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练太极拳,锻炼身体好处多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29期   作者:赵立军
[导读]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各种方式来锻炼身体,修身养性。
        赵立军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黄口中学  安徽 宿州 235211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各种方式来锻炼身体,修身养性。太极拳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青少年及中老人热爱健身认识的青睐,本文主要探究太极拳在习练过程中对人体健康的积极影响,帮助人们对太极拳习练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关键词:太极拳;传统文化;健康;身心;协调;
前言: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拳术,融合着儒家、道家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还体现着医学的阴阳五行变化,还蕴含着中医经络学的医学知识,习练者能够达到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竞技对抗等各种习练效果,因此收获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一、习练太极拳有益于改善人体体质
        练习太极拳时最关键之处要达到阴阳平衡,人们要时刻保持一个心平气和的心态,保持一个稳定的情绪。人们坚持在一段时间内修身养性,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可以平衡心气,长此以往能够促进人体平衡气血的重要作用,对心脑血管的疾病起到一个预防的作用。
        现代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很多人出现肥胖,消化系统紊乱,脂肪肝等各种亚健康问题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情况。太极拳的一招一式较为舒缓,人们在习练的过程中能够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肠胃蠕动的速度,与此同时促进整个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有利于自身消化功能的提高,逐渐改善人体各项亚健康状况,促进人体健康协调发展。
        长期习练太极拳还能达到抗衰老的作用,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由于年轻时过于劳累造成某些关节挫伤,或者人体缺乏某种矿物元素和营养元素造成身体出现骨质疏松的问题,人们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能够舒展筋骨,还能早期达到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太极拳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可以逐渐提升自身的反应能力,发展人体肌肉的力量感,让人体在行动中提升自身的速度和身体稳定性,对身体素质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习练太极拳有助于心理健康发展
        现在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很多人背负着学习、工作、生活、人际交往等重重压力。现代人们在高压力、高强度的生活环境下开始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轻度抑郁,暴躁症,失眠多梦,脱发烦躁等各种心理问题。人们长期习练太极拳会逐渐放松身心,舒缓情绪,变得更加宽容豁达,和蔼可亲,不再一惊一乍,患得患失,不再轻易被周围的环境所干扰变得优雅从容,淡定自若。
        长期习练太极拳的人对外在的物质追求变得淡然,对金钱、名利、社会地位等追求起来不再急功近利,而是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关注自身的内心世界,关注自己的颈椎和腰椎,身体僵硬问题,逐渐改变对人对事的态度,改善失眠、烦躁、愤怒等各种心理疾病带来的各种问题。

长期习练太极拳的人们会从整个形象气质方面有一个明显的不同,他们的目光是柔和的,面部呈现的表情是祥和而满足的,整个形象气质是端庄大方得体,给人舒服的感觉。习练太极拳有助于提升人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在做事时精神上更加饱满,对事物更加充满热情,提升个人魅力。
三、习练太极拳能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太极拳习练讲究阴阳平衡,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而言,没有绝对的好。教师在教授太极拳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阴阳,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才能针对不同身体体质的人在量体裁衣的教学中有所收获,这符合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太极拳学习中,教授太极拳的教师在教学中也不是占绝对指导性的地位,他跟学生是一个互相学习,互为补充的师生关系,太极拳讲究人人为我师,天地为我师,这样德行兼备的教师才能在传授太极拳的过程中达到教书育人,传道解惑,教学相长的效果。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们跟着这样的品行兼备的教师进行学习才能被高尚的师德所熏陶,从中获得做人的道理。
四、习练太极拳锻炼品行,塑造品格
        古人云:“修炼之为教”。修炼就是一种教育,习练太极拳其本身的魅力能达到美育的效果,让习武之人在太极拳习练中培养思想美,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品行,提高思想和修为。其他的拳术主要以攻击、防守、健身为主,在用拳出拳中都带着急功近利的狠绝态度,讲究直击要害。而太极拳的将佛家的“大慈大悲”,儒家的“仁者,爱人”思想融合进去,讲究“舍己为人“和”彼不动己不动“,把武德直接表现在一招一式中,将以人为善的思想融合到实际的技法之中。
        人们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身心合一,将“似行云流水“的飘逸洒脱融合在运动中,在与人为善的过程中锻炼身心,受到自然万物的感染,在润物无声的训练中提升自身的道德情操,锻炼自身的品格。
        太极拳技法训练中需要根据对方的发力大小和方向“顺其势而改其路“通过一些系列判断将其内化掉,从而借力发力,达到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弱胜强的效果。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能提升思维能力,锻炼反应力,提升自身智慧,逐渐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道德观、竞技观等,让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全面的分析事物的利弊。
        在习练太极拳的过程中,人们不仅可以提高身体功夫和技能,还能完善自我,从中获得自己需要的内容,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太极学说与和谐思维[A]. 吴怀祺.首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会研讨会、第十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会研讨会论文集[C]. 2007
[2]中国武术导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邱丕相, 2010
        作者简介:赵立军,1955年出生。安徽省宿州市黄口中学,现为宿州市黄口中学教工。陈小星大师的入室弟子。国家武术六段。国家武术一级教练员,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一级段位考评员。国家一级截判员,宿州市武术协会福会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