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健
湖北城市职业学校 湖北 黄石 4350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我国大部分企业中都加强了技术的利用,在企业的会计部门也开始了对信息系统的利用,使得会计工作变得越来越高效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化。从理论上来讲,会计电算化主要是指利用互联网凭条以及计算机设备在网上完成传统的人工作业流程。传统的记账方式以及计算和报账方式都可以通过网络完成,提高了对会计信息的处理的速度以及数据分析的正确性[1]。本文将结合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风险能力浅谈其防范措施。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风险与策略
前言
虽然近几年我国的会计行业逐步实现了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与计算机系统的结合,也给工作人员带来了新鲜感,提高了工作效率。当然,会计电算化也存在着极大的风险。由于互联网平台和计算机网络缺乏明确的监管部门,所以储存在网络系统中信息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就会造成一定的经济风险和管理风险。为了减少运行的风险企业,应该加强技术人员的管理和培训,还要加强对系统的安全控制,保证企业的财政安全和减少企业损失。
一、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风险
会计电算化管理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软件的不稳定和管理的疏忽,所以就会给数据的保存带来一定的风险。从软件方面来讲,主要是因为软件本身在安装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漏洞,修复时没有进行及时修复,导致系统密码失灵以及身份识别功能失效,直接导致数据的泄露和流失,也会给企业发展带来损失。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是网络管理制度不健全,就会使得某些不法分子趁机而入造成信息储存的不稳定性和不安全性,再加上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缺乏内部监督机制,所以就会造成工作人员管理工作松懈,更容易造成信息的外流以及给电算系统造成损害,加剧了企业的发展风险。
二、控制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风险的防范策略
(一)做好软件的检测和维护
首先为了能够保证系统软件在质量上能够过关,会计部门以及财务要做好系统软件的审核,选择软件必须要严谨和慎重,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会计工作质量。在市场中进行软件的选择时进行口碑较好以及数据安全性能较高的系统软件。为了降低安全风险和经济损失尽量减少系统软件的数量,不仅便于管理人员的管理还能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此外,工作人员对于购买的软件也要进行风险以及功能上的测试,保证软件的实用性。
此外,为了信息化数据的完好保存以及储存的及时性,企业要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专门负责对信息数据的监管、保存和备份。尤其是在大企业中,由于每日财务部门和会计部门所接收的数据较多,因此业务量较大,对文件以及重要数据信息进行及时的备份保存才能防止重大资源的丢失,减少企业的经济风险。
即使是中小型企业为了企业的正常运行以及资金安全,也要对主要数据进行及时的备份,最大程度减少数据丢失的风险。除此之外,为了系统以及设备的正常运行,也要对软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杀毒管理,能够让软件随时保持高度运转的状态,不能让其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数据保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做好会计数据的安全维护措施
此外也要做好对数据的安全维护工作,除了对数据进行身份验证之外对原始数据以及重要数据进行备份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也是保护数据最主要的便捷方式。可以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备份方式[2]。尤其是比较原始的信息以及重要的计算数据和对企业周转有着重大关系的数据要进行多样化的备份和多重备份,根据数据位置的不同在不同的物理地点进行备份,此外异地的数据要做好保密工作,要保证关键信息不外露不外泄,保障信息储存以及流通的安全性。
为了会计信息能够得到长久性管理以及在安全的渠道进行流通,减少企业的损失,首先可以在相关单位建立起会计电算化档案有关的管理制度。例如可以根据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建立责任落实制度,在发现问题时能够将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一位工作人员身上,避免工作人员出现推卸责任以及懒散的工作态度的现象。此外也可以建立存档手续以及对档案的类别进行分类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对会计信息保存的安全性,还能够加强对关键信息的保密,建立存档手续不仅能够让工作人员树立责任意识还能够保证数据储存的合理性。
(三)加强人员技术培训
除了在设备以及在系统中建立监管的机制以及对数据进行备份保护之外还要提高管理人管对设备的操作技能。可以对工作人员展开技术的培训,让会计人员能够做到互相监督和互相督促,能够完善自身的操作技能,能够熟悉和掌握信息系统的操作流程。此外也要加强对专业人才的招聘和培训能够让会计人员熟练网络化以及信息化的会计业务流程,能够精通熟练对软件以及设备的操作,在遇到备份以及保存异常时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及时进行补救,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3]。
三、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增强虽然便利了工作流程但是企业还是要加强安全防患意识,对网络系统进行实时的监控,建立对网络的监管措施,对网络中的会计信息及时进行备份处理,增强信息储存的安全性。无论是在系统的硬件方面还是在软件方面都要加强技术性的监管,工作人员也要加强对技术的运用,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修补系统漏洞,最大程度地保障信息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文真,邱毅伟,郑璐.浅谈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风险与防范[J].福建电脑,2014,(9):83-84,79. DOI:10.3969/j.issn.1673-2782.2014.09.036.
[2]白婉莹.浅谈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措施[J].辽宁经济,2014,(7):88-89. DOI:10.3969/j.issn.1003-4617.2014.07.033.
[3]李美霖.浅析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风险与防范[J].现代交际:学术版,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