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怒江州委党校 云南怒江 673100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十分重视“三农”工作,并且对乡村战略更加关注。精准扶贫则是我国新时期的重要的战略导向,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给扶贫资源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需要不断提高扶贫质量。在过去的精准扶贫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同时给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来了有效的经验,在扶贫工作中,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必须要高度重视,不断巩固扶贫成果,加速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策略
一、精准扶贫对乡村振兴的重要现实意义
在新时代发展中,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的总纲领,从根本上来讲是解决“三农”问题,注重战略性思维,并且是对精准扶贫的有效巩固,在“三农”问题上来看,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有着很强的关联。乡村要振兴就需要充分将农村和农业问题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特别是能够有效解决农民贫困的问题。精准扶贫不只是要实现物质扶贫,更是要关注思想的脱贫,构建完善的脱贫不返贫机制,并且构建长效发展的扶贫政策,能够因地制宜,逐个突破,找到贫困的原因,掌握其中的贫困主体、群体以及扶贫资源,采用精准化扶贫的方式,促进乡村振兴的协同进行。因此,分析精准扶贫的各种方针政策,能够逐渐实现乡村振兴,符促进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能够真正地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富裕。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精准扶贫的难点
实践表明,利用精准扶贫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并非易事,在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难题。
(一)难以定位贫困人口
精准扶贫首先就是要针对贫困人口进行建档立户,这就需要政府及时调查贫困群体的背景和生活现状,分析他们的困难原因等等。在一些集中的贫困地区中,这种信息采集十分容易进行,但是在当前的多数地区中,贫困人口十分分散,这就增加了政府工作人员的采集难度。在当前,确定扶贫人数主要是参照当地的经济发展条件,并且按照贫困人口所占总人数的比例来确定分配的,在省、市(州)的层面存在一些量化差异性,这就导致在实际的扶贫工作中,难以“下沉”,并且很多经济发展差距大的乡镇中,贫穷地区资金供给比较紧张,相对比较富足的地区则会导致资金浪费。
(二)人才严重匮乏
振兴乡村必须要能够留得住人。在当前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大量的农村青年主力都涌向城市,城市建设不断发展,但是农村地区却日渐凋零,一些村庄也面临着消失的风险。因为乡村人口更多地进入城镇中,导致了乡村地区的日渐萎缩,出现了大量的妇女和儿童留守的问题,从而引发出了一系列相关的社会性问题。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怎样留住农村人口,加强才引进战略的实施,这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问题。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需要坚持农民的核心地位,然而多数的农民缺乏知识,职业技能匮乏,思维方式十分传统,这都给乡村扶贫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三)资金短缺与市场排斥明显
在十八大以来,我国便将“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更加重视扶贫工作,并且不断增加资金投入,然而,农村地区如果要构建全面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需要很多的资金支持,同时农民自身缺乏资金原始积累,并且融资渠道不通畅等等问题,这些都造成资金的有效供给不足。
“僧多肉少”的局面十分普遍,资金分配无法充分平衡,并且资金有效供给常常是顾此失彼,这些都使得乡村振兴的难度不断提高。为了彻底改善这个局面,政府提出产业扶贫的政策,但是在实践中重生产轻市场,并且没有及时地掌握市场的变化情况,针对自身产业缺乏清晰的特色定位等等,都显著降低了精准扶贫的成效。怎样融资渠道、促进资金的高效利用,这是乡村振兴面临的有一个问题。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精准扶贫的发展策略
(一)工作精细,精准扶贫
在我国多年的扶贫、减贫工作中,主要是针对区域而不是个体。精准扶贫中的“精准”首先是收集信息和精细化处理,针对贫困人群进行建档,精准排除非贫困地区的扶贫对象。政府使用科技手段进行辅助,同时在民间帮扶组织的帮助下开展工作,提高贫困人群信息收集的效率。另外,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因类施策,具体化地进行差异化帮扶。对于一些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可以使用农业+旅游的模式。针对那些生态环境比较恶劣同时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地区,适当考虑搬迁和设置安置区,实行土地产权转让等等来开展扶贫工作。
(二)稳引结合,实施人才工程
在当前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一些乡村逐渐衰弱甚至面临消亡,因此乡村振兴首先就需要能够“留住人”,并且加强人才引进。要贯彻乡村振兴的战略,就必须要有一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管理的实干型人才。因此,要建立以农民为主体的劳动力组织,提高他们的自身职业技能,这也是获得长久发展动力的必然要求。其次,要让更多的大学生和技术人才能够深深扎根于农村中,进行扶贫帮困,并给他们带来一些支持政策。其次,对于帮困扶贫的工作者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扶贫工作能力,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最后,要加强乡村产业发展,促进生活设施建设,从而让进城务工的人员能够返乡创业,助力家乡发展。乡村要留得住人,才能够保障农民的自身利益,才能够实现乡村振兴。
(三)有序推进,科学规划
做好脱贫攻坚战必须要有提前的准备和规划。只有科学规划才能够有效地整合贫困地区的资源,转变过去的粗放式扶贫方式,按照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加强产业布局延伸,有序推动民生工作的开展,从而给乡村振兴发展打通各个环节,促进可持续发展。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规定在我国各个地区中要设置乡村振兴规划,并且针对各个村庄都提出了不同的发展要求。为了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首先要找到导致贫困地区致贫的主要因素,这样才能够针对性地进行规划,其次,政府工作人员要和农民充分沟通交流,保证规划方案的落实。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精准扶贫主要是利用有效的手段和方式,给贫困户带来针对性强的帮助,实现脱贫目标,这也和乡村振兴的思路是一样的,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精准扶贫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分析当前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设置有效的对策,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
【参考文献】
[1]方世敏,李向阳.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精准扶贫策略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0,26(08):21-22.
[2]张新蕾.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空心村”精准扶贫现状及对策[J].乡村科技,2019(35):40-41.
[3]乔丽,王家斌.乡村振兴战略下革命老区精准扶贫策略论析——以山东沂蒙老区为例[J].北方经济,2019(12):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