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的裂缝防治途径

发表时间:2020/12/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7月20期   作者:张庆
[导读] 砌体工程是建筑工程中关键性环节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建筑交付质量与后期的维护成本。
        张庆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  重庆  400707
        摘要:砌体工程是建筑工程中关键性环节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建筑交付质量与后期的维护成本。目前对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主要是温度差与湿度差,另外也有可能是材料配比不当而发生化学反应。因此,针对于不同情况下发生的裂缝应当采用不同的防治手段。
关键词:建筑工程;砌体工程;裂缝防治措施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和砌体结构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的标准进行施工,这也是目前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需要注意的关键环节。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包括对建筑物的混凝土保养不当,建筑物的混凝土物料配置不当而发生化学反应以及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浇筑不当而形成温度差造成裂缝的产生。在这几种产生裂缝的原因中,温度差与湿度差是引起裂缝的主要原因。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水泥在搅拌过程会释放大量热量而使得浇筑后的混凝土内外温度不同而形成温度差引起拉应力的出现。当内部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本身的凝聚力就会使得建筑物出现裂缝,这种裂缝就是混凝土裂缝。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当尽量使得混凝土后期出现较小或者不出现拉应力,这就需要施工时注意混凝土的温度变化规律。
1混凝土结构的几种裂缝类型
1.1干湿裂缝类型
        干湿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后续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工作不及时,还有可能是由于养护不当致使混凝土和砌体结构出现裂缝问题。混凝土建筑是由混凝土浇筑而形成的,在浇筑以后,建筑中的水分需要经过缓慢蒸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合理的养护,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对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工作,存在外部比内部蒸发速度快的现象,进而造成混凝土内外拉力差,形成裂缝,影响建筑施工质量。
1.2化学裂缝类型
        化学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和砌体结构采用浇筑的方式,这种方式本身对浇筑材料的配置就有相当高的要求,混凝土配置一旦出现不合理现象,就会发生化学反应问题,进而产生碱性离子,最终形成裂缝。通常情况下,其裂缝产生表现形式是沿着纵向方向出现,为此极容易出现混凝土质地疏松情况,进而影响混凝土建筑的牢固性。
1.3温度裂缝类型
        温度裂缝是建筑和砌体结构中一种常见的裂缝,在实际施工中,存在混凝土一次性浇筑面积大、体积大的情况,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水分以及热量很难得到有效的蒸发,促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而外部却由于水分蒸发导致热量和温度降低,当产生的内外温差较大时,混凝土本身将会长生交大的拉应力,从而产生裂缝。温度裂缝主要表现的特点是纵横交错出现,严重影响混凝土建筑的稳定性,为此需要及时进行处理。
2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的裂缝防治措施
2.1材料控制
        当建筑施工时如果混凝土的物料配置不当,可能会引起化学反应从而产生裂缝。此外,如果建筑的原材料质量不符标准,不仅仅是可能出现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裂缝,更有可能会引起建筑物后期出现塌陷等事故。因此,在采购混凝土的原材料时务必把控好原质量。其次在混凝土的配比过程中,要按照标准来进行配比,杜绝以个人经验或者想当然的进行配比,确保加工完成后的混凝土符合国家规定。第三,为了使得混凝土的结构优良,可以采取含金属纤维与有机纤维的加强混凝土的配比质量。

因为这两种材料的抗拉性与抗伸性比其它材料的更强,能够加强混凝土的抗裂缝能力。第四,在对混凝土的材料进行配置时,一定要把控好各项材料的比例。先分析配比的各项参数,确定好之后再进行操作。第五,要注意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骨干材料,因为骨干材料作为混凝土抗裂缝能力的核心材料,必须在持久性和密度上都是最大的,而骨料又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那么在选择的时候就要注意哪些板块用粗骨料、哪些板块用细骨料。这里要确定采用加固方法后才能确定粗骨料与细骨料的比例问题。
2.2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的裂缝防治技术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的裂缝防治采用的措施主要是降低混凝土成模的温度。主要步骤是:第一、从原材料下手,控制混凝土原材料初始温度,必要时可以加冰块进行降温;第二、从骨料下手,控制骨料的温度和水蒸发的速度,做好防晒措施;第三、控制水泥的温度,提前准备好水泥进行降温处理,使得混凝土出机时的温度低;第四、夏季要做好降温处理,尤其是在运输的过程中要及时加冰喷水;第五、建筑浇筑过程做好防晒措施。另外,在对原材料选择上要能够使得混凝土出机时候温度足够低,由于水泥搅拌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热,所以在水泥的选择上考虑低热质地材料,比如硅酸盐等,然后在中途加入必要的辅料使得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凝固力满足需要,这时候在水泥的搅拌过程中可以加高效减水剂和缓疑剂以及一定比例的煤。还有,在对混凝土的养护时要加入膨化剂做好保湿。因为混凝土中的水分很容易被蒸发而导致裂缝产生,一般而言是加入VEA膨胀剂做保湿,因为当混凝土的体积膨胀时,加入该膨化剂可以起到在一定程度的补偿作用。当混凝土没有凝固之前,就要做好抹压处理,对于混凝土的抹压通常是对混凝土的表层进行大量捣鼓以提升混凝土内部的严密性,消除混凝土表面产生的各种裂缝。在对混凝土做养护的时候,要注意加塑料膜防治水分蒸发,只有保证混凝土潮湿才能够在加入VEA膨化剂之后起到作用,实现膨胀的目的。
2.3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出现裂缝的修补措施
        当混凝土的结构与砌体的结构出现裂缝时,可以采用开槽法进行修补,尤其是针对裂缝较宽的情况。开槽法需要的材料有聚硫橡胶、水泥、环氧树脂和砂,符合3:12.5:10:28的比例。这4种材料经过相应的配比后再搅拌处理,接着进行稀释过程,该过程需要加入适量的丙酮,当浓度达到需要的时候环氧树脂砂浆就制作好了。再将制作好的环氧树脂砂浆进行封装处理。第二种修补裂缝的方法是采用低压注浆的方法进行修补,这种方法是适合裂缝宽度适中的情况。先将裂缝处处理干净再进行注浆,进行两次操作后基本完成裂缝修补的工作。第三种修补裂缝的方法是对裂缝表面进行修补,这种方法是适合于裂缝宽度小于0.2mm的情况,只需要对裂缝表面进行修补。以上这三种修补裂缝的方法分别针对于不同裂缝的大小所采用的方法。另外,在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修补时,也要注意不同的环境进行修补所需要的材料是不同的,要根据不同情况下进行相应材料的选择。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进行施工时,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引起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出现裂缝而造成建筑的质量大打折扣。本文主要对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的三种裂缝类型进行阐述,然后提出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出现裂缝的防治方法。从三大方面包括原材料、防治措施和修补措施着手共同防治建筑过程中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出现裂缝。对建筑工程的实施和质量保证有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方恒.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的裂缝防治[J].中国高新区,2017(23):154.
[2]成权.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的裂缝防治[J].低碳世界,2017(09):121-122.
[3]王银娥.谈砌体墙与混凝土结构交界处裂缝控制[J].山西建筑,2013,39(09):77-78.
[4]谢小军.混凝土小型砌块墙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措施探讨[J].四川建材,2010,36(03):126-128.

作者简介:张庆(1975)男 ,汉族,重庆市渝北区,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面工程建设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