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7月20期   作者:时健文
[导读]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土建施工建设的重要技术,其施工质量会对土建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时健文
        身份证号:45032419950819****
        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土建施工建设的重要技术,其施工质量会对土建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作为土建施工建设技术探究的热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注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细节管理,做好每一个施工工序的质量管控,切实保障土建施工建设的质量。在土建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把控好混凝土施工技术,从各环节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还要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学习,优化混凝土施工技术,保证土建施工质量,促进土建工程建设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土建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各类工程建设数量的不断增加,土建工程施工的工程量持续增长,如何提高土建工程施工质量成为建筑行业发展关注和探究的重点。作为一种混合型建筑材料,混凝土在选材以及材料配比上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根据不同的施工要求,混凝土的配比也不同,而且在混凝的运输上也有严格的要求,混凝土的浇筑以及振捣都有其质量要求。除此之外,混凝土施工完成以后,后期的养护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
        1土建工程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原理
        在现代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技术具有性能良好和经济实用的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其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为了更好地把控混凝土的施工技术,首先要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原理进行了解。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使用了一种自密混凝技术,这种技术让混凝土在重力的作用下,依靠自身的流动性以及自身的密实性,使混凝土可以很好地填充在模板当中,而且这种技术原理的使用不仅降低了混凝土水化热现象的发生,还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建筑施工的成本,在施工的过程中,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无需附加任何震动,就可以达到施工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以保持较好的可塑性,可以将钢筋和混凝土紧密结合,形成钢筋混凝土,增加其抗震性和韧性[1]。
        2土建工程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2.1混凝土的配比
        (1)控制好水的质量。水是混凝土材料的主要组成,在混凝土搅拌、混凝土养护等环节都会用到水,通常情况下是采用饮用水,如果选择其他水源,相关的水质应当符合混凝土用水的标准规定。因为水的 p H 值、氯离子含量、可溶物硫酸根等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等。如果混凝土中的水氯离子超标,则会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产生化学反应,造成钢筋锈蚀的问题,最终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安全。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控制水的质量。(2)控制好水泥的质量。作为混凝土原材料中十分重要的胶凝材料,水泥型号和类型要根据土建工程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例如,对于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可以选用低水化热水泥,避免混凝土裂缝问题,对于混凝土硬度要求较高的工程,可以选用硅酸盐水泥来保障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能够达到相应的要求。在土建施工过程中,要及时对水泥质量进行复检,严格控制水泥的质量。(3)控制好骨料的质量。混凝土中的骨料又细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对于骨料的控制主要是严格控制其中的有机物、淤泥、硫酸盐等有害杂质比例,避免这些有害杂质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2]。
        2.2混凝土运输
        在混凝土的运输上,需要根据混凝土的用量大小来决定混凝土的运输方式,如果用量比较大,那就可以直接在基地进行运输,在保证混凝土凝固硬化以后方可进行运输,针对这种大型的混凝土运输方式,混凝土卸车的要求也是十分严格,首先要保证卸车时车身的高度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不超过2米,其次要保证车身与地面成90°夹角,从而保障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质量完好无损。如果混凝土的用量不是很大,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搅拌即可,那么就可以利用小型的翻斗车或者是双轮的手推车进行混凝土运输,这样做既经济又实用。对一些施工地比较偏远或者是搅拌位置比较高的施工现场,可以利用塔式起重机和混凝土泵进行混凝土运输[3]。


        2.3混凝土浇筑
        在混凝土的浇筑前,要把施工现场清理干净,施工现场不得有杂物干扰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从而保障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可以顺利进行。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时,混凝土浇筑的模板也是十分重要的,对混凝土浇筑模板硬度、大小以及方位的选择都有可能影响混凝土浇筑的最终效果,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前,要先对各模板的参数进行计算和研究,保障模板的各参数能够满足浇筑施工的需要,还要对一些可能影响浇筑效果的因素进行防范,保证混凝土浇筑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匀称性和紧实性,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要保证一次成型,确保混凝土浇筑的效果。
        2.4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的振捣工作需要根据混凝土的种类以及混凝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用量来确定。而且在混凝土振捣方式的选择上,也需要根据用量选择振捣方式,如果用量过大就需要采用机械振捣,如果用量不大那么直接采用人工振捣就可以了。在混凝土振捣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快插慢拔,插点均匀的原则。而且在用振捣棒进行混凝土振捣的过程中,要保证振捣棒可以深入混凝土的下层结构,且每一次的振捣时间应该控制在20s左右,确保混凝土振捣均匀,混凝土表面没有气泡的出现,也没有泛浆的现象存在,这样的振捣方式也可以有效避免上下层混凝土结构不均匀,出现缝隙[4]。
        2.5混凝土施工缝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虽然做好了各环节的把控工作,但还是无法避免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制约,有可能是人工方面的技术问题,也有可能是环境方面的因素干扰,导致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无法一次成型,没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浇筑工作,在这期间就有可能造成多出水凝固的时间,因此在对施工缝的留置施工也包括在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流程之内。施工缝位置的确定,需要施工人员根据施工技术标准以及施工设计要求来进行确定,还要考虑到施工缝周围,混凝土结合力的强度。
        2.6混凝土养护
        在整个土建工程施工任务完成以后,在混凝土硬化的初级阶段,一定要注意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工作,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工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混凝土工程的耐久性得到提升,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使裂缝情况的出现得以减少,进而使混凝土从外观上来看更加的美观。在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的过程中,首先是对混凝土的路面的温差进行养护,为了防止混凝土表面因暴晒而产生裂缝,可以通过在混凝土表面洒水,使混凝土表面始终保持湿润,降低混凝土表面温度,避免裂缝的产生。然后对于环境温度比较低的情况,为了避免混凝土出现收缩现象,需要施工人员提前根据天气情况对施工环节进行预判,降低环境温度对施工的影响。还要根据混凝土截面构件以及混凝土的质量对其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只有针对不同的混凝土进行不同的养护措施才能更好地保证混凝土的养护效果[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土建工程施工建设的主要技术,在施工技术应用的实践中,要从混凝土材料、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和混凝土养护等多个方面做好施工工作,并且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做好混凝土裂缝问题的预防和治理工作,同时加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监控和管理,切实提升混凝土施工的效果,保障土建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靳治强.探究土建施工中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49):33-34.
        [2]白太龙.土建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索[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1):196.
        [3]张立甲.土建工程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8,44(31):90-92.
        [4]刘兴臣.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初探[J].居舍,2018(21):48.
        [5]张增赞,骆思绮.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8(21):2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