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与指导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8期   作者: 闫蓓
[导读] 为进一步提升现代教育质量,应着手于幼儿教育。
        闫蓓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县直幼儿园 474500
        摘要:为进一步提升现代教育质量,应着手于幼儿教育。要想使幼儿教育顺利开展,在学前教育工作中,应当以提升幼师专业技能为基础,促进幼儿教育活动有序开展。以幼儿区域活动为例作为幼师,应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对幼儿活动行为进行观察与引导,并在学前教育工作中采用多样化指导方式,完善区域活动,为幼儿树立正确价值理念,不断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从幼儿着手为现代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综合人才。
关键词:学前教育;区域活动;幼师角色;定位与指导
        在学前教育工作中,应针对幼儿特点,结合最新教育理念,以培养幼儿全面发展为基础,在学前教育工作中开展区域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拓展学前教育模式,做好幼儿素质教育工作。但是,由于幼儿年纪相对较小,在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极易遇到诸多问题。在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作为幼师,应明确自身定位与角色,做好幼儿引导工作,引导幼儿思考、解决问题。因此,在学前教育工作中,幼师应给予区域活动充分重视,并在区域活动中思考自身的行为与价值,在区域活动中找准自身定位,提高自身专业技能,进而推动学前教育工作开展,在区域活动教育工作中提升幼儿综合素能,为今后幼儿学习与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一、区域活动教育方式的提出
        幼儿阶段学生成长与发育极快,对以往学前教育工作进行分析,很多学前教育幼师,并未意识到自身价值与作用,在实际学前教育工作中,多以教会幼儿基础知识、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为主[1]。虽然,此种教育方式本无可厚非,但是,现代社会竞争极为激烈,对人才需求逐渐提升。要想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应着手于幼儿教育,在这一阶段以引导方式,提升幼儿综合素能,进而发挥学前教育重要作用。
二、学前教育中幼师应明确区域活动中的角色定位
        对区域活动教育方式加以分析,此种全新教育方式,主要集中在学前教育阶段,对这一教育理念加以分析,区域互动为一种全新教育形式,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应为幼儿构建活动角,并放置不同材料,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但是,由于幼儿年纪较小,无论是在区域活动中,还是在引导过程中都存在一定难度。这也意味着作为幼师,应明确自身定位,及时掌握幼儿想法,对幼儿进行思想以及行为引导[2]。幼师作为区域活动引导者,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还应结合以往区域活动经验,当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遇到困难时,采取鼓励、暗示与引导等不同形式,增强区域活动引导针对性。这也意味着,在区域活动中,幼师应明确自身定位角色,明确自身定位角色多样性,并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理解自身的角色,寻找更为适合的引导实际,出现在区域活动中,成为区域活动“中心”,在幼儿在学前教育工作中,综合素能得到全面提升。
三、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做好指导工作
(一)幼师树立正确学前教育观
        观念是行为的导向,不同的学前教育观念,所呈现的教育方式与教育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区域活动教学方式,对幼儿产生的影响不同。因此,在学前教育工作中,作为幼师应主动学习,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并以幼儿为主体,在区域活动教学工作中,不断完善自身不足,树立正确教育理念。对当前学前区域活动加以分析。幼儿的思维与行动与成年人不同。这也意味着,在学前区域教学活动中,幼师应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在学前区域活动教学工作中,将幼儿放在主体地位,以幼儿的想法、视角去思考问题、观察区域环境[3]。

只有幼师认识到这一问题,并在区域活动中,应用平等交流方式,树立正确学前教育理念,才能更好地满足幼儿学习与成长需求,为幼儿构建自己的价值观念与知识结构,进而满足现代幼儿教育要求,转变以往幼师“指导”角色,更好地发挥区域活动教育重要性。但是,在学前教育工作中,应意识到思想转变不能一蹴而就,作为学前教育幼师,应充分认知这一问题,并在实际学前教育工作中,针对自身做得不到位不断优化,只有幼师在学前教育中树立正确理念,才能引导区域活动开展,并在区域活动中,帮助幼儿树立正确价值理念,发挥区域活动教育特殊性,从小抓起培养更多综合素质强的人才。
(二)采取多样化区域活动引导方式
        在区域活动教学工作中,教师引导极为重要。要想做好区域活动引导工作,应选择而是和的实际,以更为多样化引导方式切入,进而引导幼儿行为与思维。一旦幼师过早引导,极易阻碍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发展。但是,如过晚引导,难以发挥引导有效性,不利于区域活动开展。因此,在当前学前教育工作中,作为幼师应做好判断工作,选择适合的实际,对区域活动进行引导。例如,在区域活动中出现幼儿争抢材料问题,幼师应及时介入,避免发生危险行为。与此同时,针对争抢材料行为,应做好协商解决工作,在区域活动中,逐步培养幼儿规则意识,使幼儿主动思考,判断自身行为对错。与此同时,在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作为幼师应主动观察,避免幼儿未参与,或是兴趣缺失等问题出现。针对此类问题作为幼师,应以更为巧妙方式,引导幼儿参与其中,进而激发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积极性。其次,在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应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在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进行适当引导,进而在区域活动中,逐步唤醒幼儿的主体意识,使幼儿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这也意味着作为幼师,在区域活动开展中应以“间接”引导方式为主,以“直接”指导方式为辅,解决幼儿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此外,应尊重幼儿的基本诉求,使幼儿感受到区域活动兴趣。最后,在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应确保幼儿有足够自主探究时间,并在自主探究完成后适度引导,充分培养幼儿能力,鼓励幼儿自行解决问题,并在问题难以解决时与小伙伴主动交流,吸取更多经验与方法,最终成为问题解决这,培养幼儿自主学习与交流能力,在解决问题后,幼儿能够获得较高成就感,在面对更多问题时主动思考,最终培养幼儿综合素能。
(三)不断完善区域活动评价体系
    在学前教育《纲要》[4]中指出,在学前教育工作中,应做好教学评价工作,在区域活动中亦是如此。因此,在区域活动中幼师应做好总结与评价工作,为后续区域活动开展提供可行性参考意见。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优化区域活动,改进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区域活动价值。首先,在区域活动评价时,应将幼儿作为评价核心部分,结合幼儿兴趣高低、注意力集中时间以及活动参与投入度为基础,结合幼儿区域活动交流、思考与行为体现,综合多项因素,做好幼儿区域活动评价工作。其次,在综合评价工作中,借助评价工作找到幼儿存在的问题,并选择适合的方式,做好区域活动引导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综合素质亦会得到提升。最后,在区域活动结束后,帮助幼儿分析此项活动,使幼儿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对表现优异幼儿进行鼓励,而对于其他幼儿应采取鼓励方式,并帮助幼儿找到原因,引导幼儿加以改进,使区域活动发挥促进作用,推动幼儿教育工作开展,满足现代幼儿教育要求。
结束语:如何推动区域活动开展,发挥区域活动作用,在学前教育工作中应得到幼师与幼儿园的支持。作为幼儿园,作为环境的创造者与组织者,应主动与幼师沟通,提升幼师区域活动重视程度。而作为幼师,在学前教育区域活动中,应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对区域活动开展加以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区域活动开展,在幼儿阶段促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永菊.刍议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的必要性与基本原则[J].学周刊,2020(20):173-174.
[2]于冉. 幼儿园中班角色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20(06):106-109.
[3]时亚红.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J].成才之路,2018(04):67.
[4]陈丽婷.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J].考试周刊,2016(25):191.
作者简介:闫蓓 1987.6 女 汉族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 本科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县直幼儿园 474500 中小学二级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