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琨
身份证件号: 3506811986****0059福建省363307
摘要: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变革中,电力企业若想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必须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对财务管理方法进行创新。精细化管理模式在众多管理模式中最为显著,其符合当代新企业的发展趋势,让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带动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应努力学习精细化管理模式,结合自身特点融会贯通,将精细化管理运用到企业财务管理中,优化财务管理手段,从细处出发,落实企业经济效益,助力企业的稳定发展和推动企业的长远建设。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电力企业发展提速,迫切要求改变以往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以此来有效降低财务风险和提高企业生产运营效益。因此,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应当加强财务精细化管理,将企业各项财务管理机制严格落实到企业生产运营环节之中,进而全面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适应当前的财务工作形势。
1电力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必要性
1.1控制电力企业综合运营成本
与传统电力企业管理理念相比,财务精细化管理将重点放在“精”上,在继承电力企业管理传统,发挥其管理优势,整合深入改革背景下的管理经验前提下,细化管理标准、管理流程、管理责任,提高管理效率,有效控制管理成本。财务精细化管理还强调“规范”,要求各部门及工作人员遵循管理章程展开业务活动,有效规避电力企业资源浪费、管理滞后、运营脱轨等消极现象,使之支出处于精细化财务管理范围内,在成本一定的基础上扩展利润空间,继而助推电力企业稳健发展。
1.2助力电力企业规避深入改革风险
当前市场经济风云变幻,在全球经济下行发展背景下,电力企业一方面需关注外部竞争环境,另一方面需深入了解自身改革需求,使电力企业能够找到新时代的发展方向。财务精细化管理能针对电力企业过去、现在及未来发展情况加以管控,通过统筹财会信息、非财会信息总结其运营经验,强调其运营优势,以财务会计报表为依托精准反馈各个经济项目践行情况,加以动态管控,及时调整项目细节,同时预见行业走势,通过财务精细化管理为电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科学制定给予支持,使电力企业改革风险防控管理贯穿其运营始末,推动电力企业与时俱进。
2电力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加强筹资管理
2.1.1创新筹融资方式
新时代背景下电力企业应当积极适应发展形势,广泛借鉴现代化融资模式和渠道,创新融资手段和方法。比如,实践中可以采用项目股份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以红利机制调动员工积极主动性和降低筹资成本。在确保企业控制权的基础上,允许民间资本进入企业投资领域,然后借助融资市场进行资本优化配置,以此来解决企业筹融资单一问题。
2.1.2盘活存量资产
企业对存量资产应当进行科学评估,深挖其发展潜力,从而达到增值保值之目的。在更新和改造设备以及资产过程中,应当结合实际换代。就现有存量资产应当仔细进行盘查,有效利用存量资产进行谨慎处置,以免资产流失。全面实施电价改革制度,在满足人民日常生产生活所需的基础上,做好创收减支以及提升实力和增强后劲等工作。同时,对于较短时间内的单项电网项目而言,应当尽可能缩短项目建设期限,竣工后交付使用并对项目决算进行科学编制,从而使资产折旧以及摊销等能够按时进行计提,有利于在建阶段的利息费用节约,缩短自有资金的偿债周期。
2.1.3筹资结构优化与筹资成本精简
电力企业应当改变以往过度依赖银行的融资模式,而应以资本市场为依托,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以及融资结构。不断提高资金有效利用率,对现金流加强管控,减少资金利用风险,对生产、建设以及运维过程中的资金流向等进行严格管控。就工程建设而言,应当严格按照“资本金优先”的基本原则,基于现金流状况,对资金结构进行优化,树立“勤贷勤偿”意识,以此来有效减少成本筹措。
2.2加强投资管理
2.2.1制定科学的预算方案
电力企业应当结合运营管理模式,建立健全预算管理机制,以此来有效提高减少项目预算的科学合理性。财务部门在制定成本造价、预算方案时,应当基于员工的特点以及胜任能力等要素,将各环节的职责明确分配,然后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之中。同时,还应当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定期预算执行工作,查找其中的短板问题,严格落实责任;加强企业预算程序化建设,根据预算管理要求,使各环节预算责任能够得以明确的分配,将有预算以及能管控和可执行严格落实到位。值得一提的是,企业财务管理本身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特点,管理人员应当具备全局意识,对各项工作的具体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把关,对各要素间的关系进行综合权衡,然后定期制定切实可行的预算方案,从而使各项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分配。
2.2.2加强项目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电力企业应对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对建设项目进行过程化以及信息化管控,有利于财务人员对数据信息的分析与处理,对于减轻烦琐的工作量、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能够准确实施,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通过信息化建设,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尤其在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应当充分发挥数据信息快速处理之优势,为财务管理工作保驾护航。
2.3加强企业营运管控
2.3.1优化改进财务管理模式
首先,确保企业财务运营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对电力企业财务负债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严格管控,并且定期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估与分析,将所需资金有效地应用到实处,从而使项目建设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确保偿债工作落实到位。在贷款程序执行过程中,应对严格按照企业制定的制度和规范,由需求部门进行申请,财务负责人对需求计划的科学合理性以及合法性等严格审核,确定无误后方可再经财务分管领导以及决策层进行审批,然后实施借款程序,在执行时还应当注意风险管控。其次,提高财务系统运行管理的科学合理性。实践中,通过加强企业财务核算的规范化建设,使财务信息需求者更加高效地获取,使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高效化运行。对于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工作而言,可细分为成本预算、审计核算以及工程造价和财务支出等责任岗位,以此来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可靠性,保证电力企业财务目标能够得以实现。
2.3.2提高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水平
实践中应当对电费资金进行规范化管理,将用户的电费账户优先纳入财务管理体系之中,不仅方便了用户电费缴存、资金周转时间缩短,而且有利于解决资金截留以及资金沉淀等问题,从而使资金结算系统以及服务体系能够得以健全和完善。同时,还应当对电费收缴等环节进行监管控制,对电费管理中的资金收缴以及稽核等环节严格监管。比如,在资本性支出方面采取动态化管理模式,对资金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对电费资金的具体流向加强监管,对大额资金应当确保追踪到位,既要管控有力,又要张弛有度。
3结语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模块众多,过程极其复杂,将财务精细化管理充分应用在企业中任重道远。因此,只要全企业共同坚信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精细化财务管理必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员工带来更大的收益,同时也会提高我们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在不断更新换代的企业中稳定前行、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赵稚姝.浅析电力企业工程项目财务管控措施[J].西部财会,2018,24(2):66–67.
[2]刘兆霞.电力工程项目财务精细化管理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8,35(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