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与学的优化结合初探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8期   作者:雷立能
[导读] 拥有综合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是国家和民族不断前进的必备动力,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希望
        雷立能
        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梁村小学  广西  南宁  530299  
        摘要:拥有综合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是国家和民族不断前进的必备动力,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希望。高质量的小学的教学阶段正是培养知识人才的重要基础保障,而数学作为小学整体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其对于小学生日后的学习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究其数学本身而言,其所蕴含的内容和文化十分的博大精深,所以这就需要受教育者拥有一定的自我思考和探究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任课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小学生进行教与学结合的课堂教育,从而使得小学的数学教学水平被不断的深化提高。

关键字:小学数学;教与学;优化结合

        在当前的新型教育思想不断注入小学教学事业的大背景之下,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已经是一种不可改变的必然趋势。所以,对于小学的数学教师而言,在进行数学授课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教学观念的转变,切实的实现“灌溉式”教学到“教与学结合”的教学形式的转化,从而使得学生真正作为数学课堂的主体,并进一步的锻炼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和主动创新的学习能力,进而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一、在当下的小学数学的教与学结合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老师过于主导的“灌溉式”教学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思维
        由于深受我国传统教学理念的“干扰”,使得在大多的小学教学过程中老师依旧位于课堂的中心地位。因为小学生的思维相对而言并不是十分的成熟,而且也存在一定的逻辑缺陷,所以绝大多数的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往往会选择性的忽视了学生的想法,进而一味的进行着“填鸭式”的灌溉教学。长此以往只会使小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只知道进行被动的接受,却不会进行主动的探索,从而使得其主动性的思维能力越来越难以得到提高。
2、因教学形式过于理论化的单一枯燥,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
        “应试化教学”是我国教学事业中的一种十分常见的教育形式,其本质就是把考试作为教学的首选目标,从而进行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应试化”的课堂形式屡见不鲜,大多数的老师只一味的对学生进行教材上理论知识的单方面传授,并要求学生对其进行“死记硬背”的记忆加深,进而造成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氛围沉闷乏味且与实际联系不紧密,从而也就使得小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缺乏一定的学习效率。
3、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接受程度大不相同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其道理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同样十分的实用。因为学生存在着学习方面的个体性差异,所以导致了在面对教师所讲授的同一数学知识点的时候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学习效果,而又因为小学生意识不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通常都是处于“各自为政”的学习状态中,进而使得在数学方面小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越来越两极化,教师也越来越难以制定适合整体学生的教学方案。


二、小学数学教与学的优化结合的方式方法初探
1、以实际事物培养和增强小学生的数感
        在数学的学习中学习者具有一定的数学感知力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数感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简单而言就是对数量关系以及对数目,结果估计的一种感官。因此,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小学生进行此类能力的培养,进而以此为基础使小学生更好的进行数学的学习。
        例如在进行《单位数的认知》的课程教学时,老师可以用一些学生常见的生活事物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比如以一根筷子让学生认识“1”,以一只鸭子的图片让学生记住“2”,以一面三角旗子让学生进行“4”的联想等,进而使得小学生在这种常见事物的直观感受中进一步发现数学的奥妙与奇特,从而既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可以使其在数学方面的数感得以进一步的培养。
2、活跃数学课堂氛围,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中,兴趣往往是最好的学习伙伴。一个好的兴趣虽不能决定学习的成功,但却可以影响着其成功的进度。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老师应当充分考虑其年龄特点,进而营造一种更加适合他们学习的教学氛围。
        例如在对《认识人民币数学广角》的知识进行教学时,当对学生进行了教材基本知识的讲解之后,老师可以在课堂进行相关场景的模拟演练,以此来丰富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比如把教室进行超市化的模拟,进而让学生在其中进行买主和卖家的不同人物扮演,并通过简单的银货交易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和利用,从而使得小学生在这种充满趣味的教学模式中既锻炼了其对新知识的熟练运用能力,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3以多元化的数学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随着教学事业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使得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由于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逐渐被学生和老师所广为认可和接受,并且显现出极大的教学优势,所以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中老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教学,进而以此增强他们的合作学习意识
        例如在进行教学重点《鸡兔同笼》的知识学习时,老师可以在课前把学生进行合理性的小组分化,并且给予学生在课前通过小组进行预习的学习机会。从继而得学生通过自行的教材研究和小组合作探讨的学习过程中先对《鸡兔同笼》的学习内容进行大致的了解,以及对学习的方向有一大概的明确,进而使得学生在这种相互取长补短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更好的跟紧老师上课的“步伐”,从而逐渐消除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两极化差距,提升小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切实的发挥教与学的完美结合,任课教师就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安排,进而以激发学生兴趣和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为教学基础,从而真正的实现小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叶三妹.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对策[J].2017(24).
[2]吴东升.探索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和措施[J].2017.
作者简介:雷立能,出生年月 :1972.06.10  性别:男   民族:壮族 籍贯  :广西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  学历:本科毕业  ?职称:中级(小高) 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 邮编 :530299  单位: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梁村小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