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六西格玛理论在企业生产中的可行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张晨凡 宫春婷 周宏亮
[导读] 摘要:精益六西格玛理论并不是六西格玛和精益生产的简单相加,它糅合精益生产关于消除浪费、提高效率和六西格玛减少过程波动、优化生产流程两大方向的优点,使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从而获得最佳的质量管理效果。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青岛  266590
        摘要:精益六西格玛理论并不是六西格玛和精益生产的简单相加,它糅合精益生产关于消除浪费、提高效率和六西格玛减少过程波动、优化生产流程两大方向的优点,使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从而获得最佳的质量管理效果。精益六西格玛解决的是相对复杂的问题, 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借助于跨部门的团队来进行业务过程优化和流程再造,以求达到卓越绩效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优劣,阐述了实施精益六西格玛理论的可行性分析、相关工具及要素,为企业及公司产品质量改善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精益;六西格玛;质量
        引言
        每年全球由于质量出现问题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全社会收入的 20%~25%,在现如今的企业生存环境下,企业如何提高产品的质量成了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故目前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都在致力于研究提升产品质量的理论方法。精益六西格玛理论糅合精益生产关于消除浪费、提高效率和六西格玛减少过程波动、优化生产流程两大方向的优点,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借助于跨部门的团队来进行业务过程优化和流程再造,以求达到卓越绩效的目的,通常用来解决相对复杂的质量问题。
        1质量管理理论
        上个世纪 50 年代,费根堡姆在《全面质量控制》中提出:“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使企业内各部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成为一种有效体系”[1]。
        全面质量管理由结构、技术、人员和变革推动者四个要素组成,具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和全面的质量管理 3 个特点[2]。目前,国际公认的质量管理经历了产品检验、统计检验、全面质量管理和现代质量管理 4 个阶段[3]。
        质量管理的研究理论也在与时俱进,人们在质量研究中集成了精益思想、六西格玛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等优秀质量管理理论提出了精益质量管理的概念,它要求规范化的流程、系统化的生产、质量零缺陷和持续改善。通过研究相关文献,发现质量管理理论的发展往往追随着统计学、管理理论、精益思想等理论技术,集合各种技术的优点而发展。
        现阶段,以精益生产思想和六西格玛技术为代表的精益质量管理模式将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也将是今后质量管理的一个发展趋势。因此当下对于以精益生产思想和六西格玛技术为代表的精益质量管理模式的研究对企业是非常必要的。
        2精益六西格玛理论
        精益六西格玛理论并不是六西格玛和精益生产的简单相加,它糅合精益生产关于消除浪费、提高效率和六西格玛减少过程波动、优化生产流程两大方向的优点,使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从而获得最佳的质量管理效果。精益六西格玛解决的是相对复杂的问题, 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借助于跨部门的团队来进行业务过程优化和流程再造,以求达到卓越绩效的目的。
        2.1 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的比较
        精益生产在消除浪费和降低企业成本方面效果显著,而六西格玛管理则以事实和数据为基础,通过关注过程来减少过程波动对客户的影响。
        2.2 实施精益六西格玛理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⑴ 实施精益六西格玛的必要性
        ① 六西格玛在进行部分环节流程优化时是通过分析问题和整个系统间的关系进行的,而精益生产则是从系统的角度来进行改善,所以精益生产可为六西格玛提供系统层面的理论指导,并借用流程创新设计消除浪费。② 精益生产依赖于专家经验知识,当遇到复杂问题时难以保证整个优化过程处于受控状态,而六西格玛理论可以集成不同的理论工具来控制波动,通过定量的方法分析和 DMAIC流程进行复杂问题的求解。

③ 精益生产的实施模式是自下而上的推动,六西格玛则更注重高层的作用,而项目的实施离不开团队中所有人的努力,当高层管理者和普通员工都在朝着同一个目标而奋斗时,问题才能更好、更快的解决。
        总而言之,精益生产理论提供六西格玛目标方向,六西格玛决定具体的实施过程,具体措施因问题而异,所以实施精益六西格玛理论是必要的。
        ⑵ 实施精益六西格玛的可行性
        ① 二者具有共同的目的:消除浪费和变异,提高质量和价值。② 二者均关注顾客价值与需求。③ 精益生产用来分析客户价值的工具可以为六西格玛理论的实施提供保障,两者都属于持续改进的方法,且需要得到高层的支持。
        2.3 精益六西格玛理论的工具及要素
        ⑴ 精益六西格玛 DMAIC 模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① 定义阶段。确定项目范围、目标和组建团队,并对改善项目做了可行性分析。
        ② 测量阶段。运用精益六西格玛质量管理工具采集数据,分析相关质量特征,识别改善环节。
        ③ 分析阶段。通过精益六西格玛方法论对改善环节进行分析,找出关键因子,对简单的质量问题可通过快速改善解决。
        ④ 改善阶段。综合利用各种工具方法从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入手进行改进,提高产品质量。为了保证方案的准确性,试生产检验是必要的。
        ⑤ 控制阶段。将改善方案文件化,对关键指标进行统计过程控制,将项目中未解决的问题放于下轮改善项目中。
        ⑵ 精益六西格玛的要素
        ① 高品质与高效。精益六西格玛理论集成了高品质与高效率的优势,解决问题更全面。
        ② 流程改善。精益六西格玛通过价值流和统计学对流程进行分析优化,确保改善的品质和效益。
        ③ 高效的团队合作。项目的实施某一个部门所能单独完成的,团队合作是精益六西格玛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在团队人员技能、意识优良的基础上,其团队领导者的管理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最终团队合作的效果,其倾听、辅导、决策和影响力能力越高,团队的合作将会越高效。
        ④ 基于事实和数据的驱动。历史数据的分析,一方面可以得出质量问题及原因。另一方面有利于确定改善目标、对统计过程的控制和评价改善的效果和适用性[5]。
        3总结
        本文介绍了质量管理和精益六西格玛相关的理论概念,质量管理与六西格玛作为在企业生产中必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概念,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优劣,阐述了实施精益六西格玛理论的可行性分析、相关工具及要素,为企业及公司产品质量改善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丽娟. H 公司全面质量管理改进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7.
        [2]王永勤. DFD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研究[D].西北大学,2018.
        [3]李娜.中国质量管理研究现状综述[J].质量探索,2015,12(05):57-58.
        [4]刘倩. 基于精益六西格玛的 R 公司移动式拌合站质量管理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9.
        [5]迈克•乔治,戴夫•罗兰兹,比尔•卡.什么是精益六西格玛[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9):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