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休闲农业旅游下的特色小镇开发与空间规划的研究综述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罗沛斌
[导读] 摘要:本文主要以地域农业、旅游开发、空间规划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和分析。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云南昆明  650106
        摘要:本文主要以地域农业、旅游开发、空间规划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和分析。作为一种理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模式。本文通过特有农业的发展规划以及生态旅游进行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从而开发规划特色小镇。关于特色小镇规划发展国内外学者都有着不同的规划理念,通过对中外文献的研究,为特色小镇的发展研究做出借鉴和启发。特色小镇的发展本质上是用科学发展观统筹乡镇的发展,对于乡村经济发展内发生动力具有战略意义。
        关键词:农业旅游、空间规划、特色小镇
        1国内研究现状:
        1.1农业旅游相关研究
        近年来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过度城市化,失去乡村本色。乡村旅游出现太多人造景观、划地收费、生态破坏等过度商业化的现象,使泥土露珠的清香稀薄,乡村特色渐渐被丢弃,变得千篇一率,魅力大减。还有的地方为了让游客掏钱农业体验项目糙烂,甚至讹钱,缺少灵魂,缺少乡土味。
        传统旅游通常以讲解景点的形式为主,以拍照和购买来增加游客的参与度。显然这种“走马观花”形式的旅游已经无法满足旅游者真正的需求。1体验式的农业观光旅游则以游客的参与性为主导,引导顾客参与各项活动,加深游客与自然环境的亲密接触,利用游客亲自体验,加深游客对文化景色的吸收和理解,从而真正的融入旅游当中。
        1.2空间景区化相关研究
        探究乡村旅游空间规划变化及影响因素,对于优化乡村旅游空间格局,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完善旅游设施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地方行业标准与发展指标,不同类型的旅游景区可以整合为乡村旅游景区,并可以量化类型与等级。乡村旅游景区的功能类型随景区总量而持续发生变化:景区功能类以休闲娱乐型和体验感受型为主,其次是观光型和休闲度假型。
        1.3特色小镇相关研究
        特色小镇肩负着推进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促进经济转型的使命。同时为协调城乡之间的发展,促进城乡区域一体化,改善交通、教育环境,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不同的区域存在不同的特色小镇发展模式,要抓重点特色要使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要根据当地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程度和当地发展需求,对当地发展特点进行摸索研究,对国内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
        为了推动和帮扶我国特色小镇建设,国家中央部门多次发布建设特色小镇的文件,并特意召开了与特色小镇相关的专题发布会进行经验交流。在中央对特色小镇的支持和宣传下,国内特色小镇得到了迅速推广并走向了繁荣。
        当然,特色小镇必须符合相关文件的政策要求才能申办,如果不符合规定的条件,不满足特色小镇健康化化要求、标准化等条件,将不会被相关部门验收。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培育出很多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的特色小镇,成为我国城乡结合的纽带,是我国做出的重要战略选择。
        2国外现状研究
        2.1农业旅游
        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压力等越来越大,现有的城市公园和风景区等已无法满足人们放松身心的需求。因此,到郊外农村寻找新的旅游空间,实现回归大自然、休闲健身便顺应潮流成为人们旅游的新选择。农业旅游最先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兴起,以其休闲、绿色、健康的独特魅力而深受旅游者的喜爱。目前,大部分国外研究者认为,农业旅游对目的地产生的多为积极影响,表现在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等方面。
        国外的农业旅游研究已经积累了很多成果, 其研究成果主要是集中在农业旅游的概念、发展模式、农业旅游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农业旅游发展的管理和策略研究等。


        2.2空间规划
        国外发达国家空间规划体系建设起步较早,在“二战”以后就已经逐步构建完善,经过多年的空间规划体系实践发达国家主要形成了以荷兰、美国、日本和德国为代表的四类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空间规划结构体系。
        美国没有全国性的统一空间规划体系,空间规划由地方主导,依据各州情况的不同存在较大差异;而荷兰规划体系由国家、省、市三个层级组成,三级政府的空间规划不是等级递推关系而是各有一定的自治权,但是下级在相对独立的同时也要接受上级宏观引导,属于国家和地方分权主导的空间规划体系。
        2.3特色小镇相关研究
        特色小镇的提出源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19世纪60年代,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导致大城市人口过度集聚、拥堵不堪, 但乡村出现空心化, 为分流大城市人口, 发达国家启动小城镇建设。其中, 英、美、日三国启动小城镇建设时的城镇化率均达到70%, 韩国在40%-50%之间, 与我国提出小城镇建设时城镇化率较接近。2在英美等发达国家数以万计的小城镇中, 能够成为全球特色小镇范本的也是凤毛麟角, 得根据地方资源并非所有小镇都具备成功基因。
        在国外发展成功的特色小镇通常具有:政策引领、科学规划;挖掘资源、突出特色;完善设施、配套服务的必要条件实际和国内也有共通的相似点总之, 想要完成特色小镇的建设, 必须重视创新与实践, 才能够为推动我国社会的整体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3
        3  研究评述
        综合国内外现状分析,国内外差异也较为的明显,国外特色小镇的规划起步普遍较早,发达国家尤为明显。而国内现状起步较晚成功案例也相对要少,国内外文化差异明显中国人“含蓄”的性格特征,以及外国盛行健身文化。发展方向略有不同。
        国内地域文化差异较为的明显,异域风情文化,以及名族的众多,要抓住民族文化地域特点,以求游客较高的参与度科学合理规划景区空间,力求打造宜居突出特色合理规划,以及城镇结合又不过度开发的特色小镇。
        参考文献
        [1]陈鸿雁 融入文化元素 创新发展维度—对北大荒集团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的思考精读[j]黑龙江农垦管理干部学院 2020 11 4
        [2]李颖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创新发展路径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 2020 10 20
        [3]安小红 基于体验式的农业观光旅游现状及改进措施[j] 山西省吕梁农业技术学校 2020 3 31
        [4]许小红 南宁市乡村旅游景区空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G] 2020.6.1
        [5]冯斌 国内特色小镇研究综述 [J]云南师范大学 2020 4 23
        [6] 杨晓霞国外农业旅游研究综述[J]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011 10 15
        [7]王兴水 尚志海 国外观光农业研究综述[G]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科学学院  嘉应学院地理系 2006 11 30
        [8]苗倩雯 借鉴国外经验的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设[G]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9-08-15
        [9]王国华 借鉴国外经验 建立特色小镇评价指标体系[G]经济 2018-11-01
        [10]黄小柱 彭丽芬 李琳 国外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经验与启示[G]世界农业 2015-07-10
        [11]安小红 基于体验式的农业观光旅游现状及改进措施[j] 山西省吕梁农业技术学校 2020 3 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