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薄板零件加工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闫波
[导读] 摘要: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铝合金材质的大型薄壁板件广泛应用于现代制造业中,如航空工业、汽车工业等,由于其加工工艺性差,在切削力,内应力,切削热,夹紧力的作用下都会使零件产生变形,不易控制加工精度。
        身份证:61273119790501XXXX
        摘要: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铝合金材质的大型薄壁板件广泛应用于现代制造业中,如航空工业、汽车工业等,由于其加工工艺性差,在切削力,内应力,切削热,夹紧力的作用下都会使零件产生变形,不易控制加工精度。
        关键词:铝合金;大型;薄板薄壁件;加工精度
        一、前言
        由高强度铝合金大型薄壁板类零件广泛应用于航空工业,其尺寸大,刚性差,结构复杂,加工内容多,外形协调要求高。在切削力,内应力,切削热,夹紧力的作用下都会使零件产生变形,不易控制加工精度。
        二、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
        (一)零件图纸分析
        1.零件结构分析
        该零件是一个典型的薄壁板类零件,总体尺寸为940mm×430mm×28mm。在板件的周边需加工出一圈带圆角的矩形台阶槽槽宽为7.5mm,板件的中间分别有两个直径为Φ222mm的通孔,在Φ222mm通孔的周围呈圆周分布着6个台阶孔。
        2.机床的选择
        该零件由于尺寸大,长度较长,应该选择行程在1000mm以上的立式加工中心机床加工,但是由于现有设备有限,根据现有条件选择VMC850立式三轴联动加工中心。该机床工作台总长度为1000mm,总宽度为 500mm,X轴行程为850mm,Y轴行程为550mm,Z轴行程为600mm。由于X轴行程不够,需要调头二次装夹,即一个平面上分两次进行加工。
        (二)零件加工工艺过程
        根据图纸要求,该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如下:
        1.工序05下料
        该零件应选择板料为毛坯料。因为板料上下两表面有压铸出炉时产生的氧化膜,再者板料在出炉时的内应力没有完全施放,上下两表面平面度不一定很好,所以在选择材料时,应选择稍微比零件尺寸略厚一点的板料作为原材料。
        2.工序10数控加工
        粗加工φ222的两个通孔。保证尺寸φ220。(单边留1mm的余量)并在零件一侧面铣出一基准面。
        为了零件在二次装夹、找正时有一精基准。故在零件的一侧铣出一侧面作为找正基准。
        (1)加工方法
        采用逆铣,落料的方法将直径为φ222mm的两个孔的余量去掉。
        (2)刀具的选择
        根据图纸,两孔直径为φ222mm。单边留1mm余量故尺寸为220mm。所以理论上认为只要刀具直径小于φ220的就可以使用。但是刀具直径越大对零件产生的内应力就越大,容易使零件产生变形。如果刀具太小的话刀具的强度就不好,容易使刀具折断,产生让刀现象,还影响加工效率。综合考虑,选择优质高速钢材料,直径为φ12mm的过中心立铣刀较为合适。
        (3)走刀轨迹
        按照φ222mm的轮廓加工,留下精加工余量。
        (4)零件的定位与装夹
        该零件所有面都为毛坯面,所以只能采用粗基准为定位基准。在长度方向对角安装一对压板,在宽度方向对称安装两对对称压板。
        3.工序20、25数控加工
        (1)加工方法
        行切法去除多余加工余量。
        (2)刀具的选择
        因为机床X轴行程为850mm而零件的长度为960mm。所以只能利用刀具本身的直径来对该平面进行加工。960-850=110,所以刀具的直径必须大于110mm。根据国家标准,可以选择直径为120mm的面铣刀比较合适。
        (3)走刀轨迹
        一般情况下铣削平面时,刀具应该从零件的外部进刀加工,但由于机床的行程有限,刀具无法从零件的外部进刀。所以只能φ222mm圆孔的圆心处下刀,并开始采用行切法加工。

零件的装夹与定位
        该零件要把整个面加工并保证尺寸,采用压板从工件上方装夹不行,因为有与刀具加工干涉,也无法采用机用平口虎钳装夹。所以只有把零件从长度方向“顶紧”。根据零件的自重和螺钉的压紧力就可以把零件夹紧。
        4.工序30、35数控加工
        (1)加工方法
        采用顺铣环切法板件的轮廓加工,加工阶段分别粗、精加工。一次装夹定位后分别外轮廓及槽的左半部分,调头二次装夹后再加工外轮廓及槽的右半部分。保证尺寸:940、430、930、860、907、892、420、295、344、359、22、5。
        由于零件总长为940,而机床X轴行程为850,所以在加工过程中不能一次装夹加工出零件的外轮廓和周长槽。所以要分两次装夹完成所加工的零件。
        观察零件图该零件的外轮廓和周长槽是一个对称的图形,所以用一个程序就能完成两个部分的加工。由于该零件的宽度已经接近于工作台的宽度所以不能做定位,只能逐个加工逐个找正。
        先用百分表打工序10铣出来的精基准把零件找平,然后将直径为φ222mm的孔的中心找到,作为工件坐标系原点。
        (2)零件的装夹与定位
        该零件只加工零件外侧一圈环形槽,所以可以利用中间的两个大孔装夹如图5所示。
        该零件宽度为430mm而工作台宽度只有500mm。由于该零件的宽度已经接近于工作台的宽度所以不能做定位,只能逐个加工逐个找正。
        (3)工序40孔加工
        由于该零件孔距最大为840所以零件的孔距在机床的行程范围之内,所以能够一次装夹完成剩余全部内容Φ222孔的精加工,圆周分布的6个台阶孔和32个M3螺孔,这样一次加工完成可以保证孔系的精度。
        三、零件加工的难点和采取的工艺措施
        该零件尺寸为940mm×430mm×28mm,材料为2A12-H112铝合金(LY12-CZ),零件上所有表面均要加工,精度虽然不高但尺寸大,加工表面多,因此在加工时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
        (一)减少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应力变形
        1.定位夹紧方案
        下面就所采取的一些措施来进行分析:首先在VMC850数控加工中心上粗加工出直径Φ222两个通孔,本道工序采用数控机床加工孔可以保证孔的中心距,为下一道数控加工工序做个工艺孔,同时也作为一个基准,可以用孔来进行找正,该零件为对称零件,加工时要保证零件的对称度。
        2.刀具及切削用量的选择
        主要的加工刀具选择Φ120mm面铣刀,Φ12的立铣刀和Φ6的键槽刀,加工时在刀具耐用度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尽可能大的刀具前角和后角,通过查阅资料文献[1]中,刀具前角每增加1度,切削温度和切削力会降低10%。加工路线的安排
        3.减小切削热对变形的影响
        (1)减小机床热变形对变形的影响
        由于现有加工条件的限制,对于机床可选择性小,让机床预热后在,确保加工机床在热平衡状态。
        (2)减少刀具热变形对工件的影响
        选择膨胀系数小的刀具加工。对刀具进行冷却。
        (3)减少工件热变形的影响
        选择冷却性能好的水性溶液进行冷却。
        (4)减少切削热
        在切削热不表的情况下,适当的加大走刀量,和大的刀具前角。
        (二)二次装夹时的注意事项
        由于此零件大现有设备行程有限,加工时必须要进行调头二次装夹,二次装夹时一定要保证基准统一,基准统一才能保证零件的接刀和对称度。要保证是宽度为5mm的薄壁和宽度为7.5mm的槽精度,5mm和7.5mm在小型零件的加工中较好加工,精好保证,但由于尺寸大故加工时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四 总结
        本文就大型薄壁板件进行加工工艺分析,主要解决零件在加工过程的由于切削力,内应力,夹紧力所产生的变形。文中所采用的工艺方案是根据现有加工条件确定的,对于同类型的加工零件可作为参考。在加工大型整体薄壁板件事,将加工过程分为粗精加工两个过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