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8期   作者:王玥铖
[导读] 微课这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在幼儿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王玥铖
        南京市仙林实验幼儿园  二级教师

        摘要:微课这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在幼儿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光因为微课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印证,更是因为微课的教学资源能够对幼儿形成比较强烈的吸引,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能够起到非常正面的作用。本文针对微课在幼儿园中的应用方法展开讨论,希望对广大幼儿园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微课;幼儿园;应用
        引言
幼儿正处在心智发育的初级阶段,他们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比较强烈,尤其对于直观的感官刺激反应比较敏锐。教师如果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势必会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并节约教学组织的精力,让幼儿自发地集中注意力,更好地完成课堂学习。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微课的应用也造成了不同的结果,有些微课的教学不仅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还无法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发挥微课教学内容的充分作用。尤其在科学活动中,微课的作用如果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对科学活动的良好开展势必会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教师应当对这些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采取正确的方法予以解决。
        1.微课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应用的问题
        1.1不能对科学活动起到良好的讲解作用
科学活动应当具有足够的严谨性,在带领幼儿进行科学活动时,严谨性更要得到保证,因为它关乎着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以及幼儿对待科学的态度。但是,幼儿对外界事物的感受通常比较直接,由于缺乏理性思维,学生对科学活动应该秉持的态度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对科学活动的流程也没有充分的认识。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利用微课这一教学方法,通过播放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对科学活动的流程、要点等形成准确的认识,并利用微课多样的视频形式,让幼儿更加专注地进行听讲,形成科学思维。但是,在这一方面的缺失让很多教师在使用微课时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影响幼儿进行科学活动的成果。
        1.2不能吸引幼儿产生科学活动的兴趣
微课虽然也是一种授课的视频形式,但是其多样性、趣味性对幼儿产生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对幼儿形成科学活动的强烈兴趣也起着非常直接的作用。教师应当认识到这一点,积极利用微课的形式,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兴趣。但是,有些教师并没有让微课发挥这一方面的作用,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激发,影响幼儿科学活动的学习效果。
        2.微课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的应用方法
        2.1结合幼儿的兴趣,让科学活动吸引幼儿
幼儿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形象思维对他们的影响仍然比较强烈,幼儿对事物的外在形态会有更加敏锐的感知。而且,由于他们咋自律能力还没有形成,不能通过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来高质量的完成科学活动,容易在科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产生溜号、走神等不良行为,影响活动的效果。

所以,教师应当积极利用微课这一教学方法,以激发幼儿的科学活动兴趣为首要目的,让幼儿能够自发地对科学现象进行研究,也能更加专注地听讲。尤其一些科学活动中使用到的设备和道具对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微课的视频能够对幼儿形成足够的吸引,也能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设备道具的正确使用方法,避免错误的操作产生危险。
例如在进行《美丽的烟火》这个科学活动的教学中,就可以利用微课中视频的方式向同学们讲授课程内容。这个科学活动的教学目标是使得同学们明白烟火产生的原理。我就可以制作一个动漫演示视频,用此来代替语言描述的部分,这样就能将原本深奥抽象的科学原理以简单高效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吸引学生去了解感兴趣的知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
        2.2设置教学目标,合理运用微课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为了衡量教学质量,都会设置每节课的教学任务,比如有些课程旨在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而有些课程则是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但在传统的以语言为主的课堂上,教学形式的单一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比如,采用单一的语言教学方式,就算将动手的过程描述得极为详细,也无法达到真正动手操作后能达到的学习效果。在实际的科学活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实验都能够允许学生去动手操作的。比如,在《杯子抓气球》的科学实验活动中,教师需要向大家讲授热胀冷缩的科学原理,但是在这个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创造“热环境”,需要用到热水,所以,这个实验的过程对于幼小的儿童来讲,存在着危险性,于是在本节课中的动手操作部分被取消了。
如果,这部分动手操作的阶段能结合微课来进行教学,就简单多了,不必担心学生的安全受到影响。一个玻璃杯子,一支吹起的气球,一杯热水,这样一次好玩的微课就呈现在了孩子们的眼中,并且在微课中配上些许的音乐,还能增添课堂内的欢乐氛围。
        2.3积极利用合作教学方法,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体验
家园共助,是指家庭和幼儿园共同互助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家长的角色并不突出,殊不知,家庭教育比课堂教育更为重要,控制好家庭教育时间,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进步。本文所说的家园共助,并不是指让家长为学生另开课堂进行教学,而是让家长帮助孩子复习课堂上的知识点,温故知新。微课教学活动的开展,解除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完美地实现了这一想法。教师可以将制作好的微课以网络传输的形式及时交给家长,这样一来,孩子回到家,如果对今天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又不懂的部分,家长就可以让学生再次观看微课视频,解答难懂的问题。不仅如此,家长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到学生正在学习的知识内容,及时帮助孩子进行复习巩固。当然,除了以上两点,微课还可以帮助请假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不再担心错过课堂学习。
        结束语
微课是一种相对来说较新的教学方法,对于幼儿进行科学活动来说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够掌握正确的微课使用方法,对学生掌握科学活动的正确开展方法、培养科学思维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教师首先应当以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为前提,并采取相应的方法来发挥微课的作用,让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收获。本文简单分析了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使用微课教学方法所遇到的普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希望对广大幼儿园教师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钱秋芳. 例谈“微课”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的运用[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1):92.
[2]张永. 基于微课的幼儿智慧课堂探究[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1):167-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