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云南昆明 650106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规划已成为许多城乡需要关注和完善的项目。好的城乡规划不仅能使城乡整洁有序,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城乡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在城市规划中,画法几何的应用非常普遍。从画法几何在城市规划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了画法几何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使画法几何更好地应用于城市规划。
关键词:画法几何;城乡规划;系统应用
1画法几何概述
画法几何是研究在平面上用图形表示形体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也是机械制图的投影理论基础。在画法几何的学科应用中,有几种方法,分别是投影法、多面正投影图、投影变换、截交线和相贯线、展开图。在工程和科学技术方面,经常需要在平面上表现空间的形体。例如,我们需要在纸上画出房屋或建筑物的图样,以便根据这些图样施工建造。但是平面是二维的,而空间形体是三维的,为了使三维形体能在二维的平面上得到正确的显示,就必须规定和采用一些方法,这些方法就是画法几何所要研究的。
2画法几何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局限
2.1成本高因而阻碍推广
尽管地理信息科技冰极有益的数据处理在城市规划上,现在,《应用画法几何在城市规划是不甚高。这是由于高成本的“画法几何。对于一般的二三线城乡来说,其他的系统也能够帮助城乡规划,因此没有必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在画法几何的建立上。另外画法几何的技术尚未完善,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中常常可能出现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也是很多城乡并没有应用画法几何的 原因。因此,画法几何虽然有着很大的优势,但是综合考虑经济因素等,GIS技术的推广率并不高。
2.2缺乏适宜的城市规划模型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数学模型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普遍。在选址、布局、交通规划中数学模型都有很重要的应用。然而画法几何与数学模型的契合度却不好,一般来说,将画法几何与数学模型的契合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将画法几何与数学模型分别独立运行,数学模型中所要用到的数据就从画法几何的数据库中取得。这种方法用起来会比较麻烦,但是优势在于技术难度比较低,而且比较灵活。第二种是将一些常用的数学模型放入到画法几何中,对画法几何进行拓展。第三种则是将画法几何嵌入到某个特定的数学模型中,后两种都是将数学模型与画法几何进行一部分的融合,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一些。但是不论哪种方法都还处于试验阶段,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
2.3不足分析三维空间
现在投入使用的画法几何中,对于二维空间模型的表达和描述都比较到位,但是对于三维空间的模型却有诸多的局限,现在的科技还不足以支持描绘复杂 的三维物体,因此在三维空间上的描述会存在不足。
3画法几何对于城乡规划的作用
3.1画法几何的辅助性
画法几何在城市规划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毕竟画法几何的作用只是辅助作用,只能为城市规划提供数据。它的作用也体现在城市规划者对分析结果的验证能力和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的能力,但它不能代替规划者做出最终的决策。
3.2画法几何的地域性
在城市规划中,大多还需要规划人员根据各种数据和城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最佳的城市规划方案。画法几何可以在城市规划中发挥作用,但只能在城市规划中发挥作用。而对于城市规划的非逻辑部分,如经济和社会部分,画法几何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其性能和应用还远远不够。因此,在画法几何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中,可以选择空间分析、数据处理等较强的部分。
3.3画法几何的广泛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画法几何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此,画法几何在城市和城市规划中应用的普及度更为深刻。因此,画法几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领域和各领域都很广泛。由于涉猎,画法几何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广泛,对城市和城市的计划的作用也是一样的。空间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等各种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总结
画法几何的应用在多种方面,在城市的计划中,不仅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在不同的地理方面都很好地应用,为我国经济、交通等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但是,现在的画法几何发展受到了多种条件的限制如何突破这种制约,画法几何的发展画法几何在城乡规划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有深化画法几何的城市计划,首先应采取措施,是对城市规定的画法几何。为了了解技术和原理,能了解画法几何的认识,努力解决地理的技术应用程序的局限性,提高画法几何,提高了城市计划中的合同。画法几何在更多方面适用是。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原有的高度,而且不断地促进画法几何的发展,促进我们的城市和城市的发展和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西军,张志文,石勇.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更新技术——以数字沈阳地理空间框架为例[J].测绘工程,2019,24(11):76-80.
[2]葛世荣,苏忠水,李昂,王世博,郝尚清,刘万里,孟磊.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采煤机定位定姿技术研究[J].煤炭学报,2019,40(11):2503-2508.
[3]吴静,杨兴柱,孙井东.基于新画法几何的南京市游客流动性空间特征研究[J].人文地理,2019,30(02):148-154.
[4]甄峰,秦萧,席广亮.信息时代的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创新[J].地理科学,2019,35(01):11-18.
[5]王艳军,李朝奎,路立娟.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思考[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9(04):69-73.
[6]龚健雅,耿晶,吴华意,张彤.地理信息资源网络服务技术及其发展[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20,30(04):353-360.
[7]潘立新,黄成林.画法几何与中学地理教育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17(02):90-93.
[8]龚健雅,高文秀.地理信息共享与互操作技术及标准[J].地理信息世界,2019(03):18-27.
[9]何建邦,钟耳顺.论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地理学中的地位[J].地理学报,2016(01):8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