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2090219780219XXXX 224000
摘要: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管理,利于我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提高和稳定的绿化格局的构建;利于我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甚至影响我市向国家园林城市的迈进。本文通过对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概念进行分析,期望更好的促进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进行。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
随着不断提高的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效能,工程质量得到了有力保障。一个城市的景观效果直接关系到文化品位和城市形象。加强绿化施工监督管理就是要把好质量关,绿化市场得以规范的关键。
1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现场管理人员不到位
在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巡视的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项目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及关键岗位管理人员不在岗的现象比较突出。有的园林绿化施工单位为了降低工程施工成本,雇请一些没有园林专业经验和知识的工作人员。另外地方建设部门以及行业协会没有专门针对园林绿化专业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培训,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园林绿化专业的人员社会保有量不足,影响项目人员配备;再者即使有配备也大都是土建专业出生,成了形式,对抓好园林绿化质量帮助不大。
1.2变更设计随意性大
对于重点工程,由于审美观点的不同,各部门到现场后依自己的看法更改设计,造成刚种下苗木被更换,存在来一波视察团变一次的情况。同时由于设计单位未及时出具设计变更文件,造成现场监督依据缺失。
1.3各参建主体对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意识不强
在项目建设人员思想里面由于旧观念的根深蒂固的原因,人为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问题就是苗木死株的问题,针对这些可以采取对其进行补种,但是又因为苗木成活率不高,直接对社会资源造成了浪费,也会对企业的效益造成直接的影响;认为苗木是有生命,会长大,到养护期满验收就可达到,存在名义上将建设场地做为苗圃的作法。这些无形中的思想的长期存在直接影响了各参建主体淡薄的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意识。
2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2.1做好施工前设计技术交底工作
设计思想、设计理念和景观质量要求等问题,在绿化施工过程存在着如何充分体现,又是一次创作过程,通过组织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进行施工前,对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技术交底,设计单位设计构思、施工难点和技术要点要详细介绍,以便在施工和监理中对质量和监督管理及时控制。设计人员也能够通过技术交底弥补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将各方人员的正确意见进行听证,来提升设计质量。因此,施工前有效控制施工质量的基础是做好设计技术交底工作。
2.2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2.2.1对植物材料的控制
应按设计图纸园林工程师采购植物材料,并对植物材料的规格、名称、产地、数量及苗木检疫单在进场前进行验收,应坚持现场验苗与苗圃选苗相结合对植物材料的控制原则。①肥料。为保证植物有充足的养分,在栽植穴(槽)及栽植池中栽植前应施足量的基肥。基肥的使用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②水分。绿化灌溉用水宜使用自来水。需要使用自然水体、地下水等水源时,在绿化工程中,矿化度不大于2500mg/L,水质标准满足PH值5.5-8之间,园林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进行化验。③土壤。园林绿化宜使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种植土。
工程实施前应进行化验分析需要使用的客土理化性质及现场土壤,确保在6.5—8.5之间PH值,土壤容重在1.45g/cm3,全盐含量不大于0.3%。
2.2.2绿化种植工程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采购,保证设计图纸与最终成品园林相符,体现出设计人员原本的设计意图。不同于建筑材料,植物材料具有生产时间长、生命力、地域适种差异等特点,给采购带来一定的难度。采购的植物规格及品种不符设计要求时,需征得设计方和建设方同意。
2.2.3监理跟随定点放线
定点工作一般要求位置准确,标记明显,种植穴标明中心点位置,种植槽标明边线。但特殊情况又需灵活处理,如分车带中栽植乔木,遇路灯灯柱时,需适当调整株间距离。另还有行道树的定点,由于道路两侧地下管线、消防栓、商店等因素,时常要适当做些调整,须经监理签证,纠正错误的作法与实点放线过程。
3 有效地处理施工中的重大变更
根据实际情况甲方的变更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施工中的变更如何处理好,保证工程质量,使其符合甲方要求,并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非常重要。首先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工程变更的相关程序要熟悉;同时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内部变更承包公司应尽量控制减少,以免影响工程质量,打乱正常施工顺序。
4 绿化养护是园林施工过程的延续和深化
园林工程建设既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创建现代园林景观城市的要求。园林绿化工程建成初期,各类植物还没有正常生长,加之施工中对植物的损伤性修剪等,几乎起不到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也不能较好地体现园林景观效果。绿化植物要经过连续不断地精心养护,才能较快地恢复生长,直至完全枝繁叶茂,体现设计意境。同时,随着各类树木的不断生长变化,当初设计时的不足之处也将显现,通过养护修剪等技术措施,不但可以弥补设计当中的不足,还能通过创造性艺术修剪,进一步丰富园林意境,提升绿化景观效果。随着树体的长高长大,也必然对建筑设施,市政管线等公共设施以及周围居民的生活,出行等产生不利影响,养护时要通过合理修剪,移植调整等措施,使绿化植物在满足景观效果的前提下,也尽可能方便人们的工作,生活与休闲活动的需求。
5 质量监督实践促使新理念融入验收规范
提出节约型工程和改善生态环境要求在工程养护中提出了使用中水进行浇灌的做法,理水部分中要求采用循环水装置,体现了节约型的要求。从改善生态环境的角度增加了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的内容。强调了安全和住宅采光问题,规范考虑到目前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安全问题,对带刺植物的种植位置、理水中水深的限制和安全防护的设置进行了详细规定,如儿童游乐区、公共绿地、住宅区道路旁严禁配置有毒、有刺等易对儿童造成伤害的植物;屋顶绿化边缘应设置30—50cm宽的隔离带,屋顶四周应设置防护围栏,高度应不小于130cm;水边应设置警示标志和围栏以确保安全。为了保证住宅采光,对植物种植与房屋之间距离做了规定。
6 结束语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影响着城市的形象和文化品位,以及城市的园林绿化景观效果。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应始终贯彻“质量第一”的质量方针,严把工程质量关,各级质量自检人员定岗、定点定责,加强施工工序的管理工作和质量自检,把质量管理真正贯彻到整个过程中。
参考文献
[1]姜平.浅谈城市园林绿化的科学管理[J].吉林农业,2010(11).
[2]周晓星.沈阳市园林绿化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东北大学,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