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温饱到富裕 从贫穷到小康 ——身边的故事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3期   作者:钱曼妮
[导读] 常听到“小康生活”这个词,查了百度,才知道,小康是指为中国广大群众所享有的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比较殷实的一种生活状态,小康即“中产”,或中等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江苏省盐城中学 高二(13)班
        常听到“小康生活”这个词,查了百度,才知道,小康是指为中国广大群众所享有的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比较殷实的一种生活状态,小康即“中产”,或中等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具体的说,小康社会有很多衡量指标,比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000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为30平方米等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盐城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鳞次栉比的高楼,纵横交错的马路,和宛若游龙的高架,风景秀丽的园区景色,车水马龙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崭新的高铁站和海港以及空港……无不展示着社会富裕富强的新面貌。来看看我姑姑家的情况吧。从我的姑姑家的巨大变化,就能很好地看到一个普通家庭从勉强温饱到富裕从贫穷到小康的社会变革历程。
        我的姑姑是盐都区大纵湖的一位普通村民,以前她家住的是平房,夫妇两人都在外地打工,还是入不敷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那些年我只去过一次。路是坑坑洼洼的,小小的平房就靠在大纵湖边,湖边长满芦苇和杂草。吃的菜也不好,一到晚上黑漆漆的没有路灯。后来听说姑父贷款买车跑起了运输,再后来听说姑姑做起了螃蟹生意,而且越做越大。又听说拆了平房建起了三层大别墅。
        今年的五一节假期,姑姑邀请我们一家到大纵湖做客。这一次出行让我大开眼界!车子从高架经新204国道直接开到了双新大道,向西飞驰。双新大道是连接步凤镇和大纵湖镇景区的乡村一级公路。道路宽敞,绿树成行。不一会到了姑姑家,我抬头一看,惊呆了。

这已完全不是我记忆中的境况了,甚至超出了我的想象力!原先的小平房变成了一座气派的小洋楼,楼前面是宽大的停车场,楼的后面有一片菜地和七八棵果树。楼两边有十几个平方的鱼塘,可以看到鱼儿跳动的水花。菜地里能看到辣椒、茄子,番茄和韭菜,果树上苹果青青,桃子微红。走进楼房,地面是大理石,墙面是乳胶漆。宽大的电视在播放着中央新闻,中央空调吹着淡淡的凉风。吃中饭了,家里的桌上已摆满了菜……饭桌上,姑父提到了大纵湖的东晋古城,又提到了夜晚灯光秀和水幕电影,我很兴奋了。原来,政府投资了30个亿发展旅游事业,新建了东晋古城。到晚上,我们终于来到了景区。啊!灯火通明,大街上,商店营业如常,顾客摩肩接踵,小桥流水,仿古建筑古色古香。一切都令我发思古之幽情(笑)。灯光秀开始了,灯光闪烁,描述了东晋古城和大纵湖的有关神话传说和相关传奇。观者如潮,一片手机拍摄的场景。看完灯光秀,就去看水幕电影。以家喻户晓的《柳堡的故事》为背景,电影生动地再现了近代的中国抗战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画面,并且深刻地描绘了水乡人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生活画卷。现场赢得了阵阵的掌声和欢呼声。灯光秀和水幕电影结束了,我意犹未尽,又把东晋古城游览了一遍,一边走一边想,我姑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已经双丰收了,完全超越了小康的标准。
        有一句歌词说的好:“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使中国人民从温饱到富裕,从贫穷到小康,这是共产党成立之初的思想,也是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写照。姑姑是我身边的人,她们的故事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盐城中学
        高二(13)班
        钱曼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