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园林绿化养护中心 462000
摘要:在城市生态文明关于园林植物的构建过程中,强化病虫害防治工作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在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应对防治时机、人员专业素养、责任感、绿化植物科目的差异性、常见病症等进行全面系统性地掌握,准确把握有效时机,把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终极目标,防治措施始终遵循针对性、科学性以及生态性原则,避免使用单一的药物进行防治,不仅产生抗药性,而且会增加环境形势的严峻性,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基于此,本文章对园林病虫害防治与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园林;病虫害防治;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
引言
随着城市园林绿化水准的飞速发展,城市园林绿化面积逐步扩大,,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然而,在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历来是不容回避的问题。病虫害防治得力,城市园林绿化的效果就会得到有效保障。从这个角度看,须把园林病虫害防治作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课题,抓细抓好。
1园林病虫害概述
园林规划建设需要用到大量林木,相应的病虫害问题则不得不重视,其中准确把握林木病虫害特点,能够为相应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和支撑。林木病虫害种类较多,一方面是因为大量不同类型的林木共同处于园林区域之中;另一方面是因为植物栽植使得园林区域内的植物生存环境有所变化,不仅造成病虫害防治难度大,还可能产生新的病虫变异个体。与此同时,林木病虫害结构也较为复杂,尤其是园林中广泛使用灌木、草坪、花卉等进行搭配种植,为害虫繁殖及病害产生创造了温床,使多类型病虫同时存在。另外,病虫害持续时间极长、防治难度极大,主要是人工培育植物的抗逆性较差,再加上受生长空间有限、土壤成分不适宜、空气污染严重等因素影响,使得病虫害防治难以在短期内取得显著成效。与园林规划建设中的林木病虫害防控难度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前相关人员的整体防控意识较差,同时防治工作的开展也较为局限,园林设计规划过于单一,植物管理与保护工作未完全落到实处,导致林木病虫害已经成为威胁园林规划建设的重要因素。
2城市园林工程病虫害的特点
2.1园林病虫害发生的生物因素
城市绿化设计者所构造的园林美景促使大众与自然更加贴近,并带来了丰富的视觉和感观体验。在进行绿化过程中,需要保证园林绿树常荫,繁花锦簇,绿草清幽,继而需要园林工人对植物进行科学的设计,以花、草、树为素材展开构思,综合植物的高矮以及颜色变化等因素,形成层次分明的植物群落。植物群落相互交错,形成的园林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独特性,并从整体上形成生物链,但是不容忽视的一点是,生物链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以及传播。
2.2防治难度大
城市园林植物会因环境、气候的改变受到影响,因此会增加病虫害对植物的侵袭,导致城市园林病虫害难以控制。因此,控制城市园林病虫害需要根据植物受到病虫害侵袭状态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3基于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园林病虫害防治建议
3.1优化园林景观的设计
园林景观的设计不能只为了园林绿化富有观赏性,还要考虑保持生态平衡。所以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一定要以当地自然环境为基础,根据每个植物的生长特性,注意植物的生长是否能适应当地环境,植物与植物间是否会互相影响生长,易发生病虫害的植物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和处理等问题,选择搭配不同的植物,以达到互利共生的目的。如果盲目种植难以适应本地自然环境的绿化植物,导致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不仅造成经济浪费,也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所以要综合考察园林的地势和地貌以及生态环境,选择最合适的植物进行种植,有效避免病虫害之间的交互感染,促进植物间的健康生长,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所以优化园林景观的设计,才能更好地发挥园林应有的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重要价值。
3.2从源头严控病虫害难题
城市园林绿化旨在提升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以服务于建设“美丽中国”的总体目标。所以,一旦发生病虫害问题,就要尝试从源头上加以解决。当然,为巩固源头控制病虫害工作的有效性,在栽种苗木之前,可先展开检疫,按时捕捉问题并加以妥善处置,以防患于未然。从总体而言,园林绿化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上一般有如下三个阶段:首个阶段是搞好现场的勘测,充分意识到绿色植被的种植特征,接着联系其特征,科学选用方略,审慎编制病虫害防止规划,进而达至从源头上严控病虫害的阶段性目标。第二个阶段,一旦植物发生病虫害问题时,要灵活运用物理防治法、化学防治法及生物防治法等方略,以最大限度地消除病虫害带给植物的损伤为准绳。最后一个阶段,当严控病虫害取得阶段性胜利后,还不能有松懈、歇脚的念头,要继续观察植物,防止其在后续生长过程中再度遭遇病虫害影响。
3.3丰富城市园林工程病虫害防治手段
城市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方法的多样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并降低因为采取防治措施对周围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例如,根据昆虫趋光性原理,可以通过隔离、高温设备诱捕有害昆虫;利用白粉螨虫对黄色敏感的特征,采用黄色诱虫板降低白粉螨虫对植物的侵害;利用鸟类捕捉各种有害昆虫等。通过多样、环保的方式进行植物病虫害防治,不仅提高了园林绿化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城市污染问题。
3.4重视园林绿化工程的后期养护
园林绿化施工过程全部落实到位,养护工作出现懈怠,严重影响园林绿化效果。园林绿化建设的成果都要经历一段时间才能呈现,后期的养护工作决定了园林绿化工作的质量。忽视后期养护工作,会降低苗木的成活率,所以后期养护工作尤为重要。在园林绿化养护过程中,要了解植物每个阶段的生长情况,找出后期养护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及时更正和调整,保证后期养护工作到位。
3.5优先利用乡土绿化树种
在进行园林规划建设时,除了考虑景观效应、人文文化、生态系统等因素之外,还应当遵循优先利用乡土绿化树种的原则,尽量少选用外来树种,以免林木抗病虫害能力受到影响。如果需要选用外来树种,也必须做好相应的研究工作,确保所选树种不会对园林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干扰,同时林木抗病虫害能力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3.6实时监控
植被病虫害监督管理是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部分,植被病虫害实时监测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需要对植物病虫害的数目、结构进行分析。园林绿化企业需要建立健全实时监测预报网络,在一个园林绿化区域建设多个监测点,充分了解病虫害发生状况,以此为依据积极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于交通便利的地区,可以加强巡逻次数,使管理人员充分发挥监控作用,第一时间进行病虫害防治。
结束语
为提升园林生态环境的均衡性与自然防控能力,实现园林景观效果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园林病虫害的防治应以生态学理论为出发点,对其中的人为因素、环境条件以及生物品种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综合考量,重视植物检疫工作,加强日常养护管理,结合当地环境,选择性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化学防治等多种方法来防治病虫害。
参考文献
[1]吴少贞.园林病虫害防治与可持续发展[J].种子科技,2019,37(10):137+140.
[2]程婷.园林绿化技术与病虫害防治[J].种子科技,2019,37(13):119+121.
[3]杨爱淑.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9):37.
[4]朱轶辉.城市园林绿化中如何加强病虫害防治[J].现代园艺,2019(18):69-70.
[5]钱燚燕.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花卉,2019(1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