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玲1 通讯作者:李巧林 朱盼龙1 王瑜平1 王愉婷1 杨蓓宁1
(1河西学院 临床医学院,甘肃 张掖,734000)
【摘要】为探讨思维导图在临床医学专业课学习中的应用情况,本次调查以河西学院临床医学专业157人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以传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对照,并以最终药理成绩为例分析学习效果。最终得出运用思维导图的实验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记忆力、掌握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故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更快的掌握新的知识,理解复杂问题,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关键词】临床医学;思维导图;药理;学习方法;
临床医学致力于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医学专门人才,临床医学生常苦恼于课程的繁多,理论知识的抽象、繁琐且易混淆,需要记忆的内容多等一系列问题。如果能通过思维导图将每天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梳理,既能突出知识的核心又能便于理解记忆。所以本研究以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实验对象,以药理学为例,探讨基于思维导图的学习模式在临床医学专业课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1.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东尼?博赞提出的一种思维工具,也是一种发散性思考的具体方法,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各级主题的关系用层级图表现出来,能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体系[5]所以我们特意组织此次问卷调查,在深入了解思维导图这一学习方法的同时更广泛普及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以抗心律失常药为例(图1),核心主题为抗心律失常药,向外拓展到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和代表药物两个二级节点,每个代表药在扩展到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三个三级节点,以中心为主题向周围收放自如[4]。
图1 抗心律失常药的思维导图
2.实验对象与方法
2.1.实验对象
本实验以河西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7级157人为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77人,对照组80人。实验对象各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采用个人传统的学习方法,实验组要求绘制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对当天所学内容进行整理,构建知识框架,形成脉络清楚的复习思路。
2.2.实验方法
实验前:首先对两组同学发放问卷调查一,初步了解同学们对思维导图的认识和应用情况,其次实验对象统一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九版)的专业教材,且保证相同章节均由同一位老师授课。
实验组同学先熟悉并掌握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课后尝试绘制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并逐渐适应和改进新的学习方法,也可结合人卫教材增值服务上的思维导图框架进行补充和修改。
对照组同学采用个人传统的学习方法,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堂PPT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最后通过期中,期末的成绩和课堂表现比较两组同学存在的差异,并通过问卷二了解同学们在制作思维导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3.统计学处理
.png)
3.实验结果
3.1.以药理课为例,抽取期中,期末的考试成绩,分别从最高分,及格率,优秀率,标准差方面进行结果分析发现运用思维导图的学生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表1、表2)。
.png)
4.讨论分析
4.1.思维导图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随着数字化教学的普及,以传统PPT授课时常出现老师“滔滔不绝”,学生“鸦雀无声”的境况[2]。利用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学生们能够主动参与课堂知识的讨论和整理,紧跟老师的思维与老师互动更加频繁,实现课堂反转,进一步把握学习的主动性。
4.2.思维导图能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人体左脑侧重语言符号的信息加工和逻辑思维能力,处理数字和文字的能力优于右脑;右脑偏重于感情、艺术活动和生动直观的形象思维能力,处理图形和图像的能力较左脑好[1]。左右脑协调配合才能更好的发挥大脑的潜能。左脑讲知识分成各级主题,最后通过右脑的联想建立各主题上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理清知识框架,发挥大脑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联想能力,提高学习的记忆力,理解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担。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表达力,激发创新意识。
随着互联网和多元化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习能力更是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快速提高学习能力一直是大学生关注的焦点[3]。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能帮助我们思考,理清思路的工具,作为一种提高记忆、理解和学习效率的方法应运而生,正如实验证实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主动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所以思维导图在临床医学专业课的学习中更应该被大力推广和普及,惠及更多的同学,使他们摆脱课业的负担,赢得学习的主动性。帮助更多的学生找到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摆脱学习的苦恼。
4.3.以本次调查为例,在绘制思维思维导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下:由问卷一得本校学生对思维导图的了解途径单一,缺乏系统完备的学习和认识导致使用率低,仅为12%。有3.45%学生因为不熟悉新的学习方法,使得学习成绩略有下降。其次大部分学生要逐一经过初次尝试、发现问题、逐渐改善、最后适应的阶段才能熟练掌握并应用于各专业课之间。有80.46%的学生因为课时多,任务重,不能按时复习当天的学习内容,存在推迟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刘伯玉 陈振 柳燕.思维导图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81-3-0067-04.
[2]熊宇 汪欣 向国春 邹丽琴.思维导图在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 年第7 期.1002-1701( 2016) 07-0080-03.
[3]刘晓东 朱旭 于丹 刘立民 菅凌燕 肇丽梅.思维导图在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实习中的应用效果[J].卫生职业教育.2019.01-0106-03.
[4]雷博 马肖容 刘捷 何爱丽 张鹏宇 王瑾.思维导图结合PBL 教学法在血液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医学教育术.2019-03-0316-04.
[5]刘晓宁.我国思维导图研究综述[D].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05-0109-03.
[ 通讯作者 李巧林,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甘肃张掖,734000,E-mail: 193961651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