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近年来,国内外铁路在线路维修检测技术、装备制造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以大型养路机械设备为基础的线路机械化维护作业逐步成为铁路线路的主要修理方式。
关键词:集团铁路;线路;机械化维护;效能提升
一、影响轨道机械化维护作业效能的因素及集团存在的问题
(一)保障配置因素
1.轨道机械化维护作业须配置的生产生活保障条件
一是铁路沿线应长期规划,统筹安排,建设专用的设备维修基地,满足大型养路机械和辅助车辆的检修保养设施需求,并配备必需的生产办公及生活设施;二是大型养路机械作业机组流动性强,应配备宿营车、餐车、淋浴车、办公车等必需的辅助车辆或共享设备管理单位在就近站区的宿舍、食堂等;三是每隔3个~4个区间应设置大型养路机械和辅助车辆的专用停留线,配设水、电等基本生活保障设施和检修地沟等日常保养设施。
2.轨道机械化维护保障设施存在问题。
一是未建设设备集中检修基地;二是未考虑作业期间大机在沿线的停放设施大机专用线;三是设备管理单位站区生活设施不能共享;造成作业和检修期间,无法保障必须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二)线路条件因素
1.轨道机械化维护作业需要具备的作业条件。
一是需要设置不少于180min的施工天窗,管内4月~10月每周开设2次~3次垂直天窗,每次240min,每年240min天窗数在70次上下;二是机械清筛作业前需预卸石砟,作业后及时补充石砟;三是线路坡度、小曲线半径以及需要拆除的影响清筛机通过的线路设备和道床下不能满足清筛深度的隐蔽障碍物;四是需要各专业密切配合,保障机械设备作业后安全正点开通。
2.轨道机械化维护作业条件存在的问题。
管内建设时间较早的铁路线路,线路两侧部分设施不能满足大型养路机械作业时正常通过,曲线地段道床两侧下方有埋设的地锚拉杆,电缆埋设深度不够等均会对机械清筛作业进度造成影响。原有线路设施应结合轨道机械化维护同步改造更新,确保沿线设施的限界、轨道结构、轨道电路结构能够充分满足轨道机械化维护作业需求。
(三)设备管理因素
大型养路机械采用以检查保养为基础,计划性修理和状态监测修理相结合的检修保养制度,并针对不同部件的运用特点,采用不同的检修保养方式。神维分公司大型养路机械检修保养全面修、年修、定期检查保养、日常检查保养,其中全面修、年修和辅助车辆的厂、段修主要是以委外修为主,自主检修为辅。
1.设备管理须具备的条件。
一是建设满足集团大型养路机械集中检修的检修基地。二是建设满足大型养路机械和辅助车辆日常检修保养的专用线。三是培养专业的检修团队,满足检修需求。
2.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技术人员短缺,后备力量匮乏,严重制约检修工作。大型机械维修段和机械段缺乏专业检修人员,在检修技术、经验、标准等方面尚有待提高。二是自主检修能力薄弱,委外修制约检修时间。
二、轨道机械化维护作业效能提升建议方案
(一)统筹规化保障沿线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结合铁路线路改扩建项目,每隔3个~4个区间统筹规划建设一处大型养路机械作业专用停留线,满足大型养路机械和辅助车辆生产生活需要。二是提倡设备管理单位改造沿线站区闲置房屋职工宿舍,实施公寓化管理,推动沿线公寓、食堂等固有设施共享共用,解决大型养路机械作业沿线生活条件困难的问题。
(二)集中调度统一指挥机械设备和辅助车辆
一是着手远期规划,集团应实现大型养路机械设备及其辅助车辆的集中调度和统一指挥,提升既有机械的利用率。二是统一安排年度轨道维护工作计划,综合考虑铁路线路条件,结合通过总重,科学编制计划,高效组织轨道机械化维护作业,有效缓解施工和运输的矛盾。三是针对目前集团铁路在大型养路机械设备配置方面存在的需求缺口,根据实际作业需求,按照机型配置品类齐全,数量匹配的原则,统一规划逐步补充机械设备投资,满足轨道机械化维护使用和发展的需要。
(三)适应性改造线路设施
一是改造既有设施,包含电缆、桥梁盖板等设施,使其逐步与大型养路机械作业条件配套,满足清筛机作业正常通过。二是逐步建设CPⅢ精测网,用于精确指导维修,缓解列车对线路设备的冲击破坏,从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延长维修周期,节约运营成本。
(四)密切协作发挥轨道机械化作业效能
一是设立定期联络机制。建立大型养路机械专业和工务、车务、供务、电务、车辆等配合专业的定期联络沟通机制,引导并解决轨道维护作业中发生的问题,提高机械作业效率。二是建立数据资源共享机制,共享线路检测结果等技术资料数据,通过积累数据,统计分析,科学测算,实现铁路线路精准维修。三是设备管理单位应在沿线统筹规划清筛污土排放场所及处置方案,并调拨必要的机车、敞车用于双线并行地段接纳污土。
(五)强化人机管理,推动机械状态、作业效率全面提升
一是建立机械综合检修保障信息系统和故障智能诊断专家系统,实现设备、场地、检修人员、物资、管控等多方面在技术信息、管理信息、物流信息、资金信息的汇集,实现大机整机、总成全寿命过程使用可靠性的最优控制。二是强化设备检修保养,防止机械故障。大型机械状态对线路维修的效率与质量和作业与运行安全息息相关。日常保养以司机为主、专业人员为辅进行,坚持“清洁、紧固、润滑、防腐”原则,落实“定期、定时、定人、定位”的检查保养制度和责任制。定期保养以专业人员为主,司机参加,要强制执行。三是发展机械的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技术。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的状态检测,逐步实施以状态为基础的检修制度,大力开展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工作的分析研究,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设备和建立专门小组,推进维修制度和维修模式的改革。四是备齐零件材料,保障保养所需。根据日常累积的经验和历史数据梳理测算易损件配件和其他材料,编制储备定额,做好配件的储备工作,确保常见故障配件、保养时配件随车储备齐全,为保证设备状态的良好提供充足的材料配件保障。
(六)优化作业组织,确保人员操作和施工作业标准优质
1.优化作业组织
从现场调查、组织方案、作业计划、作业准备、现场作业、验收交接等各个环节入手,按照一事一案的原则制定最优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发现并及时解决影响施工的问题,作业完毕后有序组织恢复开通线路,保障施工作业质量和安全。
2.推行作业流程和作业岗位标准化
研究推行标准化作业模式,确定轨道机械化维护作业程序和作业内容,严格卡控关键环节作业时分,建立从运行、摘解、准备到机械整理、联挂的各环节作业时间标准,实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配合紧密、紧张有序,全面提升作业效能。
结束语
集团轨道机械化维护工作需要从大型养路机械管理单位的作业理念、人员培训、设备管理、作业组织、施工保障等各方面着手,加强协调配合,完善作业条件,优化作业组织,才能全面发挥大型养路机械的作业效能,持续提升线路设备质量,保障集团铁路的安全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铁路企业如何开展大型养路机械设备管理效能审计[J].张鲁承.审计与理财.2019(02).
[2]大型养路机械设备修旧利废工作浅析[J].孟晓亮.神华科技.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