。目前临床上多以康复训练、针刺以及药物治疗为主[1,2]。我科室长期对肩手综合征患者长期进行符针治疗,取得很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选取在我院就诊的40名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有20例。对照组13例为男性,7例为女性;平均年龄(64.25±10.12岁),病程平均(28±7.29)d ;治疗组15例为男性,5例为女性;年龄范围从49岁到80岁,平均年龄(61.27±9.5)岁,病程平均为(30.83±8.35)d。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过程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脑卒中诊断标准[3]: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并且通过CT或MRI诊断脑梗死或脑出血。肩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4]:肩部疼痛、运动限制、手部肿胀、手部肌肉严重萎缩、手指收缩畸形等症状。①脑卒中和肩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②有意识的头脑能够签署知情同意书,良好合作。①肩部手综合征不是由脑卒中并发症引起的。②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③严重心脏、肝脏和肾脏功能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和康复的基础上接受常规针灸治疗
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在取肩前、肩俞、肩髎、肩贞、臂臑、天宗、曲池、外关、合谷穴位,分别进行针刺。操作:选择0.35*4.0cm安迪品牌针灸针,并且通过日常消毒。针刺平补平泻,出现针感后留针30min。
1.2.2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和康复的基础上,进行符针治疗
患者就座,避免覆盖患处,用拇指或食指按压,找出痛点,并做好标记。消毒后,迅速获得疼痛分。之后到达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时,持针器握在手上,针尖向上扫向左右两侧。速度保持在每秒2到3次。几分钟后,针芯被取出,病人可以适当地移动病肩。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扇形扫肩、肩外展阻力、再灌注活动和肩关节活动。整个过程大约20分钟。软套管被留下,放在一边大约10个小时,以便拔出。软套管每隔一天治疗一次,每疗程10次治疗。
1.3 疗效评价标准 [5]
显著:水肿和疼痛消失,运动不限。有效:水肿消失,有效缓解疼痛,活动,略受限制。无效:患者的临床表现没有明显改善,关节运动明显受限。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从表1中可以看出,符针总有效率可达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明显优于对照组。
.png)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中风患者的康复。成为他们家庭和生活的沉重负担。从中医的方面来说,中风是由于阴阳失衡和,气血错乱所引发。气虚血液运行迟缓,容易导致淤;水湿内阻则引发肿,都会导致过度疼痛因此,治疗应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和疼痛缓解。因此取肩前、肩俞、肩髎、肩贞、臂臑、天宗、曲池、外关、合谷穴位进行活血化瘀、利水消肿止痛。
浮针疗法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新型针灸疗法,属于针刺的一种延伸,且具有特制的针具,其主要的作用是镇痛[5-6]。浮针的进针部位是在病灶周围进行皮下浅刺,不进入肌肉层,并且不要求得气,但是在操作的过程中要采用扫散手法,并配合再灌注动作,其安全性高、操作简便尤其对SHS这种慢性难症的效应是极好的。本研究结果表明,浮针能够在短期内改善患者的在疼痛和水肿且优于对照组,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英姣,张泓.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急性期患者的疗效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8(5):546-549.
[2]安鹏飞,王瑞辉.针刺放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7,22(15):60-62.
[3]缪鸿石.脑卒中的康复评定与治疗[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5]符仲华.浮针医学纲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6]李峰,陈劲松,涂美.浮刺联合巨刺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及对ET-1和CGRP水平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20,36(7):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