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谭天鸿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的增加,城乡规划成为当下非常重要的工作。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云南昆明  650106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的增加,城乡规划成为当下非常重要的工作。然而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城乡规划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本文将对我国城乡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乡规划;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外部环境和内生动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粗放型、短视型治理模式已经无法遵循现有的城乡规划路径。城市规划不再是政府和规划师主导的社会成就,也不再是面向公众的。开发加剧。今后,城乡规划将进入一个痛苦的过渡时期。此外,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报纸,和微博,城乡规划已逐渐成为公众认识和熟悉,以及提高公众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的合法权益保护系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实体需要批准的城市规划来表达自己的利益。政府主导下的城乡规划将逐步发展为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城市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和浪费也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威胁到城乡规划结果的严密性和规划实施的有效性,并对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解决城市规划和管理引起的社会冲突的时机已经到来。目前,我国在城乡规划方面的经验不足。因此,对于城乡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
        1.城乡规划的概述及基本要求
        1.1城乡规划的概述
        城乡规划指在一段时间内为了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以及空间布局的优化,而对城乡的性质、规模以及长远的发展等方向进行研究,其核心是城乡功能的定位。城乡规划管理是对城乡规划工作具体过程中的把控,包括城乡规划的编制、审核以及落实等工作,通过城乡规划管理对城乡规划目标进行分析的方式,及时有效地把控城乡建设方向和资源。
        目前我国城市发展迅速,经济激增,但其背后是大量自然资源的损耗。在一定程度上,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改变了传统的高消耗的发展模式,从而促进整个城市的经济建设以及文明建设。此外,考虑到城市建设用地缺口较大等问题,城乡政府的工作人员应该合理规划城乡建设,结合城市文化特色,制定适合该城市发展的城乡规划形式,形成以城市为中心,向四周发散的发展模式,同时采用信息化管理方式,对城乡规划内容进行分析并作出适当修改,从而共同促进经济增长。
        1.2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要求
        1.2.1 整合小城镇
        在国家富强、社会繁荣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各个城镇发展趋势良好,且近些年,信息技术的进步促使城镇的经济水平飞速提升。与此同时,农业生产形式的不断更迭使得耕种的农民人数越来越少,更多的农民选择进城务工。所以,在将来的发展过程中,城乡政府的工作人员要加强整合小城镇的力度,适当合理地调整小乡镇并且大力扶持城乡,促进城乡经济进一步发展,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发展。
        1.2.2 整合空间
        目前我国不少城市不能清楚地定位城市功能。比如,沿海城市在规划管理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充分地利用好自身优点,规划、调整好城乡发展方向,促进经济发展的转型。此外,对于小城镇的建设,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经济的控制,规划好发展方向,加大整合力度,保障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
        2.我国目前城乡规划存在的问题
        2.1文化风貌遭破坏
        城市的文化历史是城市的特色,是最好的名片,没有历史的城市没有深远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使得每个城市都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魅力,也是我们重要的非物质财富。纵观历史可以发现,解放前后,我国城市传统文化的历史建筑和古迹遭到战争炮火的严重破坏,此后,部分城市盲目向现代化进军,拆除了历史上仅存的建筑,导致城市文化风貌遭到永久性破坏。


        2.2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随着城市不断扩张,使得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引发自然生态的失衡问题,给接下来的治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比如,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水、有害垃圾随处乱扔等,在一定程度上,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周围村庄居民的生活质量,还污染了地下水,从而引发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等问题,长此以往,如此恶性循环,必将给人类以及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由生态破坏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急切需要得到解决。
        2.3监督不力
        城乡规划工作中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相互协作和配合,只有多个部门共同努力,共同做好本职工作,才能保证城乡规划工作的整体效果。在城乡规划建设中,不同部门协调合作存在一定的难度,不同部门在职能和工作内容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不同地区的城乡规划各有特色,因此,很多城市均出现了随意更改规划方案及城乡规划过程中无法规范使用土地资源的情况,最终无法顺利地贯彻和落实城乡规划方案。这主要是由于城乡规划中,并未采取有效的监督措施,从而为工作人员违规操作预留了空间。城乡发展中,城乡规划是最为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政府应对城乡规划给予高度的关注,加大监管力度,采取行之有效的奖惩措施
        3.完善城乡规划的对策建议
        3.1加大科学管理力度
        新时代,城乡政府的工作人员要想提高城乡规划管理水平,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就要在实际规划的过程中,加大科学管理力度。因此,工作人员应该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潮流,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保障城乡可以协调发展。同时,工作人员需要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学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方式,凭借软件高效地完成管理工作,保障工作可以顺利开展,从而促进我国城乡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这不仅提高了城乡规划管理水平,还可以推动社会进一步发展,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3.2重视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问题是未来城乡发展方向不可忽略的问题,不仅可以确保城乡建设的合理性,还可以促进城乡社会发展。因此,工作人员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吸取新理念,将生态环境的规划理念当做人类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的主要理念,保障城乡的生态平衡。近些年,较为流行的理念是“区域绿地”,对于城乡,应该重视区域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景观需要突出城市的文化特色且起到美化城市生活环境的作用,绿植空间需要规划在某一特定区域,整块形成连续的保护区,在限制人类发展和建设方面起到保护作用。这种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规划理念,建设的绿色空间具有相当的区域影响力。
        结语
        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理念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提高包括城乡规划制定、城乡规划决策、城乡规划实施监督等内容在内的城乡划管理水平,切实为城乡建设合理、有序、健康地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孙立, 靳林强. 城乡规划层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路径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S1):
        [2]王威. 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决策理念及应用途径[J]. 智能城市, 2017(08):89.
        [3]安春林 .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决策理念及应用途径[J]. 居业, 2017.
        [4]林隆庆.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J]. 绿色环保建材, 2017(2).
        [5]易红超. 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探讨[J].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7(2).
        [6]罗萌.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J]. 住宅与房地产, 2017(15):266.
        [7]叶强, 栗梦悦. 应然与实然:《城乡规划法》立法的改进和完善[J]. 规划师, 2017(03):43-48.
        [8]谭杰.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城乡规划决策理念及应用途径分析[J]. 江西建材, 2017(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