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城镇规划设计的原则及其问题思考探析

发表时间:2020/12/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7月20期   作者:张烈
[导读] 在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小城镇的规划发展一直都是重点内容。
        张烈      
        浙江省桐庐县富春江镇人民政府
        摘要:在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小城镇的规划发展一直都是重点内容。这篇论文将会分析目前我国小城镇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小城镇规划过程中应该遵循的思想和理论,探讨未来城镇规划的方向。
        关键字:小城镇;规划设计;城镇化;原则;问题
引言
        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小城镇的建设和规划非常重要。小城镇对于周边的农村来说,是一个基本的服务中心,其中涵盖了政治服务、经济服务以及教育等内容。小城镇对于周边乡镇以及农村的发展,主要的驱动在于促进商品的流通。同时,小城镇也是周边农村的物资集散地。过去,我国也非常重视小城镇的规划,然而在设计的过程中没有体现出各个城镇自身的个性化,最终导致了城镇之间出现了同质化的问题。如果对于小城镇进行良好的规划,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方面,有利于改善内部环境,另外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对于外界的吸引力。对于前者来说,主要指的是良好的城镇规划,提升了市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对于后者来说,良好的城镇规划可以更好地吸引外部资源,同时,也可以提升自身的知名度。过去,我国对于城镇规划追求的是数量,然而现在更多地是追求城镇规划的质量。从过去的规划案例来看,很多小城镇的规划以及建设都参考了大城市的方案和规模。然而,大城市和小城市在许多方面都存在不同,所以,最终导致小城镇失去了自身的特点。同时,也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这篇论文将会从两个方面来研究如何进行更好地城镇规划,第一,会对于城镇规划的思路以及相关的理论进行介绍。第二,会针对规划过程中的细节进行分析。
一.小城镇规划历史以及现状介绍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许多的城镇规划,从各个朝代对于城镇规划的方式来看,我国古代对于城镇规划的思想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自上而下的设计思想,这种设计方法更多地是通过人为方式来对于城镇进行设计,将中间设置为宫殿,周边的建筑按照对应的规章制度来进行设计。这种设计思想在我国历史上由来已久,并且几乎是每一个朝代采用的方法。其对于我国的传统人文历史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第二种设计思想,是自下而上的设计,在这种设计思想中,会根据每一个地区的具体特点,设置对应的建筑,更加注重人性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并且通过功能性以及经济条件,对于各个地区进行区分,总的来说,这种设计思想强调的是各个地区基于自身特点进行协调配合。
        从我国历史的城镇规划一直演化到今天,最终形成三种主要的设计原则,第一种是,因地制宜。这种设计方案是基于城镇原有的空间形态以及自然环境得到的。在设计的过程中,并不会人为地进行强制性的统一和规范。举例来说,在南方地区,如果城镇靠近河流,那么将会以河流为基础进行城镇的布局和规划,如果城镇靠近山川,那么具体的城镇规划将会以三川为骨架进行设计。第二种设计原则是,风水学说设计。风水学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对于我国城镇规划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举例来说,在城镇选择具体位置的时候需要负阴而抱阳,同时要保证阴阳的平衡。第三种设计原则,是自然生态设计。在这种设计思想的指导下,会将城镇规划和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融合。同时,城镇具体的开发强度以及相应的开发规模,都会基于当地的环境来进行确定。
二.小城镇规划思路以及理论介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去使用的城镇规划思路,已经不符合目前我国的发展需要。21世纪以来,各个国家的城市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这种快速发展的模式下,基于过去设计思路进行的城镇规划。出现了混乱和同质化的问题。针对城镇具备的文化价值以及地域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现代研究人员提出了以下这些城镇规划理论:
        首先,介绍的是居住环境科学理论。这项理论主要研究的是环境和人相互之间的影响。这个理论指出,对于城镇化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够单纯关注某一个侧面。需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体系和框架的确定。所有的设计不应该局限在城乡融合的规划思想中,而是需要将人放在自然中进行规划,使得两者体现出和谐和统一。


        其次,介绍的是可持续发展规划理论。基于这项理论设计对应的生态城市。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规划,一个是自然,一个是社会,还有一个是人文。同时,关注三项基本指标,一个是自然生态指标,一个是经济生态指标,还有一个是社会生态指标。
        最后,介绍的是山水城市理论。在这项理论中指出,需要在城镇规划的过程中体现出中国文化特色。同时,在其中融入相应的理论知识,具体包括生态学以及自然保护科学。在这项理论中,更加重视的是城市的山水建设和设计。会将山水设计和当地的环境进行结合。展现出我国的山水美学。也可以从中感受到我国的山水文化。山水城市理论对于城镇未来的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小城镇规划细节分析
        过去很多的城镇规划案例都是仿照大城市的规模以及形式来进行的,这种设计方案并没有考虑不同城镇的独特性,也没有基于城镇独特的环境以及条件来进行相应规划。由于这种方案设计,并没有考虑到小镇的历史文化以及产业结构的特点。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城镇规划的过程中没有体现出个性化出行。所以,在城镇规划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两个方面,一方面需要客观认识到小城镇相比于大城市的规模问题。另外一方面需要认识到小城镇的特色风貌设计问题。下面从几个方面的细节进行详细介绍。
        将城镇和城市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城镇的规模主要展现出三个特点。第一,城镇的整体规模偏小。其主要连接的是周边的各个村落,并且主要体现的是资源整合的功能。在这个过程中,小城镇还需要将周边的村落文化以及传统进行传承。所以,其必然要保存一些小乡村以及小城镇应有的邻里关系以及人文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城镇的依据性。第二,小城镇整体建筑趋向于分散。相比于大城市,小城镇的居民居住并不密集。基于这个方面,可以更好地发展小城镇的田园特色。小城镇应该了解自身具备的地理条件和环境,保留原有乡村的田园生活习惯以及相应的习俗。在城镇规划中,不排除各种风景资源的利用。通过这些设计,可以让小城镇的田园特色得到展现。第三,小城镇相比于大城市来说,建筑层数不高,大部分城镇建筑属于低矮建筑,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具有一定的层次感,将其和周围的地貌相互联系在一起,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更多地重视乡土气息的传达。基于当地的环境特点以及地理特点进行房屋以及建筑的规划。
        一个小城镇的设计必然需要确定对应的公共中心。公共中心作为城镇的一种象征,主要表现当地城镇的特色以及文化。目前,我国很多城镇都具有自己的公共中心,然而其中很多的文化设施都没有进行很好利用,并且城镇地方文化的各种活动以及习俗都逐渐丢失。这也导致了后期的规划不再重视公共交往空间以及城镇中心的建设。完善的城镇公共中心建设,首先需要具备完善的功能,其中应该集合步行街银行以及休闲娱乐场所等各种基础设施。并且,还需要加强城镇公共中心的商业建设。除此之外,对于一个城镇综合体来说,其中需要展现出当地的特色。一般来说,一个城镇的中心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构建,一方面,可以通过住房的改建来进行更新,另一方面,也可以开辟新的土地来进行全新的设计。基于过去的基础进行改建和扩建,是最为主要的城镇中心建设方案。同时,这种建设方案不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下面从三个细节详细分析如何进行城镇规划。对于城镇中的一些老街以及历史悠久的建筑来说。主要的规划方案应该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扩建。主要体现的是其历史传承的功能,并且通过修缮,使其具备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小城镇路口的设计也非常重要,因为其直接作为外来人员了解城镇门户的一个首要印象。需要将小城镇的各项特点以及特色作为细节在路口处进行设计。也可以将路口处的一些特色自然环境作为城镇路口的标志,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强城镇的可识别性和地方化特色。最后,在城镇设计中必须要完善对应的基础公共设施。具体包括卫生设施、休息设施以及导向设施等
四.结语
        小城镇的规划对于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这篇论文主要介绍了城镇规划的思路以及相关理论,希望可以为未来城镇规划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高文杰.村镇体系规划[J].城市规划,2019(3):219-233
[2].袁中金.中国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研究[J].经济地理.2020(4):113
[3].朱文明.城镇绿化遥感信息的系统设计和管理[J].国土资源遥感.2019(2):2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